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近年來國外有關脊椎側彎的矯正輔具(俗稱背架)不斷推陳出新,許多科學實證也確認了背架的矯治效果, 但網路上仍充斥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論述,造成患者或家長的迷思。這些迷思有必要釐清糾正,以免耽誤病情,錯失了接受正確背架治療的機會。 迷思一 : 聽說穿背架的問題很多、我想做復健運動就好? 一般人聽到「背架」兩個字會聯想到「鐵衣」,很容易引起人們一股莫名的恐懼。的確,在三、四十年前背架的主要結構是由金屬製成的(例如米華基背架), 但目前的背架絕大多數都是以熱塑性塑膠材質製作,重量已減輕許多。近年來國外背架的製作原理已由傳統簡單的三點平面矯正演進成三維立體矯正。 穿背架的目的已經不只是被動地阻擋側彎的惡化,而是在穿背架的同時搭配主動式的矯正呼吸鍛鍊,有效改善脊椎的三維變形(例如德國施羅斯背架)。 這些進展都大大突破了傳統背架的框架,成為矯治脊椎側彎的利器。因此,側彎患者不應排斥背架的穿著,尤其對於年齡處於快速成長期、惡化風險高的孩子(女生約10-12歲,男生約12-14歲),慎選一件正確合宜且量身訂製的背架搭配復健運動,遠比單獨做復健運動的效果來得好。 米華基背架 施羅斯背架 迷思二 : 20度的側彎不需要穿背架? 傳統治療脊椎側彎的舊概念,是側彎的角度在二十度以下做運動,超過二十度以上穿背架,超過四十度以上就考慮開刀。這個治療原則看起來很簡單,但隨著對脊椎側彎的了解愈清楚,才漸漸理解穿背架的決策並不能用傳統的簡單概念來決定,應該要考量側彎患者的「惡化風險」。 一位20度的脊椎側彎患者需不需要穿背架,不是單純由患者的側彎角度來決定的,而是要考量她的「惡化風險」, 「惡化風險」可用公式計算(參見https://www.scoliosis.tw/article_detail/33)。「惡化風險」若超過60%,就應該穿著背架。 如果女孩在7歲發現有20度的脊椎側彎,此時尚未到達快速生長期,不一定要立即穿背架。但不能放鬆警戒之心,每3個月要定期追蹤檢查,一旦有惡化跡象,就要及時穿背架阻止側彎的惡化。 如果女孩在11歲發現有20度的脊椎側彎,這個時期正處於青春快速成長期,計算出來的惡化風險很高,因此需要積極穿背架阻止側彎的惡化。 如果女孩在19歲發現有20度的脊椎側彎,因為在這個年齡骨骼發育已較為成熟,計算出來的惡化風險較低,因此不一定需要穿背架。 迷思三: 不想全天穿硬質背架,可以改穿夜間背架、或用軟式背架取代? 這牽涉到兩個討論重點:(1) 全日穿著或夜間穿著;(2)硬式背架或軟式背架。 1.全日型背架 vs 夜間型背架: 以療效而言,科學研究證實夜間型背架不如全日型背架。 夜間型背架(如Providence背架)的製作是採用反向彎曲的原理,因此很容易產生代償彎弧。由於只有夜間臥姿穿著,無法誘發姿勢反射,穿著時間也相對不足,因此臨床上常常看到穿著夜間型背架,側彎度數仍急遽惡化的個案。尤其對於處在快速成長期的青少年,非常不建議穿著夜間型背架。        

近年來復健醫學對於脊椎側彎的非手術治療已有長足的進步,但門診中常聽到患者或家長仍有許多迷思。 這些迷思有必要釐清糾正,以免因錯誤的觀念,延誤患者接受正確治療的良機。 迷思一 : 生長板閉合後(骨骼發育成熟),脊椎側彎的復健治療就沒有用了? 脊椎側彎復健治療的目的在不同的年齡層是不一樣的。 14歲以前,是一生中矯正脊椎側彎效果最好的黃金時期!此時孩子的骨骼尚未成熟,可塑性很高,用對方法往往就能將40度以下的脊椎側彎大幅改善。 15-18歲,這個時期,孩子的骨骼逐漸成熟,脊椎側彎仍能矯正。雖然改善的幅度不像14歲以前那麼好,但對於外觀體態的改善,效果依舊很好。 19-30歲,這個時期,骨骼發育已經成熟,用復健治療的方法,改善脊椎側彎的幅度有限。此時的治療重點是改善外觀體態,若有疼痛問題治療效果也很好。 31歲以上,治療以併發症 (疼痛、內臟功能障礙、神經壓迫) 的防治與改善外觀為主,降低脊椎側彎的度數已經不是治療的主要目的。 所以在生長板閉合前,復健治療關注於脊椎骨三維變形的矯治;在生長板閉合後,復健治療的重點則是放在體態的改善與併發症的處理,因此仍有其重要意義。 