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隨著台灣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越來越多,大規模社區感染已成為無可避免的現象,如何在感染之後能夠安全的回到運動場域,成為極為重要的議題。 感染新冠肺炎後,回到運動有什麼風險? 多數運動員感染新冠肺炎只有輕微症狀或無症狀,數週後就可以回到運動場上。然而據統計,10 ~ 15%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痊癒後持續受新冠症狀影響數週到數個月,影響生活功能也影響運動表現。 許多新冠肺炎患者因病毒性心肌炎而造成心臟功能受損,而心臟功能對運動至關重要,研究顯示在心肌炎的狀況下運動,有較高的致病率及致死率,因此運動前必須評估心臟功能。 此外,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常有肺功能受損的狀況,可能肇因於肺栓塞等因素,需確定肺功能可承受預期的運動強度後,再回到運動場域較為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會影響心理狀態,造成焦慮、憂鬱及創傷後症候群等疾患,也會影響運動狀態。 什麼狀況下可以安全回到運動狀態? 醫學界的共識是,新冠肺炎痊癒後至少要經過7天無症狀的觀察期,再回到運動狀態較為安全。 未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康復者,若有疑似心肌損傷的症狀,例如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或喘,在運動前建議先經過醫師評估。 新冠肺炎康復後,咳嗽及呼吸困難的狀況在數週後應該要解除,然而若上述症狀持續甚至加劇,可能表示有肺部傷害的後遺症,也是建議完整評估後再回場。 運動員感染新冠肺炎後重返訓練的評估 運動醫學界的權威《英國運動醫學期刊》建議,第一階段是從疾病發生至少需要十天休息時間,接著需要至少七天無症狀,並且接受完整治療。 運動員必須能夠完成日常生活活動,且在平地上行走500米,不會過度疲勞或呼吸困難,才能進入下列評估流程,循序漸進過渡到正常訓練。 要特別一提的是,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腎病等疾病的運動員應在開始下表的流程之前給醫師評估評估,檢查的項目可能包括心肺功能、抽血檢測生化數值等。 恢復運動量表的心理準備(I-PRRS) 請以 0 到 100 的等級為您重返運動的信心評分 0 = 完全沒有信心 50 =

 「醫師,我已經好幾個月都不太能走了,只要走遠一點或上下樓梯,整個膝蓋就好痛。」 在門診時常會看到許多深受膝關節退化所苦的患者。關節退化會造成嚴重的疼痛、反覆性發炎及下肢生物力學的改變。常見的症狀除了膝蓋疼痛以外,還可能會有緊繃感、無力、痠脹感及僵硬。而疼痛的感覺往往在長時間走路後會變得強烈,且蹲下或上下樓梯會因無力或疼痛而感到困難,嚴重者甚至會有行走困難的情況,必須長時間使用輪椅,明顯影響生活品質。 在退化性關節炎的照顧裡,最重要的其實是生活型態的調整。膝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常發生在年長、肥胖、有關節損傷病史、有關節炎家族史、肌力不足、長期負重或久站、長期維持蹲跪姿勢的族群身上。也因此過重患者減重、減少久站負重、處理原有的關節損傷、調整運動及生活方式等,對退化性關節炎的照顧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膝退化性關節炎該如何復健? 復健治療目前已經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核心照顧之一,過去許多研究及指引都證實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接受運動及復健,可以有效減少疼痛並增進功能。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有接受過足夠復健療程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降低未來置換人工關節的機率。 