Image Alt

最新消息

你聽過「構音異常」嗎?學齡前的孩子在學講話時,難免會有段話說不清楚的過程,但有些孩子則會有「臭奶呆」的現象(俗稱大舌頭),令家長擔憂會影響日後學習,針對孩子「構音異常」的問題,楊佩瑜醫師根據家長常見疑惑提出以下說明。 門診經常會遇到焦急的家長,帶著孩子來詢問有關構音的問題 :「 醫師,我的孩子講話『臭乳呆』 ,阿公都叫成『阿東』,是不是要剪舌繫帶 ?」   「 我的孩子兩歲,最近開始很愛講話,可是都口齒不清,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是不是該帶來接受復健治療 ?」   「構音異常」就是俗稱的「臭乳呆」是指講話過程中,咬字不清楚、語音清晰度不佳的狀況 是常見的語言問題。根據統計,在台灣學齡兒童構音異常的盛行率推估約為0.9-6.2%,孩童的語言問題中有4~5成是構音問題。   為什麼會有構音異常? 常見的構音異常原因包括:1. 構音器官的問題:發音的過程就是空氣由肺部呼出,經過聲帶振動再經咽喉、唇、舌、齒等構音器官的作用過程 。

你聽過「語言發展遲緩」嗎?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卻只會發出咿咿啊啊的聲音,叫了不理,也聽不懂簡單指令,要注意,這可能是語言發展遲緩的警訊。 凱凱爸爸是科技公司工程師、媽媽是百貨公司專櫃小姐,凱凱兩歲時由爸媽帶來到復健科門診,爸媽主訴二歲多的兒子只會一些咿咿啊啊的聲音,也無法有意義的叫爸爸媽媽,情緒起伏大,只要稍不順他的意,他便哭鬧不休。   其實爸媽一直覺得兒子的語言發展好像一直比大女兒當年慢了一截,陸續打預防針時小兒科醫師也曾建議接受完整的發展評估,但凱凱的阿嬤總說:「男生說話比較慢毋須擔心,大隻雞慢啼!」所以爸媽也在忙碌生活中自我安慰「再給凱凱一些時間吧!」   直到兩歲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老師語重心長的提醒,這才驚覺真的不能再拖了。經完整的評估後,確診為語言發展及社會情緒互動發展遲緩,安排了早療課程,在孩子、爸媽、治療師、及醫師的合作下,很高興凱凱終於在5歲的追蹤評估中迎頭趕上同年齡的孩子。   以下是語言發展遲緩的警訊,孩子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評估: 1.一歲半沒有語彙。2.未滿兩歲 :叫了不理、聽不懂簡單指令,且沒有溝通意圖。3.兩歲沒有片語(兩個語彙組合,例如:媽媽抱抱)。4.三歲沒有短句(含主詞、動詞、受詞)。5.五歲句子結構常有明顯錯誤。6.曾經有正常的口語發展,但是越大越不說話。 此外每個孩童都有的兒童健康手冊,除了手冊前面的預防接種記錄卡以外,手冊中間也有摺頁提供孩子的發展里程碑及警訊時程可隨時翻閱參考。   語言發展遲緩的成因分為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精神及心智方面問題、感官知覺問題如聽力障礙、神經障礙如腦性麻痺、染色體異常及遺傳性疾病等。環境因素包括:兒童受虐、疏於照顧、刺激不足。   許多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環境因素都是照顧者多留心或稍微調整照顧方式就可避免的。 (一)三C育兒: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不建議讓未滿一歲半的嬰幼兒接受視訊以外的螢幕電子產品;一歲半至兩歲如欲接觸螢幕電子產品應挑選內容適合幼兒的節目,並且由父母全程陪同觀賞,適時向孩子解釋,並幫助他們與日常生活做連結; 爸媽千萬不要以為看3C可以取代和孩子間的互動與對話,造成語言刺激不足的狀況。   (二)缺乏表達意圖: 例如孩子肚子還沒餓,完全不用張口,飯就自動端到面前,這樣日常生活無形中失去了很多練習表達的機會。讓孩子有需求時有表達的需要,製造孩子溝通的意圖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過度照顧: 飲食方面食物一律打成泥狀,或用食物剪剪得太過小塊,未隨年齡調整,日常缺乏咀嚼的機會,長久下來也會影響口腔動作靈巧度。   除了避免上述可能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環境因素,我們要怎麼和嬰幼兒對話,幫他們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呢?在Dana Suskind教授所著的Thirty Million Words(中譯本:父母的語言)一書有詳盡的介紹,在此節錄其核心策略:「三T原則」,透過共情關注(Tune in)專注於孩子正在專注的事物,針對那些事物多說一點(Talk more),等候孩子回應,期待達到雙方對話,也就是輪流說話(Take Turns),以下分別針對各T簡述:   共情關注(Tune in) 這是一切對話的基礎,如果做不到第一個T,其餘兩個T也無法達到效果。意思就是觀察孩子當下注意力之所在(線索可能來自口語或非口語),專注於孩子正在注意的人事物,詮釋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最後採取行動,給予回應。隨著孩子專注目標的轉變,父母也要及時轉變專注目標,如此可確保孩子專注於這個對話。   多說一點(Talk