迷思二 :推拿、按摩可以改善脊椎側彎? 在脊椎側彎門診中,發現有不少患者曾經接受過推拿、按摩,但側彎仍然快速惡化。推拿、按摩或許能會讓脊椎結構鬆弛,但若沒有後續鞏固的治療(例如矯形運動或矯形背架),快速變形的脊椎就會變得不受控制,反而更容易惡化。有實證研究發現柔軟度愈好的個案,如果沒有接受正確的復健治療,往往側彎的惡化會比柔軟度差的個案更為明顯,所以非常不建議民眾以民俗推拿按摩來治療脊椎側彎。除了柔軟度的考量之外,不同型態的脊椎側彎,治療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一定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診斷分型,及時採用正確有效的治療方式,才不致延誤矯治的黃金時機。 迷思三 :瑜伽、彼拉提斯、吊單槓、倒立機等,可以改善脊椎側彎? 這要看個案的脊椎側彎是屬於功能性還是結構性? 如果是「功能性」 脊椎側彎,脊椎本身沒有變形,瑜珈、彼拉提斯等對體態可能會有所改善。研究文獻並不提倡讓孩子去使用吊單槓、倒立機等設備,因為強行拉直脊椎,會破壞脊椎側面的生理曲線。所以對於側彎的矯正是不利的。 如果是「結構性」 脊椎側彎,不論是坊間的瑜珈、彼拉提斯,或是吊單槓、倒立機都無法長期有效地改善「結構性」脊椎側彎。科學實證研究證明,唯有「針對性」復健運動對於脊椎側彎角度、身體旋轉角度、體態外觀、肺活量、疼痛以及生活品質等才有明確的改善。所謂「針對性」復健運動,是指專業醫療人員經過專業的身體評估,為脊椎側彎患者量身訂作的一套能有效改善三維變形的矯形復健運動,而不是簡單、制式地從事某種體育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瑜伽的動作是側彎患者應該避免的。例如軀幹的彎折(如上圖)、「胸廓肩胛帶」和「骨盆帶」的相對扭轉(如下圖)、以及脊椎縱向的過度負重(例如倒立)等瑜伽體位。 迷思四 :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往往呵護都來不及了!然而這次新冠疫情,因父母感染而傳染給孩子不在少數,讓父母都非常心疼且愧疚。統計2022年6月底止,台灣本土確診案例中約20%為18歲以下的兒童,其中大多為輕症或無症狀感染,然而少數併發急性腦炎,病程變化十分快速,為臨床一大挑戰。兒童之臨床表徵前三名為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 而10歲以上者,咳嗽、呼吸困難比例更高。 新冠肺炎在兒童導致的長期後遺症,除了受關注的多系統發炎反應症候群(MIS-C)之外,就是比例更高的長新冠(long covid)了。 長新冠指的是持續存在的症狀,在新冠肺炎感染後發展或波動。世衛組織定義:長新冠為新冠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症狀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1年以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失眠、呼吸喘、認知功能障礙,通常會對日常生活功能造成影響。 另一些研究發現兒童染疫新冠肺炎後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個案運動能力下降、肺功能降低以及肌肉質量下降等負面影響,顯見早期心肺復健以及持續追蹤訓練的必要性。 由於多數的兒童確診個案為輕症,建議可於急性症狀緩解後通常為發病3-7天後,執行居家的心肺復健訓練。然而須特別留意不適合開始運動的表徵,例如發燒、呼吸次數每分鐘>30次、氣喘的症狀急性惡化等。若兒童為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血糖< 70 mg/dl、血糖>300 mg/dl等狀態不適合運動。 居家運動示範:( 輕度,急性症狀緩解者) 除了居家運動外,病童於解除隔離後, 如果仍有症狀可尋求專業的復健科進行門診運動治療或在醫生處方建議下穿戴監視設備(如心跳錶或黏貼式心電圖機器)於社區進行更進一步的運動訓練。