針對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運動配合復健儀器的使用,如電療、水療、短波、超音波或震波的介入,可以減緩疼痛並增進步行能力。此外還可搭配徒手治療的照顧,對疼痛的緩解更有幫助。 ◎膝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運動嗎? 有了退化性關節炎是不是就要休息少運動呢?一般人遇到膝蓋疼痛的狀況時,會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休息別動,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不僅可以運動,而且還鼓勵運動!運動可以減緩疼痛、增進功能、緩解低落情緒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掌握運動的原則及安排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是相當重要的。 在有氧運動的部分,關節炎患者常有較差的 心肺適能,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增進心肺適能並減少疼痛。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每週應有3-5天的運動,並達到每週15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運動的方式應選用較低關節壓力的運動,像是走路、腳踏車、游泳或水中運動。運動的原則以不誘發疼痛或造成傷害為原則,非常虛弱的患者可以採用每次5分鐘,少量多次來達到運動的效果。 在阻力訓練的部分,阻力訓練可以增進肌耐力、緩解疼痛並促進功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運動的重點。每週應有2-3天的阻力訓練,強度為中等強度,以不誘發疼痛或造成傷害為原則,依患者的個別狀況做調整,每項運動進行1-3組,每組8-12下。運動的方式可採用運動器材、彈力繩、啞鈴或自由重量(free weight),訓練的肌群最好能包含大腿股四頭肌(Quadriceps)(圖一)、腿後肌群(Hamstring muscles)、臀肌等。(圖二、圖三) 在伸展運動的部分,伸展可以減緩疼痛並減少晨間僵硬(morning stiffness)情形。每天都應進行伸展運動,達到緊繃感但不會疼痛,維持10-30秒,重複2-4次,特別是膝關節周邊的緊繃肌群要加強伸展(圖二),伸展運動的原則以不誘發疼痛或造成傷害為原則。 而每次運動前後均應有5-10分鐘的熱身與緩和運動,進行熱身與緩和運動時要將膝關節做伸展及配合輕度的有氧運動,足量的熱身與緩和運動可以有效減緩疼痛。每日最佳的運動時間可選擇在每日最不疼痛的時候或在服用止痛藥之後。而在溫水中(28-31° C) 進行水中運動也有助緩解疼痛。 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運動中或運動後立即感到些微的疼痛是正常的。若是從事不熟悉的運動可能會因遲發性肌肉痠痛,在運動後48– 72 小時感到不適,但經過慢慢訓練後則會愈來愈好。不過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急性發炎期有明顯腫脹疼痛時,應避免劇烈運動,此時應做緩慢的膝關節伸展,配合輕度的活動,來維持原有的功能並避免僵硬。 ◎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注射治療 針對退化性關節炎可以使用注射治療。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以有效增加潤滑、減少發炎、保護軟骨、緩衝碰撞,而且愈早期施打效果愈好。 除此之外也可搭配「增生療法」,藉由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高濃度葡萄糖水、羊膜等,施打在損傷處,可以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緩解疼痛及增進功能。由於膝關節疼痛的來源常常不只來自關節內軟骨退化,同時也來自週邊肌腱或韌帶等的受傷,因此增生注射治療除了可以在關節內注射藥物,也可針對關節外受傷的組織進行治療。 如果有急性的關節發炎導致膝部嚴重腫脹時,則可以抽取關節液,必要時,進行膝關節類固醇注射,並搭配復健治療可達到減少疼痛及緩解發炎的效果。 ◎膝退化性關節炎的護膝及鞋墊使用, 矯正生物力學 而穿戴軟式護膝也有助於緩解疼痛及不適,不過如果已經有下肢關節生物力學的形變造成壓迫或損傷時,則可使用退化性關節炎護膝(Unloading