孩子總有動來動去、無法專心過動現象嗎?家長如何第一步判定孩子是否為ADHD?ADHD是否一定要用藥?家長該如何陪伴ADHD孩子,減緩症狀帶來的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任林千琳剖析ADHD症狀,從成因、早療策略、用藥與否三大面向,提供家長參考建議。 停不下來、不專心,就是過動兒嗎? 念小學二年級的小新,來到我的門診,媽媽說他的功課老是跟不上、學習能力比其他的同學差。在家寫功課要花很長的時間。老師也說,他在上課的時候,眼神到處漂移、東張西望、沒在聽老師上課,常玩自己手上的鉛筆、橡皮擦。其實小新在幼稚園的階段,常坐不住,甚至於會離開自己的座位,到處遊走。在門診中,媽媽開口就問「他是過動兒吧!」都已經「未審先判」了。   這樣的孩子,我常常要提醒家長,不要一味地認為孩子只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許多疾病,也是會非常的不專心、焦躁、坐不住、衝動!有可能是發展遲緩、智能不足、學習障礙、自閉症光譜、妥瑞氏症,甚至於其它的精神疾病。所以這些孩子,需要鑑別診斷,找到問題所在。如此,才不會把孩子的問題輕忽了,錯失了早期療育的時機!或是對孩子有所誤解,給孩子不適當的輔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的孩子,真不少! 根據許多國家的統計,學齡的孩子,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盛行率,大約是在5到7 %,也就是一個班級,至少都會有1到2位孩子有這個症狀。而且男孩子的發生率比較高,大概是女孩的4倍。這樣的孩子的症狀,可能有「三大核心症狀:注意力缺失、過動、衝動」依據2013 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所列之診斷(如下表)。這些症狀,應該至少於12 歲之前發生。 孩子還小的時候,過動的症狀比較明顯,入了小學之後,過動的情況會改善,但是注意力還是不好。這個症狀是因為腦部前額葉的功能異常,造成孩子不專心、衝動、過動、情緒控制障礙、對立行為、規範困難,甚至於影響了他的學習、人際互動關係。有的人還會伴隨焦慮症、憂鬱症。這些孩子的症狀是一輩子的,成年後,過動及衝動的症狀減少,但是不專心的症狀仍存在。   遺傳的影響,大過於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家裡如果第一胎是有此症狀,弟弟妹妹發生機會又是別人的兩倍。症狀嚴重患者的父母,通常會有比較高比率的社會適應障礙、酒精濫用或依賴。另外,腦部受傷、早產、癲癇、血中鉛濃度偏高,也比較容易會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現象!   ADHD的孩子,有感覺系統的障礙 在台灣,因為有健保的支持下,很多孩子會去接受感覺統合治療。有人對於這個治療,是否可以幫助孩子,提出很多質疑!我們看看一些研究的結果,有必要性嗎?成效如何呢?   在2001-2008年,有研究者針對ADHD的孩子的各個感覺系統做研究,發現,這些孩子的感覺系統發展確實是有異常。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ADHD孩子69%有觸覺防禦的問題,而且女孩比男孩明顯。前庭系統的發育也比同年齡的孩子差。26%有感覺處理的問題。所以感覺統合的訓練,對於他們「晚熟的大腦」發展,確實有正面的幫忙及需要。   覺統合的策略應用,對於ADHD的孩子有幫忙 2012年,筆者與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的林巾凱教授,有合作一篇研究。給坐不住的、靜不下來的的學齡前兒童,在上課中使用感覺統合治療的器具,並且融入教室的主題課程,可以改善感覺統合障礙兒童的活動量。   伊斯蘭阿扎德大學在2016年研究:針對小學一、二、三年級AHD的孩子「以執行功能和以兒童為中心的感覺統合的合併治療」,可減少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情形。在2018年,韓國的一篇研究,針對ADHD的孩子,以感覺統合為基礎,用團體遊戲的方式。治療後,各組的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尊心提升,皆有顯著差異的進步。該研究建議「感覺統合療法,可以融入在一般的小學的教育」。   雖然有人對感覺統合在治療這些ADHD的孩子,提出質疑。但是,研究結果,建議「感覺統合治療結合社會心理治療、藥物」療法,可能比單單只有感覺統合療法、或只有藥物,或只有社會心理干預,更有幫助。   2019年有一篇研究的發表,這是在台灣某基金會的研究。針對94位具有ADHD症狀的國小學生,連續三個月,每天給予感覺動作整合運動(sensory motor integration exercise),包括趴在滑板上丟球、把球推向牆壁、等等這些運動。針對他們核心症狀的改變,經由老師所寫的評估量表,發現這些孩子的症狀,減輕了79%。甚至於,有一個結論:越高頻率的訓練,每周五到七節課,越有明顯的改善!這些研究,也讓我們得到一個明顯的支持跟佐證:感覺統合訓練,對於ADHD的孩子,還是有正面的幫忙的!   ADHD的孩子,該用藥物治療嗎?什麼時候該用藥物呢?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在1997年的研究,在治療三大核心症狀上,「單用藥物治療組」及「藥物、行為治療合併組」明顯優於「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和「例行性社區照護組」。所以,藥物是有效且必要的。   使用藥物之後,明顯改善三大核心症狀,家長會感受到「有吃藥與沒吃藥,有明顯差異」。利用藥效的存在,改善學習的效率、增加成就感及自信心、穩定情緒,這些對孩子是很重要的。   根據2020年UpToDate的最新資料,建議這些藥物還是等六歲以後再使用,使用的時候還要注意「父母是否能夠接受使用藥物」、「學校是否能夠幫忙給予藥物」。雖然說使用藥物,有最強的證據,可以改善70% ADHD個案的核心症狀。但是,藥物不應該是第一線使用的方法,應該在「行為治療」無法改善他的症狀,而且「過動不專心的情況,已經影響到人際關係、學習表現」,這時候再來考慮用藥。  