這樣的復健運動項目對於長新冠兒童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有益於增進患者的運動表現、肺功能以及生活品質。針對輕中度的染疫病童,有氧訓練與阻力訓練指引如下表。 特別注意的是兒童患者若演變成重症通常進程快速,因此輕症早期自行運動時須特別留意演變成重症。重症的早期症狀包含高燒>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合併嘔吐、腹瀉。重症相關危險因子包含過去有肺炎病史、伴有慢性疾病(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早產)、症狀發生後超過四天才就醫。 另外針對染疫後之中重度的兒童染疫患者,復健治療一般包含兩大面向,需要到醫院診所復健科求診,安排專業人員介入,如下表。 此外如同成人長新冠後常出現的腦霧現象,對於兒童的認知功能影響也有影響,若已有類似症狀,建議病童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認知功能,感覺統合治療介入,合併心肺功能訓練下達到更好的預後。 隨著病童的積極訓練及疾病緩解,為求明確運動及生活指引,鑑別心肺功能受損程度及主要受限器官,病童可至較大型醫院復健科門診求診,接受「心肺功能測試」,藉由測試出來的有氧功能「最大耗氧量」等數據為依據, 幫助建立孩子專屬的運動處方及回復娛樂競賽等的參考。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部 醫師

脊椎側彎,尤其是最需要關注的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因為發生在生長快速的青春期,側彎變形會急速惡化,因此診療的原則貴在早期診斷、早期矯治。切勿因為不正確的迷思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導致側彎變形的快速惡化。 迷思一 : 孩子沒有任何不舒服,不可能有脊椎側彎吧? 臨床上最受關注的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在青春期急速惡化時孩子多半是不痛不癢的,幾乎沒有甚麼症狀。脊椎側彎的併發症,例如嚴重疼痛、心肺功能問題、神經壓迫、臟器失衡問題等,通常要到成人之後才會陸續出現。由於孩子沒有症狀  鬆懈了家長的警覺心,往往發現側彎時,度數已相當可觀,而且療效最佳的黃金矯治期已錯過,治療的難度增高許多,非常可惜! 因此,家長定期幫孩子做居家檢測便成為早期發現脊椎側彎的重要功課。 筆者介紹一個很實用的的篩查方法。只需手機下載「脊椎側彎旋轉測量儀APP」,就可以在家裡幫孩子檢查。打開這個APP,就會出現如圖示的測量儀畫面。這時就可以把手機當作測量儀使用了。 請受測試者膝蓋打直站立,往前彎腰,頭部及兩手自然下垂。可以先用眼睛觀察一下背部,看是否有明顯的背部左右不對稱狀態,若有不對稱,就要高度懷疑有結構性側彎 (如圖)。 接著就可以開始用手機檢查了:將脊椎對準測量儀中間的彎弧,沿著整個脊椎由上往下滑動,記錄度數最大的角度。理想狀態是測量儀上的數字一直是0度,當然,1-4度的變動是可接受的。但如果測量儀上的數字超過5度(含),就要懷疑有結構性脊椎側彎,應馬上帶孩子到專業醫師處做進一步的檢查。 迷思二:脊椎側彎的評估與後續追蹤,只要關注X光側彎的角度就好? 一般患者或家長只關心X光片的側彎角度(即Cobb角)(如圖中角度C),卻往往忽略體態的變形。X光片Cobb角固然是追蹤脊椎側彎惡化或改善的重要參數,但由於脊椎側彎是脊椎的三維變形,以下三個體態參數也是讓脊椎側彎惡化風險提升的重要因子,因此也是非手術矯治的重點。 1.側移: 指軀幹相對於骨盆產生水平移位(如圖左,圖右為矯治後)。科學文獻顯示,側移愈嚴重,側彎惡化的風險愈高。 2.旋轉: 臨床上我們請患者向前彎腰,若發現背部有一側凸起(俗稱剃刀背)(如圖左,圖右為矯治後),就代表椎體有旋轉變形。科學研究顯示,旋轉愈嚴重,側彎惡化的風險愈高。 