自從新冠肺炎造成全世界大流行後,人類的生活方式受到非常劇烈的衝擊與影響,特別是銀髮族群。高齡長輩一旦罹患了新冠肺炎,死亡率遠較其他族群高出許多,這也使得許多平常元氣滿滿的銀髮族群們,終日為此憂心忡忡。每天打開社群網站的群組,上面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消息,到底哪一些才是真的呢? 相信不少長輩們有著很多的疑惑與不安。 銀髮族群們該如何面對新冠病毒,居家與生活當中又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項呢? 東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同時身兼東京大學附屬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的飯島勝矢教授與團隊們,特別編纂了這一本手冊。自己身為復健科和老年醫學科的專科醫師,又曾經在日本前兩波大流行之際在東京進修及生活。所以趁這個機會整理相關資料及分享經驗給各位,期盼長輩們能夠從中得到正確的觀念,收穫滿滿。   基礎知識(1) 老年衰弱症(Frailty) 從2020年初,新冠病毒大爆發後,已經過了2年多。不論是醫護人員,甚至是一般大眾,大家漸漸對這個病毒有了更多的認識。疫苗的問世,與抗病毒藥物的發明,已經使得我們不再對於新冠病毒那麼懼怕。「與病毒共存」更是未來世界各國將採取的因應策略。雖然,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例如待在家中,儘量不外出,也是避免受到感染的方法之一。但對長輩們而言,整天待在家中,身體沒獲得充分地活動與舒展,反而在不知不覺中造成身心機能退步,形成了高齡衰弱症候群,後續的惡性循環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與介入的話,日常生活能力將逐漸喪失,最後甚至需要他人照護的結果。 長輩們在長時間的居家隔離生活中,有出現下列的情形嗎? 1. 覺得走不太動,不想走路 2. 覺得掃除,整理家務還有一些日常生活的事項很麻煩,甚至力不從心 3. 三餐還有飲食不規律,胃口下降 4. 容易健忘,記憶力減退 5. 和其他人的接觸,互動機會減少 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那就表示可能出現了老年衰弱症。就必須及早介入,防止這些現象進一步惡化。   基礎知識(2) 健康長壽的三項要件:運動、營養、社會聯繫 根據研究,長輩們只要臥床1星期,將會流失20%以上的肌肉量,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下面列舉的4點,對於在防疫時期,維持銀髮族群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1. 攝取優良適當的蛋白質。飲食均衡對於提升免疫力非常重要 2.

洪爺爺中風後一直努力復健,原本幾乎動彈不得的右手終於開始有些動作,家人跟醫療團隊都很開心。然而這幾天洪爺爺做復健顯得意興闌珊,因為失語症的關係,洪爺爺似乎想表達什麼又無法清楚說出。復健科醫師發現,洪爺爺肩膀一活動就露出不舒服的表情,檢查後發現洪爺爺的肩部肌腱發炎,經過治療,洪爺爺終於恢復精神繼續復健,期待右手可以活動自如的那天來臨。   為什麼中風後會肩膀痛?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是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狀況。據統計,每10位中風病人,就有1到2位受肩膀疼痛困擾,最常見於亞急性(中風後1 ~ 6個月)及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的中風病人。