但是有幾個情況,不適合用這種中樞刺激的藥物: (1)高血壓 (2)青光眼 (3)甲狀腺機能亢進 (4)之前使用的時候,有過敏現象 (5)曾經有癲癇的發作 (6)有焦慮的問題、抽動不自主的動作(tics) (7)懷孕   另外,有人擔心孩子長期食欲不振,會讓成長遲緩,因此有人提出「藥物假期:孩子放假,就停止使用藥物」。如果孩子真的發生嚴重食慾不振,只好在沒上課的時間,停止使用藥物,只是如此一來,家長就必須要忍受,藥物停止的時候,有一些行為的問題,又浮現出來了!所以,是否要這樣子使用藥物?應該要跟孩子的醫師,好好討論!有些孩子因爲衝動、情緒不穩、行為問題很明顯,就不適合暫停藥物。如果是使用atomoxetine,就不適合藥物有假期。   至於,何時是停藥的時機?停藥的時候,看看孩子在學校、家裡、社區中的表現,是否症狀已經改善,才可以停藥。但是要停藥,一定要問過醫師,有些藥物是不可以貿然停止的!有接近一半的ADHD成年人,需要使用藥物來幫助專注力集中。藥物會減少病人的反社會人格、對立、行為規範問題,還有研究提出「藥物會提升病人想要努力的意願」。 藥物是否有副作用呢? 關於這些常用藥物是否有副作用?是家長關切的。  Methylphenidate (台灣藥品:利他能、利長能、專思達)是一種中樞神經活化劑,是第一線藥物、最被廣泛使用的。在2018年有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一共收集的260篇的研究論文,結果發現:17.9%不容易入睡、14.4%會有頭痛、10.7

「自閉症」對一般父母來說,是一個熟悉卻又不甚了解的名字。自閉症是什麼?會有那些徵狀?高雄市上琳醫院復健科醫師吳瑾俐提醒,若2-3歲孩童出現以下5種表現,家長就須注意,及早療育。 媽媽牽著2歲半的曉華走進診間,醫師和媽媽談話時,曉華完全沒有理會他們,獨自不斷的旋轉椅子,既沒有口語眼神也沒有與人交集。媽媽表示曉華從小就和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樣,不太理人也很少看人,重點是一直不會講話,且有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只要不照著他的習慣走就會大發脾氣。在親友的建議下,媽媽帶曉華來復健科門診接受評估。媽媽接著用焦慮的語氣詢問醫師:「請問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類似曉華的案例其實並不少見,「自閉症」對一般父母而言常是一個常聽到卻又不甚了解的名詞,當聽到孩子和「自閉症」連上關係時,伴隨而來的往往是逃避、焦慮、猶豫與罪惡感,也有部分家長會主張孩子在接受評估時是在陌生環境面對陌生人員,可能會因為不配合而能力被低估,並不應該以單次的評估就立下診斷。為了降低這些情緒與疑慮,家長應對自閉症有足夠的認識,才能以最熟悉又親密的角度去觀察孩子,若孩子真的是自閉症,也才能夠去理解和接納,進而協助孩子成長。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是什麼呢?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研究發現,自閉症患者大腦中的神經元及突觸連結的方式與正常人不同,進而影響腦中的資訊處理。有研究提出自閉症可能與懷孕期間的感染或使用不當的藥物有關;另有報告顯示3%的自閉症和遺傳有關;也有研究人員發現7個相關的基因組,但自閉症真正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自閉症的病徵表現個別差異極大,可以由終生無法獨立自我照顧,到經過治療和訓練後近乎常人。根據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已將自閉症和其他較輕微的類型(如亞斯伯格症候群或其他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合併統稱成「自閉症光譜」一起進行診斷和討論。自閉症的盛行率隨著診斷定義的嚴格程度而不同,根據一份2017年的研究報告統計,在已開發國家約有1.5%的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光譜患者,而男性罹患自閉症的機率比女性高出4至5倍。   自閉症5種徵狀,家長須注意 自閉症主要是社會互動能力、社交語言、象徵性及想像性遊戲能力發展遲緩,且從嬰幼兒時期就可能開始出現以下的表現,家長一般在自閉症孩童2到3歲以前就會注意到其狀況。   1. 情緒、語言和非語言的表達困難:臨床上,多數的自閉症患者有語言發展遲緩,其口語出現的年齡會比一般兒童來的慢,可能有較長的仿說期,就是只會複誦聽到的單字或詞彙,需經過多次的仿說,才能慢慢將語言與實際的情況配合起來,進而了解意思;當自閉症兒童開始有口語時,他們還可能出現代名詞「你」、「我」、「他」等分不清楚的現象,這種現象可持續數年之久。在非語言的溝通發展也會有遲緩的表現,缺少非語言的行為來協助溝通的進行,例如不會使用眼神接觸、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或手勢來表達人際的互動溝通及其需要。 2. 社交互動障礙:自閉兒從小就比較不與人互動,包括與照顧者很少有眼神的交會、無法對照顧者建立依戀關係等。有口語的自閉症兒在與人對話時通常缺乏一來一往、一問一答的互動式溝通,反而像是在把過去學過的語詞用機械式的方式表達出來。此外,他們常會聽不出對方的弦外之音,也無法從語氣或臉色來瞭解對方的情緒。 3. 明顯的固定興趣及重複行為:自閉症兒童在玩具的使用上,常常不按玩具的正常玩法,而有自己獨特的使用方式,且會出現反覆機械性的玩法,如:把車子倒過來不停的轉動輪子,或者把車子排成一排等。另外自閉症兒童也常有固定而難以更改的儀式性行為,如:只蓋固定的被子或出門只走一定的路線等;有時在語言、溝通思考方面也會出現固定的模式,如重覆問固定的問題,且要父母用固定的方式回答。 4. 