3平背:在矢狀面(輪面)如果有「平背」的表現(如圖,胸椎正常的後凸消失,變成前凹),代表脊椎側彎的結構變形嚴重。平背的存在也代表脊椎側彎惡化的風險明顯增高。 因此,脊椎側彎的診斷與後續療效的追蹤,除了X光的Cobb角之外,還要關注體態的側移、旋轉、與平背,才算是完整的評估。 迷思三 :脊椎側彎的診斷或追蹤都需要拍X光,這很傷身體吧? X光檢查對脊椎側彎的檢查非常重要。有不少家長或患者會擔心X光的輻射性,怕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到處存在著輻射,稱為「天然背景輻射」。例如搭飛機往返台北-雪梨一趟,所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為0.05毫西弗;在台灣生活一年所接受的自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2.0毫西弗。而照一張胸部X光的全身等效劑量為0.06毫西弗。換算下來,在台灣生活一年等於照了34張胸部X光片。 目前很多檢驗部門採用的X光機是先進的「數位式」,而非傳統的「類比式」,在輻射劑量上少了非常多。而且在容易受輻射影響的部位(例如卵巢),擋上鉛板阻隔輻射暴露,就能進一步減少可能的影響。人體每個月也會代謝掉體內殘存的輻射,因此拍X光對人體的影響沒有想像那麼可怕,不用過度緊張。 摘要: 「早日診斷、早日治療」是處理脊椎側彎的金科玉律。定期幫孩子做居家篩查,是早期發現脊椎側彎的不二法門。除了X光片測量Cobb角之外,還要關注體態的變化。X光檢查是重要的追蹤工具,其輻射暴露風險,在嚴謹的防護下執行仍屬安全,不必過度恐慌。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復健醫學會 學術教育委員 衡觀診所院長 

在脊椎側彎門診,常常聽到病患或家長詢問網路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報導,這些報導大多沒有科學根據,甚至是嚴重錯誤的迷思。這些迷思有必要釐清糾正,以免以訛傳訛。輕者花錢受罪,得不到任何療效;重者耽誤病情,延誤患者接受正確治療的良機。 迷思一: 姿勢不良是造成脊椎側彎的主要原因? 在脊椎側彎門診中,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坐沒坐相、站沒站相,要醫生幫忙念一下孩子的不良姿勢。到底姿勢不良是不是造成脊椎側彎的主要原因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一下脊椎側彎的分類。 脊椎側彎在臨床上可分為「結構性」與「功能性」兩大類。所謂「結構性」脊椎側彎指的是「脊椎本身」發生了三維變形。這類側彎的惡化風險較高,大部分是屬於「原發性」的,佔所有側彎的80%左右,它發生的原因並不清楚,但與姿勢不良無關。另外20%左右是「繼發性」的,側彎是因為其它疾病(例如小兒麻痺症、先天性神經肌肉病變等)造成,這類的案例相對較少,當然也與姿勢不良無關。 那麼姿勢不良會不會造成脊椎側彎呢? 答案是會的。但是這種側彎是屬於「功能性」脊椎側彎,脊椎本身並沒有變形,側彎的發生是因為「脊椎以外」結構的不對稱(例如長短腳、骨盆歪斜、姿勢不良等),或脊椎的生理曲線消失(如腰椎後凸),漸漸會形成側彎的外觀。但這類側彎通常不太嚴重,也不太會快速惡化,治療相對容易許多。 維持良好姿勢固然是好事,但姿勢不良並不是造成脊椎側彎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原發性」脊椎側彎,通常在青春成長期開始時才發病,在青春期之前幾乎是沒有任何徵兆的。這種側彎病因還不清楚,時間到了就會惡化,就算把姿勢擺正也不能阻擋惡化。一旦發現身體不對稱,一定要讓有經驗的專科醫師判定是屬於那一種脊椎側彎,才不致延誤矯治的黃金期。 迷思二 : 孩子一年前在學校檢查沒有側彎,應該就不會得到脊椎側彎了? 很多家長在門診得知孩子有脊椎側彎後,口中喃喃念著: 「怎麼可能? 去年學校檢查還說脊椎很正常啊!」