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好發於年長者、本身有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等狀況、中風後有感覺或活動功能障礙,以及張力痙攣(spasticity)的病人。肩膀疼痛對一般人已非小事,對中風病人來說,更可能造成憂鬱、疲憊、睡眠障礙等情形,並影響復健成效,不可不慎。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可分為三大類: • 肌肉骨骼相關:中風後的上肢力量不足,可能使肩關節不穩定,造成肩關節脫位(subluxation),傷及肩部關節及肌腱等軟組織,常見疾患包括沾黏性肩關節炎、肱二頭肌肌腱炎及旋轉肌腱炎等,肌肉骨骼相關的肩膀疼痛通常會被動作誘發,例如將手舉高就覺得疼痛。 • 中樞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原因是支配肢體感覺的神經傳導出狀況,很多病人是傷及腦幹、丘腦或頂葉等構造。疼痛的特徵類似神經性疼痛,疼痛會突然、短暫、劇烈,甚至會有燒灼或刺痛感。 這個疼痛與動作無關,不動都會痛! • 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上肢從肩膀到手都可能會有疼痛或水腫,通常找不到明確病灶,目前認為跟中樞及周邊神經、交感神經及局部發炎都可能有關係, 尤其容易發生在初期無力又缺乏被動關節活動。特色是痛覺過度敏感,例如輕碰就覺得極度疼痛,

鏡像手(MirrorHand),是從神經科學理論出發所發明的上肢外骨骼機器人,國內各大醫院已經多有引進,雖然常常用英文名字稱呼它,在其他國家也開始可以看的到,但其實這是台灣復健醫學工程的結晶,筆者正是鏡像手的開發醫師。復健科醫師和團隊們觀察無數個中風病人的恢復,發現大多數的病人,上肢都恢復得比下肢慢,很多病人都已經從不能走練到能走了,但手的動作還是比較少,這讓我們萌生了開發鏡像手的想法,為的就是要給病人一個手功能恢復機會。 中風了,家人心急如焚,都希望可以在復健的黃金期給病人最好的治療,在鏡像手入列成為治療選項之後,我們就更需要知道,你的家人是否合適於鏡像手? 是否你的家人能讓鏡像手機器人復健發揮療效? 鏡像手(MirrorHand),是由一個穿戴在中風患側手的外骨骼機器人以及穿戴在健側手的感應手套所組成。當健側手動作時,中風的患側手在機器人的帶動下,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稱之為雙側治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要先了解一下鏡像手設計的精妙。這一切要從中風後的大腦功能失衡開始說起。中風後,中風側的大腦功能低下,而健康側之大腦功能正常,在這種情況下,健康側的大腦竟然會去抑制中風側的大腦功能,讓中風側大腦處於更低下的狀態而無法恢復活性,如此惡性循環,導致肢體的功能恢復甚為緩慢。幸運的是,神經科學已經證實,當我們兩側手同時做一樣的動作時,又稱為雙側治療(bimanual therapy),則可減少這種健康側對中風側的腦功能抑制,從而喚醒大腦,進而增加大腦的可塑性。使用鏡像手復健時,當健側手開始動作,另一側則會經由外骨骼機器人的帶動,讓中風的患側手也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輕輕鬆鬆的做到了雙側治療。 中風後,健康側的半腦仰制了中風側的半腦,鏡像手(MirrorHand)實現了雙側治療,其目的即在減緩抑制,從而增進復健之療效。   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抓取物品,每一個物品都不同的形狀,因此我們有了千變萬化的手型,來有效的接觸、控制、並感受物體的表面材質、重力和溫度等等。使用鏡像手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是讓中風病人的患側手可以藉由設備的輔助來作動,因為不會動的手可以動了,所以原本難以接受訓練的患側手竟能接受豐富的復健訓練,不論病人的手指有多沒有力氣,就算是完全無法主動動作的中風手,也可以經由機器人帶動每一根手指頭來獨立的動作,讓抓握變成可能,例如訓練用患側手從桌子拿杯子放到櫃子上。