某些感官知覺敏感:部分自閉兒童會對某些感官的刺激敏感,如對某頻率的聲音有聽覺敏感而難以忍受;或是因為觸感敏感而無法接受用梳子梳理頭髮等。 5. 其他表現:自閉症兒童也可能有粗動作或細動作的發展遲緩,但通常沒有語言方面來的顯著。另外約有70%的自閉症兒童合併智能不足,但仍有智能正常甚至資優的。   自閉症是一個發展性疾患,並不會只出現在孩童時期,而是一個終身相伴的課題,且症狀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有所改變。自閉症並無法經由開刀或藥物來治癒,但可以藉由及早療育和行為訓練來減少其不適宜的行為,並降低因社交及溝通功能障礙所帶來的影響。目前臨床上有許多有效的療育方法,例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感覺統合訓練、語言溝通訓練、音樂和藝術治療等等。自閉症兒童需要父母及家人的早期發現,將孩子帶至復健科或兒童心智科接受評估和診治,結合醫療、復健和教育體系的多方合作,進行早期療育,才能使孩子得到最大的助益!   作者簡介|吳瑾俐 高雄市上琳醫院復健科醫師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

孩子上學後,在學校適應的如何一直是家長很擔心的問題,尤其是家有特殊兒的父母,對於孩子在班上是否能被接納?會不會被貼標籤?或是班級老師能不能理解孩子的困難?所有的一切都感到無比擔憂。 開學季剛啓動,許多父母總是會擔心孩子是否能適應小學的生活,是否能跟得上進度,與老師同學的相處是否融洽。然而,針對有發展遲緩的孩子,父母更是會擔心孩子上學後,是否能被接納,會不會被貼標籤,或是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特質而被同學排擠,甚至被學校老師忽視等等的問題。以下就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為各位家長提供幾個入學的相關準備。   Q:在開學前後的適應期,家長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入學前,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國小開放式校園玩,提前熟悉環境。也可利用繪本書籍或是影片,讓孩子知道國小的上課狀況跟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另外,家長可以陪伴小朋友準備上學的物品,說明為什麼要有這些東西,尤其是針對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的孩子,特別需要事先的提醒與知會,讓孩子可以提前作心理準備,降低因環境及人事物的改變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也可以藉由遊戲方式,利用圖卡讓孩子練習準備自己書包裡面的用品,免得每天上學全家手忙腳亂。   開學後前幾周,可將兒童發展綜合評估報告書交給老師,讓老師提早知道孩子的狀況,為這些孩子做最好準備。如座位的安排,有過動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可以讓孩子坐在比較前排的位置,方便老師關注,而周圍盡量不要有同樣特質的同學,降低彼此干擾。而若是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則不建議坐在太邊陲的角落,可坐在孩子幼兒園熟悉的同學旁邊,讓孩子感到安心。   Q:開學了, 醫師和治療師應有的準備? 醫師及治療師們會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包括動作、語言、認知、人際互動及情緒、專注力。尤其會特別著重在孩子的語言表達理解、專注力、持續力、手部功能、以及視知覺的能力,因這些部分較容易影響到孩子對課程的融入及參與,增進知識及技能的吸收。   而若是過動或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上小學前也會強化情緒調節跟執行功能的部分。建議入小學前後,仍持續接受復健治療,家長需學習在家介入的方法,協助孩子入學時能更得心應手。有些兒童早療機構,特別為治療中的孩子設計「小一先修班」,不同於平常治療的課程,更多是協助孩子去適應小一學校生活中上下課的規律性、舉手等待發言、排隊遵從規範……等,這些對於一般孩子或許不是特別困難,但對於注意力缺損、過動症、自閉兒、智能遲緩的孩子,是需要特別量身訂做準備的。   對於有些孩子構音障礙—「臭乳呆」,入小學前父母或許不以為意,但入小學後,一年級就要開始學習注音符號,構音障礙對這類的孩子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人際社會互動。因此,應在入小學前或小一上學期能完成矯正為佳。   Q:孩子上了小學,復健的相關療育還需要繼續嗎? 上了小學之後,建議時常與老師保持聯繫,詢問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同儕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習表現。其中,最常聽見的就是老師覺得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坐不住。這時建議家長請老師多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狀,包括:容易粗心、容易被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做作業時間不能持久專心、對於指令聽而不聞、健忘、對完成複雜程序的工作或活動有困難、常逃避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常落東落西、過分愛講話、容易插嘴、不能耐心等待排隊、在需保持坐位的環境中擅自離開坐位等。