要解答這個迷思,就要介紹一下臨床上最重要、也是最常見的「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 「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的特性是側彎變形幾乎都是在青春快速成長期開始時才發病(女生約在10-11歲,男生約在12-13歲)。在快速成長期開始前,脊椎是檢查不出有側彎變形的。這就是為什麼明明之前在小學中、低年級學校檢查時脊椎正常,卻在高年級或國中時才診斷出有脊椎側彎。 因此家中若有正值青春快速成長期的孩子,不要以為之前的學校篩檢說脊椎沒有問題,就以為脊椎已經「免疫」了。「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說來就來,半年惡化10-20度不算少見,家長務必要提高警覺。 迷思三 : 生長板閉合了(骨骼發育成熟後),脊椎側彎就不會惡化了? 很多人認為過了青春期骨骼發育成熟之後(俗稱生長板關閉),脊椎側彎就不會再惡化了,其實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 研究發現,如果生長板閉合後側彎的度數在30度以下,側彎繼續惡化的風險的確不高。但如果側彎度數在30度以上,即使生長板關閉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側彎度數還是有可能會緩慢增加。當側彎角度大於50度時,側彎的度數幾乎100%都會持續增加,惡化的幅度與速度也會大很多。 所以要想擺脫側彎度數繼續增加的魔咒,在青春期結束、骨骼發育成熟前(女生約16-17歲、男生約18-19歲),脊椎側彎的度數一定要控制在30度以下。 迷思四

「醫生,我媽媽現在爬樓梯、走路都不太有力氣,吃東西也愈來愈慢了,一餐都吃很久,而且有時喝水還會嗆到!」小心!這有可能是肌少症造成的吞嚥困難。 肌少症(sarcopenia)是因老化或其他原因所導致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及行動能力變差,進一步造成跌倒與失能的發生,並延長住院的時間及增加死亡率。特別是重症患者或多重共病症患者,像是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患者,於住院期間因為疾病的因素會使肌肉及肌力快速地流失,儘管後來疾病好轉脫離重症,還是要特別小心之後可能會有肌少症的發生。 一般民眾更為不了解的是,原來肌少症不只會發生在四肢的肌群,也會發生在與吞嚥相關的肌群,導致吞嚥困難(dysphagia)!這就是近幾年來逐漸受到關注的肌少症吞嚥困難(Sarcopenic dysphagia)! 正常人能順利吞嚥,靠的是完善的神經系統下指令給口腔咽喉處的肌肉群,將食物咀嚼吞嚥後,運送至食道,來完成吞嚥。過去的研究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吞嚥相關的肌肉質量會逐漸減少,這會讓吞嚥肌群的肌耐力下降,因此導致吞嚥困難。而吞嚥困難則會造成經口進食產生困難,導致對用餐及飲水產生畏懼,可能造成營養不良、肺炎、感染、呼吸困難,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而營養攝取不足又會再進一步導致肌少症。這樣的情況形成惡性循環,使肌少症與吞嚥困難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圖一) (圖一) 肌少症、吞嚥困難、營養不良所造成的惡性循環 根據國外統計,肌少症吞嚥困難於社區老人的盛行率約為5.9%,而在護理之家的盛行率則更高,高達45%。這些因肌少症導致的吞嚥困難其實是相當普遍的,但一直以來都未受到重視及照顧。 在評估肌少症吞嚥困難時,也會從肌肉質量、肌肉力量、行動功能表現等三個面向來評估有無肌少症,並依吞嚥困難的情況,來評估主要的原因是否為肌少症所導致,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吞嚥困難照顧。 @ 四大絕招處理肌少症吞嚥困難 在肌少症吞嚥困難介入方面,著重在打破因肌少症、吞嚥困難、營養不良所形成的惡性循環,會從吞嚥肌群肌力訓練、肢體的肌力訓練、營養補充及食物質地改變等四大方向進行介入。