如此,讓不能抓握的病人能夠執行抓握,給病人的不只是一份感動,也不只是給他恢復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接受更多複雜的任務導向復健訓練,讓病人與真實的物體互動,豐富的觸覺以及運動經驗,輔以視知覺、注意力及手眼協調的參與,給病人前所未有的復健體驗。臨床研究顯示鏡像手對病人的手功能的恢復有很大的助益,能讓大腦重建上肢的運動控制,這也是我們開始應用鏡像手之後,覺得最值得的。 鏡像手開發之初,就要求能做到每一根手指都能獨立動作,要讓病人能在鏡像手的協助下,抓取物品。 病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我是不是合適接受鏡像手治療,在鏡像手復健的臨床經驗中,的確有些病人的特質,特別合適於接受此治療,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合適於接受鏡像手治療,請你依下方的”鏡像手合適度自評表”作答,如你的總分為6到8分,則為非常合適,5分為可能合適,0到4分應不合適,並請你與主治醫師和治療師做討論,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療法。 中風之後要及早開始做復健,把握功能恢復的契機,鏡像手輔助訓練亦是如此,所以我們建議中風的病人及早依病情之特性,安排合適之治療。台灣的醫療體系相當完善,也請記得要與你的復健團隊多配合,把握功能恢復的良機。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部長,裴育晟 醫學博士、臨床教授醫師)

復健科門診當中,常常看到許多患者在骨折開刀完之後,常常自己覺得骨頭已經固定,之後長好就沒事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才發現日常生活或是走路步行的功能為什麼一直沒能夠完全恢復?才來復健科就診。 骨折開刀真的自己就會好嗎?骨頭癒合之後就沒事了嗎?術後的復健有需要嗎? 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以此為例:許多稍年長的婦女,不小心跌倒撐地,常常會引起手腕、即橈骨遠端的骨折,稱為Colle's fracture(圖一) (圖一) 這是非常常見的上肢骨折。 無論是開刀進去, 裝內側固定鐵板, 或者是打石膏固定。 病人都要經歷一段手腕無法自然活動的時間,大約一到兩個月。 病人很聽話不敢自己亂動,大概兩星期後常常就看到整個手背到手指腫起來, 原來並沒有影響到的手指也無法正常彎曲伸直,甚至明顯的疼痛開始出現在指節。

腰痛是現代人經常會遇到的骨骼肌肉問題 不管是現代人的工作型態,或是因為日常活動對腰部造成的不當受力,都有可能導致背肌拉傷、腰椎神經壓迫而引發腰痛。針對腰痛的處理,不管是網路文章、隔壁的親朋好友或是網路上的健康達人,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建議就是---去公園吊單槓,或是使用市面上常見的倒立機進行舒緩甚至治療。甚至在某些場域,也常常聽到有人說,不需要去做復健,只需要吊單槓、使用倒立機,腰痛就會自然痊癒。眞的是如此嗎? 能夠引發腰痛的結構有很多,不僅僅只有椎間盤凸出、神經壓迫、肌肉、骨骼出問題會產生腰痛,腎臟病變與腫瘤壓迫也能夠引發腰痛,而這些原因都需要專業的診斷。要先釐清腰痛的原因,才能夠確定適合的處置方式。如壓迫性骨折、急性扭拉傷,如果使用不恰當的舒緩方式,不但腰痛不會減輕,反而雪上加霜。牽引治療在臨床上可以應用在適當的腰痛病患,如椎間盤突出、腰椎退化…等,而是否真的公園裡的單槓以及家裡自備的倒立機,就可以取代這樣的治療方式呢? 相信這是不少人的疑問。 我們在復健門診經常會見到,病人因為腰痛去公園吊單槓,結果腰還沒有好,回診時就「加碼」說自己肩膀也開始痛了。吊單槓的時候,我們希望讓雙手固定在單槓上,利用地心引力與體重讓脊椎順勢向下牽引,但是,當我們全身或大部份的體重都依靠雙手支撐時,對於一個沒有訓練過上肢力量、甚至是長輩而言,這樣的動作可能會超出上肢及肩頸足以負擔的重量,因此不僅沒有達到牽引的效果,反而對肩峰鎖骨關節和肌腱造成莫大壓力,導致肩膀疼痛。所以對於無法承受單槓動作的人來說,吊單槓可能無法解決原本的問題,反而增加更多身體的疼痛。 對於有脊椎滑脫的病患,在做吊單槓動作時,腰椎前凸弧度增加,更是不利的牽引擺位。 