若孩子在家,也同樣擁有這些症狀,則會建議家長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或復健科,由醫師評估是否需接受進一步的療育或藥物治療。像是爸媽常聽到的「聰明丸」能讓孩子安定、降低分心、提升專注,這類過動症的口服用藥,可以增進學習的穩定性,但相對也會降低孩子成長速率的問題。   而兒童復健中的職能治療,能夠提供感覺統合、動作協調訓練、認知行為治療及社交技巧訓練,可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習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控制及情緒管理、幫助孩子融入人際關係中,協助孩子順利銜接小一生活。   Q:老師如何留意並幫助有學習困難的孩子? 許多孩子進到小一, 才由老師注意到孩子的學習能力落後。這時要注意孩子除了是否因為專注力影響到學習之外,也要注意是否有因視知覺及手部精細動作不佳,或是有讀寫障礙導致課業表現落後。   視知覺,是人體從眼睛接受到訊息之後,經由大腦轉換,進而理解訊息意義的過程,也是與學習成效最密切的因素。視知覺功能不佳會造成孩子在閱讀時跳字跳行、寫字困難、抄寫錯漏字、數理空間概念不佳等問題。   而精細動作不佳或是手部肌力不足,則會使孩子書寫速度過慢,且容易抱怨手痠,無法長時間書寫。有些老師及家長則會發現,孩童排斥書寫或書寫品質不佳,是與視覺動作整合能力有關。    有些孩子除了書寫方面有障礙,閱讀方面也會出現問題,無法將讀音與字形做正確的連結,以至於會容易混淆字形、讀音或意思相近的字詞,並且在默寫時常犯這類錯誤,這是有讀寫功能障礙的孩子常出現的情況。   上述提及的這些問題,都可以至復健科進行相關的評估及職能治療。   Q:孩子入小一之後,還可以申請身障手冊嗎? 若是因發展遲緩取得身障手冊的孩子,根據規定,只適用至六足歲,之後若是需要開立手冊,則需評估是否有其他條件符合資格,例如智能不足、自閉症類群障礙、肢體障礙、聽力障礙……等。但即使沒有身障手冊,也不會影響孩子獲得特教服務或相關療育的權利,因此不必過度擔心。   Q:我的孩子明年入小學,應該要上資源班還是特教班?要做哪些準備? 根據特殊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各級主管機關應設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以下簡稱鑑輔會),針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進行評估,同時與家長溝通,選擇一個對孩子以及對整個家庭最有幫助的就學方式,這樣的過程就叫做「鑑定安置」。   鑑定安置提出申請的日期大約落在每年的12月至隔年2月。申請最重要的準備資料就是兒童發展綜合評估報告書(限1年內開立)或是醫師診斷書(申請日前6個月內)。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的綜合評估報告書都需要冗長看診、評估、報告的時間,因此一定要提前準備(建議前一兩個月就可以向各醫院早療中心詢問),以免來不及。 也就是明年預備入學的孩子,應該在最近,父母就要開始帶孩子看診評估了。   最後,慢飛天使需要我們給他們一雙安全堅固、充滿愛與關懷的翅膀。以上針對早療兒童入學前後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也期望各位小朋友都有一個美好愉快的新鮮小一生活。   (本文特別感謝馬偕紀念醫院彭可佳職能治療師的諮詢與協助)   作者|翔暘復健專科診所張育儒醫師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

寶寶出生後的每一個肢體發展,都是父母關心的焦點。其中,幼兒常見的 W 坐姿,對孩子的影響為何?爸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曾子嘉醫師針對 W 坐姿、家長的常見疑惑,提出建議。 什麼是 W 坐姿? 您可能或多或少聽過父母界大家在看小孩照片的時候,會互相提醒:「哎呀,你要幫小孩改一下這個 W坐姿啊,我聽醫生說這樣坐不好」那麼,什麼是 W 坐姿呢?這是指小孩的屁股坐在地上,膝蓋彎曲,小腿及腳部朝外,膝蓋及腳踝都是著地的;如果我們從正前方看這個孩子,他的兩腿便完全成一個「W」字型。在這個姿勢帶來大腿骨內轉的角度增加,因此常合併

寶寶的頭老是歪歪的,是不是「斜頸」?若診斷出是斜頸該怎麼治療?新手父母常有關於肌肉性斜頸的疑問,以下由楊佩瑜醫師來為大家解答。 復健門診裡,媽媽帶著一個月大的小寶問道:「為什麼小寶老是歪著頭,臉只喜歡看左邊?而且小寶的右邊脖子好像有個硬塊。」 經過檢查,醫師診斷為先天肌肉性斜頸。焦急的媽媽說道:「什麼是斜頸?是不是因為我餵奶時,大多餵同一方向造成的 ?」、 「斜頸會不會痊癒啊?要怎麼治療?有沒有後遺症 ?」。   在兒童復健的門診,常常會遇到上述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斜頸?   斜頸,就是寶寶的頭老是歪向一邊。在新生兒中,肌肉性斜頸是造成寶寶的頭老是歪向一邊最常見的原因,因為是出生時就發生,所以稱為先天肌肉性斜頸。發生率大約是在0.8%到2%,是嬰幼兒第三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肌肉性斜頸主要是因單側胸鎖乳突肌緊縮而造成,胸鎖乳突肌位於我們的脖子兩邊,這塊肌肉的功能是負責頭的左右轉動及側傾,因此若單側的肌肉緊縮,會造成寶寶的臉轉向對側而且頭側傾至緊縮肌肉同側,有些甚至可在胸鎖乳突肌上摸到硬塊或纖維化組織,這些症狀往往在剛出生時或出生後幾天開始表現。