(圖二) (圖二) 肌少症吞嚥困難介入 1.吞嚥肌群的訓練包含舌頭阻力訓練、吞嚥相關肌群阻力訓練及呼吸訓練,其中舌壓阻力訓練(Tongue-pressure resistance training, TPRT)是目前最適合使用在肌少症吞嚥困難的吞嚥肌群強化訓練方式,其作法為患者將舌頭出力頂住上顎10秒,然後在休息10秒,一組30次,一天2-3組,並可搭配舌壓測量給予回饋。藉由吞嚥肌群的阻力訓練,可以有效增進吞嚥肌力,促進吞嚥能力。 2.除了吞嚥肌群的肌力訓練外,肢體的肌力訓練,如使用啞鈴、彈力帶,或在家深蹲、抬腿、橋式等,也有助於全身肌肉量不足及肌力下降的回復,並進一步的促進肌少症所造成的吞嚥困難。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以肢體肌力訓練為主的復健,包含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配合上營養補充,可有效促進肌少症患者的吞嚥功能。 3.在營養補充部分,一般會建議肌少症的患者每日熱量攝取≧30 kcal/kg/day及每日蛋白質攝取≧1.2 g/kg/day,而這樣的營養補充不僅可以有助肌少症患者的肌力回復,同時也適用於肌少症導致的吞嚥困難患者身上,藉由營養補充也可以有效增進舌頭肌力及吞嚥功能。 4.針對高嗆咳風險的患者,容易因嗆咳導致感染或肺炎,也因此常讓患者對於由口進食感到害怕,造成由口進食不足,甚至導致營養不良。利用不同的食物質地測試,找出患者可以安全進食的食物質地,並依此調整適合的進食質地,像是喝水易嗆咳的患者可以使用增稠劑或是改用蜂蜜、濃粥、水果泥等不同質地的食團進食,以避免嗆咳。有利於安全而有效率的進食,讓吞嚥困難患者得以正常進食,打破因進食不足導致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 藉由以上完整的肌少症吞嚥困難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多面向的整合介入,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嚥能力,並打破因肌少症、吞嚥困難、營養不良所產生的惡性循環,讓因肌少症而造成吞嚥困難的患者們重拾良好的進食能力及營養狀態。 若已發生肌少症,即使吞嚥困難並不明顯,仍建議「小口吃、慢慢吃、坐正吃」,也就是調整每口進食的量、放慢進食速度、維持良好的進食姿勢,來避免嗆咳。同時配合訓練口咽喉部肌肉。若喝水常常嗆到,甚至對進食心生畏懼,建議至各醫院復健科就診,由醫療人員進行詳細評估。提醒您,關心身旁的長者及家人有無肌少症及吞嚥困難的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長者可以愉快又安全的吃東西!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臺大醫院復健部陳冠誠醫師)

李媽媽最近發現走路走久了,腰會不舒服,繼續走下去,連小腿都會麻,於是去看骨科醫師,照了腰部X光,認為她可能有椎間盤突出;轉診至大醫院做核磁共振,結果顯示她的腰椎椎間盤確實有突出。 醫生問李媽媽要不要開刀?她非常煩惱,聽說開刀很危險,不開刀將來有可能腳部萎縮,到底該怎麼決定呢? 其實,一般民眾發生下背痛連接到腳痛,最常聯想到的是坐骨神經痛和椎間盤突出,以下將分別說明。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大的一條神經,走向相當長,從椎管裡面穿過脊椎間隙走出來,穿過脊椎間隙的時候,可能會被突出的椎間盤或太大的骨刺壓迫;接下來,走到骨盆穿過髖關節和臀部肌肉的間隙到大腿後側,這一段路途中,可能會被梨狀肌、臀大肌壓迫;走到大腿後面的時候,有可能會被股二頭肌和大腿內收肌壓迫;如果繼續往下走到小腿外側,可能會被腓骨頭和腓骨肌之間的間隙壓迫。 當坐骨神經受到這些壓迫時,產生的症狀相當類似,病人都會有「一路麻到腳」的感受,可以廣泛地稱為坐骨神經痛。 