與吊單槓相同,倒立機的原理也是利用地心引力與體重將脊椎做牽引,希望藉由這個方式減輕脊椎壓力,或是對脊椎旁邊的肌肉進行伸展。但是,在使用倒立機前,也需要針對自身情況進行評估,例如眼壓過高的民眾或者是有腦血管相關風險、疾病的民眾使用倒立機,在還沒獲得倒立機帶來的好處之前,就已經先增加了自己疾病加劇的風險。 相較於吊單槓、倒立機,腰椎牽引則是有臨床的實證。 可以在控制條件下,逐步增加牽引的重量,同時必須適度掌控牽引的時間與頻率, 臨床的牽引治療,一般需要兩個月左右的療程。從初期下背肌肉適當的延展放鬆,到深層針對特定脊椎神經孔的開展,甚至針對不同的損傷部位,調整適當的脊椎擺位角度, 漸進式的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些不管是吊單槓、倒立機卻都做不到! 除了被動式的治療處理( 電療、腰椎牽引的治療…),對於長期腰痛以及急性症狀改善後的病患,也應加強運動訓練,積極改善核心肌群的能力,並且注重日常生活的姿勢問題,才能真正解決腰痛問題, 從此告別腰酸背痛 ,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復健專科/運動醫學專科 醫師江研壹)

病情穩定後,有相當高的比例會留下後遺症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台灣從去年5月,確診人數急速上升,雖然後來經過有效地「清零」控制,但仍然抵不過新型Omicron病毒的肆虐,去年12月起,疫情再起。染疫的人數也急速地上升到達近2萬人。不論是原始的病毒或是變種的病毒,都造成染疫病人痛苦的記憶,即使經過危險期,病情穩定後,仍然有相當高的比例會留下後遺症。依照Scientific Report的報告,約莫有四成比率的病人會有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神經、精神症狀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多會維持四到五個月之久,造成的運動功能障礙、生活品質下降、減少工作產能都是政府與病人不可忽略的深遠影響。即使是最近大家認為症狀較輕的Omicron病毒感染,依據英國ZOE公司的統計,仍舊會有約24%的病人會存留腦霧(brain fog)現象,深深地傷害染疫後病人的認知能力,進而影響長期的工作能力。 誰可以改善我失去的功能? 存有功能障礙的病人,依照過去的文獻,只要能夠盡快地接受復健治療,功能的恢復都相當良好。依照台北醫學大學復健科林昀毅醫師的臨床經驗,病人在確診解隔離之後,能夠在三周內恢復到接近正常的功能比例相當高,早期復健的介入可以避免存留運動、心肺、心理、認知、吞嚥等功能障礙。   我如何自評需要復健治療? 但是新冠肺炎解隔離後的病人,如何知道自己有上述的功能障礙?需要接受復健的治療?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理事長周偉倪教授提出簡易篩檢量表,可以讓病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評估各項功能障礙程度,再決定是否需要到醫院接受復健治療。 上述的各項功能自我評估量表,如果達到中度或嚴重功能障礙,都應該要盡快到各醫院復健科門診或復健科診所就診,接受進一步評估。如果有需要,應該盡快接受相關的復健治療。   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 近年來復健科已經朝向急重症病人復健方向發展,所有的實證醫學資料都顯示,只要能夠確認治療執行安全無虞,越早開始的復健治療對於病人長期的助益非常顯著,不但可以提升病人的各項功能,減少未來長期醫療的依賴需求,甚至可以提高生存率及身心健康,但是唯一要再次提醒的,應該要及早發現病人復健醫療上的需求,才能夠進一步讓需要的病人接受適當且相關的復健治療。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財團法人佳里奇美醫院院長、奇美醫療體系復健部總監、教育部定教授-周偉倪醫師)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教育部定助理教授-陳凱華醫師)