所以以上述案例的小寶而言,小寶的右側胸鎖乳突肌緊縮且有硬塊,家長會發現小寶的頭只喜歡轉向左側,同時頭會側傾到右側,若將小寶的頭轉向右側,他會習慣性的又轉回去。   為什麼會有肌肉性斜頸? 斜頸的成因至今仍眾說紛紜;目前大多是認為是在子宮內姿勢不良或過度擁擠造成,另外胸鎖乳突肌擠壓造成的腔室症候群或肌肉生長時血管栓塞等理論都有人提出。根據統計大約有6%的先天肌肉性斜頸患者同時合併其他肌肉骨骼異常,其中又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最常見,所以在檢查斜頸的同時也要注意髖關節及其他肌肉骨骼系統的異常。   肌肉性斜頸要怎麼診斷? 要如何診斷先天肌肉性斜頸呢?主要是以觀察及檢查相關的臨床症狀為主,首先觀察寶寶的姿勢和臉型外觀,是否有斜頸常見的症狀:寶寶的頭會側傾向肌肉緊縮的那一側,同時臉轉向對側。然後觸診檢查胸鎖乳突肌是否緊縮或有突出的硬塊,另外也會觀察到寶寶的臉型左右大小不對稱。再來就是做神經及理學檢查排除其他造成斜頸的原因。   在復健科門診我們還可以提供超音波檢查,當作治療預後的參考,以利於治療計畫的擬定。如果胸鎖乳突肌在超音波影像下呈現全是纖維化的條狀組織,無正常肌肉組織,再加上復健治療效果不佳時,將來需要手術治療的機率較高。 胸鎖乳突肌的超音波影像,左圖為病兆處的胸鎖乳突肌,其顯像為一非均質性的肥大的假性腫瘤,右圖為正常的胸鎖乳突肌。(圖片來源:楊佩瑜醫師提供) 頭歪歪的就一定是肌肉性斜頸嗎? 造成嬰幼兒頭歪一邊的原因,除了是胸鎖乳突肌造成的肌肉性斜頸外,也要仔細鑑別診斷其他會造成斜頸的疾病,包括:先天性頸椎異常(Klippel-Feil syndrome, hemivertebral)、頸椎脫位、痙孿性斜頸、斜視、頸部腫塊或感染等。   筆者曾於門診看過一個八個月大的女嬰,因為頭一直歪一邊而來就醫。臨床檢查及超音波檢查,胸鎖乳突肌並無異常,頸部活動度也沒有受限,經影像檢查才發現是先天頸、胸椎畸形,造成的脊椎側彎(請參見附圖),導致頭歪一邊。一般而言,肌肉性斜頸經由復健治療的成效大多十分顯著,如果發現斜頸的個案並沒有明顯的胸鎖乳突肌異常,或對復健治療的效果不顯著時, 應將非肌肉性的成因,例如脊椎異常,列入斜頸的鑑別診斷。x光檢查可以排除是否有頸椎先天畸形或脫位的問題。另外斜視也可能造成孩子看東西時頭歪一邊,這也要注意和肌肉性斜頸區分。 脊椎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先天頸、胸椎畸形導致脊椎側彎。(圖片來源:楊佩瑜醫師提供) 肌肉性斜頸會不會痊癒啊?有沒有後遺症 ? 失天肌肉性斜頸若沒經過適當的治療,將來可能造成臉型的不對稱,患側的臉部會比較小,扁頭畸形(後腦杓變形),而後腦杓的不對稱,會讓寶寶平躺時更不易轉向對側,造成惡性循環。就嬰幼兒的動作發展而言,若頭經常只轉向一側,也會影響動作發展的對稱性,所以家長會發現寶寶翻身,只喜歡翻一邊。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側的胸鎖乳突肌和頸部筋膜(deep fascia)會攣縮變形,甚至會造成下頸部及上背部脊椎代償性側彎。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療效好而且可以避免併發症。根據統計,先天肌肉性斜頸經適當的復健治療,超過九成的個案患者可達到良好的治療結果。   肌肉性斜頸要怎麼治療? 肌肉性斜頸的復健治療方法包括姿勢擺位、牽拉運動和主動誘發運動,其中又以寶寶的姿勢擺位調整是最基本,也是家長很容易在家中執行的。在日常生活活動中不論躺著、抱著、餵奶或遊玩時,所有的刺激都盡量從患側那邊提供。以上述的小寶為例,因為他喜歡轉向左側,頭側傾至右側,所以在居家擺設時可以將玩具放在右側,或平時和小寶互動時也可盡量在小寶的右側,引導頭主動轉向右側,另外當小寶滿三個月時,可以讓小寶趴在床上,家長從右後方拿玩具逗弄他,讓小寶主動往右後方轉。此外也要對於患側胸鎖乳突肌的做被動伸張運動,和誘發對側肌肉的主動運動來強化對側的肌力,這些治療方法和原則應融入於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復健治療的預後主要和斜頸的嚴重度及開始接受治療的年齡有關,假如患者年齡已超過一歲至一歲半,也接受過適當的保守療法,但仍有嚴重的斜頸或臉部畸形時,或嚴重的頸部活動度受限時,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可以配合頸部主動或被動運動,維持頸部活動度,以避免復發。   先天肌肉性斜頸只要能儘早發現、儘早治療,治癒的機會就愈大,治療前要先注意鑑別診斷其他會造成斜頸的情況,並注意篩檢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併發症。治療重點在於父母親及主要照顧者能持續執行治療原則及方法,大都可達到完全的恢復。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

受到病毒影響,走到哪都是帶著口罩的人們,多了一層口罩,有時連大人都比較難取解讀他人當下情感,更別說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專業醫師指出,長期下來其實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及情緒辨識發展,當戴口罩成為日常,如何培養孩子對臉部情緒解讀力?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近日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之下,不論走到哪裡,總是看到戴著口罩的人們,不論是布質口罩、醫療口罩,素面的、有花色的,薄薄的一層口罩確實阻絕了疾病的傳染,但也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情緒的傳達,多了許多距離,失去了溫度。