X光照到腰椎有骨刺 骨刺是骨頭長期受力而增生的地方,如同皮膚常用到的地方會長出皺紋一樣,骨頭常受力的地方也會長出骨刺,幾乎每個人都會有骨刺,也就是慢性使用的痕跡,所以聽到醫生說你有骨刺,先不用太擔心,骨刺可以告訴我們,平常我們使用身體的方式。 一般而言,如果骨刺沒有引起發炎,也沒有過度增生導致壓迫周遭的構造,通常是不會疼痛的。腰椎的骨刺如果沒有長在神經附近,當然就不會壓迫到神經。 核磁共振照到椎間盤有突出 人類的脊椎由31節脊椎骨構成,兩節脊椎骨中間的緩衝軟組織層稱為椎間盤。當醫師提到「椎間盤突出」時,我們通常要關心3個重點: 是哪一層椎間盤突出?每一層椎間盤突出壓到的神經不同,分別會麻在不同的位置, 影像上突出的椎間盤和臨床上麻痛的位置,是否有相符合?突出的位置會不會壓迫到神經?以橫切面而言,椎間盤的突出分成中央型、左側型、右側型、遠外側型,只有左側型和右側型會壓迫到神經根。突出的情形嚴不嚴重?椎間盤突出的嚴重度,臨床上分為4級,第1級的椎間盤突出通常不會壓迫到神經,第2級和第3級比較有可能,而第4級的椎間盤突出剛發生的時候非常痛,但是因為椎間盤已經解離掉出來了,反而比較快被完全吸收掉,只要能使用止痛藥撐過急性期,不一定需要開刀。 椎間盤突出可能有2種原因: 外力造成:通常是跌倒受傷或搬重物造成的突發性劇痛,椎間盤可能會破裂掉出。退化造成:保護椎間盤的環狀韌帶逐漸老化、軟化,導致椎間盤向外膨出。 醫學研究顯示,沒有下背痛的65歲老人,如果做腰部健康檢查,1/3都有椎間盤突出,可見椎間盤突出不一定會造成背痛,也不一定會壓迫坐骨神經。如果您或親朋好友得知有椎間盤突出,千萬不要恐慌,可以先分析是否只是退化型的輕度突出而已。 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需要開刀治療嗎? 首先要確定症狀是不是因為椎間盤突出所引起,患者可以簡單的自我檢測: 如果上下床、腰部前彎後仰時,會有劇烈的電痛感,一路傳到單側小腿,就可能是椎間盤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反過來說,如果腰部活動不會引起電痛感,而是在臀部附近很酸、硬,需要常常捶打,就可能是臀肌緊縮造成的坐骨神經壓迫,但是先不用考慮腰椎手術。 如果確定是腰椎引起的坐骨神經痛,以醫學原則而言,應該先進行保守療法,也就是藥物治療、復健治療、運動治療、局部注射治療,讓症狀慢慢緩解;若放任不管,以致於症狀惡化到大小便失禁、下肢肌肉的神經性萎縮,或是藥物無法控制的疼痛,就應該考慮手術介入治療。 --- 李媽媽衡量疼痛感沒有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決定暫緩手術治療,先減少做家務的勞動,配合醫囑吃消炎藥來改善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同時服用肌肉鬆弛劑來放鬆腰部的肌肉、減少對神經的壓迫。 在復健科醫師建議下,李媽媽也做了臀肌的伸展運動,減緩坐骨神經對臀部的壓迫,2、3個月後,症狀已經好轉了大半,接著遵循醫囑做核心肌肉的強化運動,減少腰酸背痛復發。 4、5個月後,李媽媽的生活已經差不多恢復正常,甚至還覺得下半身的活動力變好了,她非常開心,從此以後也更懂得好好照顧自己的脊椎。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本文作者:本文作者 王薏茜醫師)

別讓錯誤的日常習慣姿勢,讓你的椎間盤出軌了! 腰痠背痛不只是年長者的專利,根據統計,約有80%的人在一生中曾發生過下背痛的經驗。下背痛的原因中,腰椎椎間盤突出是非常常見,發生的部位以在第四和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最多,近日副總統賴清德因腰椎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造成急性下背痛,緊急接受腰椎微創手術。這段新冠疫情期間,大家配合防疫待在家中時間變長,長時間久坐或大量採購家庭用品搬重物,若是姿勢不良或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容易造成椎間盤不當受力,嚴重的話就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不可不慎。 以下提供7個日常動作要領及口訣,方便民眾自我提醒: 側翻起身 要注意 夾臀直背 有夠水 抬腳綁帶 莫忘記 挺胸平視 顧眼力 坐好坐滿 不費力 挺腰屈膝 蓋有力 硬舉用髖 不閉氣 並幫大家整理一整天從起床到晚上休息期間,常見可能造成腰椎椎間盤突出的動作如下: 1.側翻起身 要注意 ( x錯誤動作)