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性疾病。根據台灣的統計數字,65歲以上婦女有一半以上在X光可看出骨質疏鬆的變化;75歲以後就會上升到90%(如果X光可見到骨質疏鬆變化,代表骨質已經流失30%以上)。如果再往下看,65歲以上,有25%的人在X光可看到因骨質疏鬆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85歲以上的人比率更是高達50%。 骨質疏鬆症被喻為「隱性的殺手」,因為骨質的流失總是悄悄進行,除非發生骨折才會被發現。但一旦骨折,就會產生很多後遺症,甚至增加死亡率。 骨質疏鬆症好發在50歲以後的女性,所以進入輕熟女階段的人都要特別注意。如果有以下症狀更要特別小心,代表很可能已經有脊椎的壓迫性骨折。 ●長期駝背或脊椎側彎 ●身高愈來愈矮 ●曾經跌倒而造成背痛 ●曾因打噴嚏或彎腰搬重物而造成背痛   至於脊椎的壓迫性骨折常見症狀如下: ●疼痛:主要發生在胸、腰椎交界處,比一般常見的下背痛位置高約5~10公分。若是因為受傷、跌倒導致的壓迫性骨折,那會是讓人只能躺在床上的劇痛,需臥床休息。 ●下肢麻木或無力:比較少見,這表示骨折導致神經被壓迫。 ●大小便失禁:很少見,若出現必須緊急開刀治療。 有很多人在發現脊椎壓迫性骨折後就接受手術治療,不管是灌骨水泥,或者用醫療級千斤頂支撐椎體,其目的就是減輕疼痛、重建脊椎穩定度、預防再度發生。即使是非手術的保守治療,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可能要承受較長期的疼痛。曾經有研究發現,不管有沒有開刀,脊椎壓迫性骨折在受傷10年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傷癒初期先避免3類運動 不動反讓骨質、肌肉流失快》 有脊椎壓迫性骨折的人能運動嗎?當然要運動!很多人因為脊椎壓迫性骨折之後就不敢運動,甚至有的醫師可能會警告患者不可以再運動,以免因為跌倒而又再度骨折。所以這些人在骨折後完全不敢運動,只能吃鈣片、打鈣針和穿背架,但這樣反而會收到反效果。 我在臨床看到很多病患,因為壓迫性骨折臥床休養了1個多月,結果因為臥床而導致全身肌肉萎縮、心肺功能下降、也讓骨質流失更多。即使後來開始復健,也因為過度倚賴背架,導致核心肌群愈來愈無力。後來雖然骨折的部位不痛了,但從此姿勢變調、走路步態變調、下背部筋膜緊繃和韌帶發炎,反而衍生更多的疼痛問題。 脊椎壓迫性骨折後的運動要非常小心,在傷癒初期(約半年)有些運動要先避免: ●激烈、衝撞性運動:如籃球、網球。 ●長期彎腰的運動:如騎公路車。 ●過度彎腰和旋轉的運動:如某些瑜伽動作、有氧運動。   《傷後運動需打掉重練 重訓先經醫師評估、有專家指導》 至於重量訓練並無不可,正確的重量訓練可鍛鍊核心肌群,甚至增加脊椎骨質,就怕姿勢錯誤或訓練過量,一不小心脊椎可能再度受傷。強烈建議患者從事重量訓練前要經過醫師評估,而且一開始一定要有專業教練在旁一對一指導。請記住,受傷後的脊椎已經不是原來的脊椎了,傷前的課表已不適用在傷後的訓練,務必打掉重練、循序漸進。 適合壓迫性骨折傷後從事的運動如下: ●全身性的運動:例如走路、游泳、爬山、慢跑、健康操。 ●復健性的運動: 1. 伸展運動:這是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最安全的運動,而且可以紓緩因為駝背產生的緊繃疼痛。伸展的部位著重在背部肌群,包含胸椎和腰椎,伸展時一定要配合呼吸,吸氣是準備動作,呼氣時做拉伸。 2. 肌力訓練:針對核心肌群、上肢、下肢作肌力強化。如前所述,要循序漸進,最好有專家指導。 3. 姿勢矯正:絕大部分骨質疏鬆的人姿勢都不良,有了壓迫性骨折後會更惡化。矯正重點要針對駝背、骨盆傾斜、脊椎側彎和烏龜頸做調整。 ●平衡和身體反應訓練:此訓練主要目的是避免跌倒。可做單腳和雙腳的站立平衡訓練,訓練時可用閉眼或身體重心位移來增加難度。做此運動時最好靠牆或在桌邊,重心不穩時可扶牆或桌子避免跌倒。  脊椎壓迫性骨折並不少見,不管開不開刀,最後都需要做復健。最好的復健是運動,做對運動,護脊增肌保健康。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本文作者: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