對成人尚且如此,對兒童來說,要隔著口罩,去解讀他人的情感、表情就又更加困難了。除了當下的情境解讀困難以外,如果兒童長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生活,更會妨礙他們的社交技巧及情緒辨識的發展。   根據學者研究,臉部辨識的技巧,從嬰幼兒時期便開始發展,然而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即便到12歲的學童(國小高年級),此技巧都尚未完全成熟。您是否注意過:成年人很容易可以辨識出熟人的幼年照片、對方戴著口罩或穿著萬聖節的裝扮,我們依然可以容易的區分出對方是誰;然而,對幼兒來說,即便是爸爸媽媽戴上了口罩,都有可能把他們嚇得哇哇大哭。   兒童時期在辨識臉部時,是去辨認各部位的單獨特徵,例如:眼睛的大小、鼻子的形狀、嘴唇的厚度等等,越小的孩子辨識、記憶的部分越少,所以當大人一戴上口罩,將五官的大部分都遮了起來,他們馬上就沒有辦法辨識眼前的大人根本是朝夕相處的父母、天天見面的老師。成年人在辨識臉部時,則是用了更高階的抽象整合型技巧,我們可以記得五官排列之間的關係,例如口鼻之間的距離、眼型及雙眼間的間距,也就是一般說的「讀出一個人眉宇之間的氣質」,因此,即便對方戴著口罩,我們仍可以從幾公尺之外辨識出對方是鄰居、同事、孩子的老師。   如何培養孩子辨識情緒的能力? 臉部除了讓我們可以辨識對方身份之外,臉上的表情更是傳遞情感、增加話語強度的工具。學習去解讀語字之外,發言者臉部上所傳達的『弦外之音』,是人類在社會化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如果在成長階段因為大家都戴著口罩說話,讓孩童失去了學習這些語言情緒的機會,勢必會影響日後社會化的成熟度,也影響了同理心的發展。      我們當然期待疫情能早日退去,讓大家的生活回到正常;但我們也不禁擔心,如果疫情會拖得更久,或戴口罩成為我們群眾生活的常規,抑或是在不久的未來又有什麼傳染性疾病來到,我們該如何協助孩子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建議家長不妨從以下幾點開始思考: 1. 口罩「遊戲化」、「客製化」:不妨在家跟幼童練習用口罩玩「躲躲貓」(Peek-a-boo)的遊戲:在大人要戴上口罩時,用口罩遮住臉,再取下口罩把臉露出來,就像我們平常用手掩面逗弄孩子一樣,讓孩子養成熟悉「口罩」的存在。2-3歲起的孩子,開始與他們一同設計自己的、家人的口罩,利用指甲貼、紋身貼紙加工在口罩上面,可以把口罩弄得獨一無二,讓孩子感到戴上自己的口罩是一件很特別的事,也讓口罩這種「醫療用品」的形象轉化為孩子「自己的寶貝」的感覺。 2. 加強情緒表達的練習:在家中可經由繪本、或是扮家家酒等遊戲,多多強調、練習、模擬各種可能的情緒。例如我們會因為別人插隊而感到憤怒,講話語氣變大聲;醫生會為了安撫哭泣的小孩,而講話變和緩、講娃娃音…這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場景,都可以在家經由親子共讀、共玩的活動而「事先預習」。更大一點的孩子,我們甚至可以在紙上與他們練習各種情緒的臉譜繪畫。 譬如開心笑的時候,眼睛會瞇成 一個下弦月的形狀;表示驚訝時,眼睛會變大。這樣,即便口罩遮住了大部分人的口鼻,我們仍能從臉部其他的蛛絲馬跡去讀出對方的情緒。 3. 對於 ASD「泛自閉光譜」的孩子:他們常常過度注意事物的細節而沒有整體的概念,本來就難以經由表情去了解對方的情緒, 對於戴上口罩之後的情緒理解就更為困難了。指導這孩子如果單以表情圖卡,往往只是讓他們「認知」圖片代表意義,而無法去感受圖片後面的情緒 。大人應該要直接將情緒轉化為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例如「你這樣做讓媽媽很傷心」(再示出傷心表情的圖卡)、「你今天穿這件漂亮的裙子,笑得好開心!」(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如果超過1歲沒有處理,會影響孩子行走,導致動作發展遲緩的問題。然而髖關節發育不良,孩子並不會有疼痛,所以常常會被忽略。該如何發現孩子是否發展異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千琳醫師提醒家有新生兒父母,可以注意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出現這四現象。 媽媽帶著3歲2個月大的女兒,到兒童復健科門診。媽媽問:「醫師,請看看孩子走路有問題嗎?」   我請小女孩在診間來回走幾次,發現她走路有輕微跛行,右邊肩膀往下掉,右腳有踮腳尖的動作,是長短腳,而且有明顯的脊柱側彎。再仔細問孩子的動作發展史,媽媽回答:「孩子1歲8個多月才開始會行走,且常常跌倒。2歲時,帶她到感覺統合訓練中心,被當成感覺統合障礙、前庭覺不良,整整訓練了1年,情況不見好轉。」   X 光片檢查發現小女孩右邊髖關節發育不良,並且脫臼了。「脫臼!但是從來沒有聽她說痛啊?」媽媽很驚訝。 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林千琳醫師提供 是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孩子並不會有疼痛,所以常常被忽略了。   髖關節是一個像碗的構造,股骨頭是像一個球的構造。如果髖關節的發展「太淺」,球放不進去碗裡面,容易掉落。所以髖關節發育不良,股骨頭會偏離原來的位置,嚴重的還會脫臼。 髖關節是一個像碗的構造,股骨頭是一個像球的構造。