相較於成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兒童青少年通常病程較短、症狀較輕微,因為新冠肺炎住院或死亡的比例也較低。據全球統計,每100萬染疫的兒童青少年,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有1.7人。儘管兒童青少年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比例很低,然而留下後遺症的比例不低。由兒童復健科醫師評估、兒童治療團隊及早介入,才能讓孩子從新冠肺炎康復,並且遠離新冠後遺症。 感染新冠肺炎的孩子,不是復原就沒事 孩子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的長期後遺症包括兩大類:多系統發炎反應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及長新冠(Long COVID): 多系統發炎反應症候群很罕見,截至2022年初,統計全球文獻報告不過783個病例。通常發生在孩子染疫後2 ~ 6週,原因是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身體正常組織,可能造成心肺、腸胃道、皮膚等系統的失調,一旦發生多是重症。 另一個則是比較常見的新冠後遺症 - 長新冠,也就是接下來討論的重點。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的定義,長新冠指感染後4 ~ 12週仍有症狀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參照各國文獻,兒童長新冠的比例約在4

前陣子有部熱門影集叫做魷魚遊戲,新穎的創意發想和對人性的細膩刻畫,加上許多成功要素,使得明明是成人觀眾為主的戲劇,但在許多國小學童間也成為相當流行的話題。暫不論所謂影視分級和後續的議題,這確實帶起了一股韓國童年遊戲的懷舊風潮。 遊戲還可以是轉化心情的良藥,最近念了一本繪本「勇敢的獅子兄弟」,裡面的哥哥重病住院,弟弟用遊戲的視角,把醫院變成了熱帶橘色的草原,生病的哥哥和他,沒有改變,他們仍是兩隻勇敢的獅子,並肩作戰。重病的生活變成他們的冒險之旅。 而在兒童復健治療的領域,遊戲 的帶領與介入更是重要的環節。藉以刺激孩子的動作發展、認知功能、情緒控制及社交能力…等等。 從一般孩子的發展學習到 有早療需求的孩子,遊戲對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 遊戲的類型與意義 遊戲有哪些類型又有什麼意義?這是可以討論許久的話題。常常聽到的理論,有的來自知名學者皮亞傑(Piaget),認為遊戲反映出兒童發展的層次,或史密蘭斯基(Smilansky),認為遊戲類似鷹架,可以讓兒童在現有能力上沿此發展。以下提供皮亞傑的一些理論,和實際常見現象與大家分享: ●0-2歲: 常見「練習遊戲」,可以說是最早的遊戲, 身為大人我們見到的是嬰幼兒沒有目的的重複某動作,比如一直把東西丟到地上,有時可能會令人惱怒,覺得孩子為何講不聽一直丟東西,讓我們撿的好辛苦啊! 殊不知其實這代表粗動作的練習,孩子正在用感官探索這個世界,其他例如玩手,玩腳,用口水吹泡泡也都很常見。 大人覺得毫無意義的行為,卻是孩子與這世界連結的一大步。 ●約2-6歲: 常見「象徵遊戲」,在想像的情境中,假裝成想像中的人/物,這是一種想像力的表現。 扮演的過程中是一種情緒的抒發,可以解決心理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