「醫生,這個地方疼痛如果要打針,是不是打類固醇?」許多人以為只要是肌肉軟組織受傷需要注射治療,就一定是打類固醇,其實除了類固醇外,還有一項近年來被廣泛在臨床使用的注射藥劑,叫做「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軟組織受傷所導致的疼痛問題,其機轉與類固醇抑制消炎的效果大為不同,而是利用一些刺激物或生長因子,來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提升軟組織結構的穩定,進而緩解疼痛。目前較常使用的增生藥劑包括有高濃度的葡萄糖水、PRP、羊膜等,雖然同為增生藥劑,其機轉與效果卻大大不同。 50歲的太太長期受足底筋膜炎所導致的疼痛所苦,有時甚至影響到行走及工作,在藉由超音波導引注射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到足底筋膜炎處後,疼痛有顯著改善,再搭配復健治療後即有效遠離疼痛。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是利用高濃度的高滲透壓特性,引起局部組織的發炎反應,利用發炎反應來啟動軟組織的自體修復。而這樣的治療並非所有疼痛患者均適用,像是急性發炎、開放性傷口、急性感染、發燒等就不適合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是相當安全且副作用低的治療方式,但因是利用被動方式吸引生長物質聚集,其效果與PRP相比較為不顯著。 30歲的先生長時間工作在職場上衝刺,手肘逐漸開始感到疼痛及無力,原來是得了網球肘!儘管接受過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但仍感嚴重疼痛,在經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PRP注射至網球肘後(圖一),疼痛明顯緩解。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是先抽自體的血液,將血液中的生長因子離心純化後分離出來,然後再把這些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到受傷的部位,直接提供自我修復的原料。然而PRP的成效與自身因素有關,會因自體的血液狀況及增生物質的濃度而影響療效,所以像是年齡太大、有血液疾病、血小板數量低下、使用抗凝血劑、洗腎患者等族群,在PRP注射後的療效就有可能會較差。 (圖一)以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可以治療的部位? 增生療法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施打在受傷或退化的肌腱、韌帶、關節、軟骨等處可以有效減緩疼痛並促進身體功能,特別是在運動傷害、關節退化、足踝韌帶撕裂、肩部旋轉肌腱破裂、網球肘、下背痛、足底筋膜炎等都有不錯的療效。一般來說,ㄧ個療程約3-6次注射,注射後會間隔約3-5週的時間使其發揮修復效果,並依據個體差異治療情況做調整。   增生治療後我要注意什麼? 增生治療後,注射部位可能會有短暫腫脹疼痛約三天到一週左右的時間,並可能會伴隨瘀青的情況,此時應休息並可服用普拿疼或鳳梨酵素以緩解疼痛不適,但應盡量避免服用消炎藥物,以免減輕療效。疼痛趨緩之後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關節活動,待疼痛明顯緩解後即可回復正常活動,並搭配復健治療,可使增生療法的修復效果更佳。   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呢? 注射過後,建議在飲食上應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維他命,像是肉類、蛋類和新鮮的蔬菜水果等,並盡量避免攝取高油高脂、過多澱粉類或加工食品。適當的營養攝取更有助於組織修復。 增生療法雖然可以促進組織修復,不過更重要的是正確找出造成疼痛及受傷的根本原因,予以治療,像是矯正長期姿勢不良、不正確的運動動作、減少因工作或其他因素長時間過度使用,並配合復健及運動治療,才能有效治療病兆並緩解疼痛。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臺大醫院復健部-陳冠誠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