林千琳醫師提供 兒童的髖關節脫臼和成人不一樣,是漸漸發展而成,所以孩子並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以前舊的名詞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congenital dislocation / dysplasia of hip,CDH) 」,現在觀念改變了,醫界發現,有些孩子剛出生時有髖關節發育不良,但是因為「擺位的姿勢正確」,髖關節就有很正常的發展;相反的,照顧者的錯誤概念也會使髖關節發育發生異常,所以現在的名詞叫「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許多研究證實哺育母乳有許多好處,許多媽媽擔心:一邊進行產後復健運動,會不會對母乳有影響?本篇文章中,專業醫師針對母乳媽媽的常見疑問,給予解答與建議。 目前政府的政策與世界潮流,皆提倡母乳哺育。許多臨床研究也證實,哺育母乳的好處多多,國內媽媽們哺餵母乳的比例也越來越高。然而,因為哺育母乳而有許多禁忌或生活上的限制,相信媽媽們常常也是動輒得咎、擔心受怕。如何在哺餵母乳的同時,又可以盡情運動?因此,本篇復健新知將深入剖析數個母乳媽媽們最擔心、最想知道的幾個問題: (1)產後復健運動會影響母奶量嗎? (2)產後復健運動是不是會讓母奶變酸?我的寶寶會不會因此不願意喝? (3)產後要餵奶、又要運動瘦身,會不會營養不良? (4)每隔幾個小時就要餵奶,我要什麼時候運動比較好呢? (5)產後長時間低頭餵奶,脖子好痛!復健運動可以改善嗎?   產後復健運動會影響母奶量嗎? 產後母乳媽媽們其中一件最在意的事就是奶量了,總是到處尋找有沒有什麼食物或偏方可以增加泌乳量。產後運動會不會讓奶量下降?影響寶寶生長?這些都是大家很關心的議題。根據目前研究顯示:「中等強度」運動,不會造成母乳的產量下降。甚至挪威的研究指出,「中等到高強度」運動,皆不會影響母乳量跟寶寶的生長發育。   但前提是,在運動前、中、後,都要記得補充足量水分。那要補充多少水分才足夠呢?運動中所流失的水分,一般會直接反映在體重上,因此最準確的方式,就是測量運動前後的體重差異,媽媽們就會知道應補充多少水分。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才補充水分!當您感到口渴,表示身體已經處於脫水狀態了!可能會影響母乳產量喔!建議媽媽們產後運動補充水分時,還是要訂個碼表或鬧鐘,提醒自己喝水,例如:運動時每15分鐘喝水100-200毫升,依照個人運動劇烈程度及環境氣溫調整。若發覺尿液顏色變深,皮膚乾燥等,都可能是水分補充不足的徵兆喔!   產後復健運動讓母奶變酸?寶寶還願意喝嗎? 運動真的會讓母奶變酸!根據小兒科知名期刊所發表的研究,產後婦女在「高強度」運動後一小時,母乳中乳酸濃度會明顯上升。此外,研究人員在同時也測試寶寶對運動後一小時所產生乳汁的接受度,結果顯示:產後「高強度」運動雖然讓母乳中乳酸濃度上升,但可能味道沒有明顯改變,並不影響寶寶食用意願。此外,「中等強度」運動前後,母乳中乳酸濃度差異跟寶寶接受度都沒有顯著變化。   結論是,母乳媽媽們可以放心進行產後運動!一般「中等強度」運動,不會顯著影響母乳中乳酸濃度,也不會造成寶寶不願意喝的情況!   產後要餵奶、又要運動瘦身,有需要特別補充什麼營養嗎? 產後還是必須有足夠熱量與均衡營養攝取,才能支持運動及餵母乳所需。依照目前準則,餵母奶的婦女建議一天多補充300-400大卡額外的熱量,且這些額外的熱量最好是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例如:全穀類、油脂、水果、優格等。   此外,建議產後要餵母乳又要運動的媽咪,要多注意補充一般食物中較為缺乏的營養素,如:鈣質及維生素 B6。在產後,餵母奶及雌激素下降等因素,皆容易造成鈣質流失,進而造成骨質疏鬆的問題。那麼,要如何避免產後骨質疏鬆?其實就是維持適當的產後復健運動,且每日多補充200-400毫克的鈣質。   此外,產後餵母奶又維持運動習慣的媽媽們,可能也會有維生素 B6 缺乏的問題。維生素 B6 對母乳媽媽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和寶寶的生長及媽媽的整體健康有關,建議每日應該要到達2毫克的攝取量。下次若要購買產後補充品、哺乳媽媽營養品的時候,別忘了特別注意這兩個成份喔!   什麼時間點運動比較好? 解答了以上迷思之後,媽媽們也想好好的安排時間進行產後運動。每隔幾個小時就要餵奶,到底什麼時間點運動比較好呢?我們這邊建議適當的產後運動時間,是在餵完寶寶、乳房排空後。如此一來,運動時比較不會乳房脹痛不適;以餵奶間隔平均四個小時來說,運動後距離下次餵奶還有一段時間,也比較不會有喝到酸度高的母奶的疑慮喔!   那些復健運動可以改善產後哺乳造成的肩頸痠痛呢?   產後長時間擠奶餵奶,許多媽媽們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以下提供三招舒緩產後肩頸痠痛,平常感到頸部肌肉僵硬不適的時候就可以做喔! 1. 頸部伸展運動 林宛瑩醫師提供 以上圖(a)的動作為例,將右耳逐漸向右肩靠,右手可以幫忙伸展到左側脖子肌肉有點緊繃的程度,維持20-30秒,重複做5次。(b)換左側。(c)下巴往前靠到鎖骨。(d)頭向後側伸展。   2.頸部肌力訓練 林宛瑩醫師提供 以自己的手當阻力,頸部往左、右、前、後四個方向用力,此動作可以鍛鍊頸部肌肉與改善姿勢。每個方向用力撐5-10秒,每天做30下。   3.彈力帶收下巴運動 林宛瑩醫師提供 將彈力帶綁在耳朵上方,雙手位置固定,彈力帶多往前拉可以增加阻力,(a)將頸部往前伸,(b)收下巴,同時把頸部往收縮。每回反覆做30下,每天可以做2-3回。此動作可以訓練頸部屈肌與下段頸部的伸肌喔!   在破解上述一些常見問題及掌握產後復健運動的要點後,其實在哺餵母奶的同時若可同時加上適度的復健運動,不但可以增加減重成效,也可以舒緩長時間低頭餵奶、擠奶所造成的肌肉緊繃。產後復健運動與哺餵母奶,其實可以是一個正向循環!不但寶寶健康,媽媽也可以更健康!   作者|林宛瑩(台北石牌旭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