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每一年全世界都有超過一百萬人受這種骨折所苦。壓迫性骨折常造成顯著的脊椎疼痛、變形以及活動力下降,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因為胸廓結構的變化,影響肺部的呼吸、通氣功能以至於致死。 脊椎的壓迫性骨折通常以突然發作的下背痛表現,多數的個案不一定有外傷的病史,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個案連症狀都沒有,是在檢查其他疾患時意外發現壓迫性骨折。最常見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族群是脊椎骨質密度下降的高齡族群,特別是八十歲以上的長輩,多數已經流失了超過一半的脊椎骨密度,脊椎因而更脆弱更容易發生骨折。 脊椎保護著人體重要的神經器官脊髓,是控制四肢動作感覺的重要構造。脊椎俗稱龍骨,平常很多病人來到診間,都會擔心是不是龍骨「跑掉」或「歪掉」造成症狀,更別提脊椎骨折的狀況了,大部份患者第一個問題一定是「會不會癱瘓?」「要不要開刀?」 這個問題,可以從脊椎骨的構造來瞭解。其實壓迫性骨折,只是脊椎骨折的其中一種,另外還有爆裂性骨折、彎曲伸展性或稱安全帶骨折、還有移位性骨折。脊椎骨的構造,就好像一落一落的積木疊在一起,積木的主體稱為椎體,椎體和椎體一節一節堆疊,中間有稱為椎間盤的軟骨提供緩衝的作用。而椎體往後就是一圈骨性的結構稱作椎管,是脊髓通過的管路,再往後伸出脊椎骨的尾巴的是稱為棘突,指向身體的正後方,在較瘦的個案身上可以從表面摸到棘突的突起。 簡單來說,從身體的前方往後方,可以把脊椎分成三等分,壓迫性骨折指的是只有前三分之一脊椎骨受影響的狀況。而這種狀況,大部份的受傷脊椎是穩定的,也就是多數的情況都不需要立刻進行手術固定或灌入骨水泥,除非患者出現嚴重且難以緩解的疼痛、或是經醫師判斷脊椎有不穩定的傾向,才會與病家討論是否需要手術處理。 壓迫性骨折:僅影響到脊椎前三分之一的部份,屬於穩定性骨折 爆裂性骨折:損傷超過三分之一的脊椎,屬於不穩定性骨折,應考慮手術固定 一般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非手術治療,包括給予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或類嗎啡類止痛藥控制症狀、臥床休息、使用背架。背架雖然不如手術固定提供直接的穩定,仍可以透過改變脊椎的姿勢減少前側受損脊椎骨的壓力,達到減緩症狀、促進骨折修復的效果。 背架的處方視脊椎骨骨折的節位和種類而定,以較穩定的壓迫性骨折而言,將脊椎擺在伸展的位置,限制彎曲的動作可以減少脊椎前側受傷處的壓力。以脊椎壓迫性骨折最常見的胸腰椎處來說,最常使用Jewett或是CASH(Cruciform anterior spinal hyper-extension)型號的背架;Jewett的外觀像張大的嘴巴,上方的固定板貼在胸骨而下方的固定在骨盆上方,上下合力使脊椎保持伸展減壓;CASH背架則是十字型背架的簡寫,以十字狀的固定板在身體前側維持脊椎的伸展姿勢,減少脊椎前側的壓力。一般來說CASH背架比Jewett背架更輕巧且容易穿戴,適合活動量大的個案。 若是脊椎骨折的狀況,影響到超過三分之二的脊椎骨,例如爆裂性骨折、安全帶骨折或是移位性骨折,代表脊椎不穩,需考慮進行手術固定;這時背架的角色,就在於術後穿戴減少脊柱壓力,或是用於病患的身體狀況與日常生活活動需求屬於無法負荷手術的族群。這種不穩定脊椎骨折患者術後所使用的背架,常用的有騎士(Knight)型背架和騎士-泰勒(Knight-Taylor)型背架。 另外,Jewett或CASH這種伸展脊柱型背架,也很適合用於已出現多節段脊椎壓迫性骨折,導致外觀駝背的個案,可以穩定脊椎、減少壓力。 Jewett式背架,可用於固定胸腰椎壓迫性骨折之脊柱,減少脊柱壓力 CASH十字型背架,可用於固定胸腰椎壓迫性骨折之脊柱,較Jewett型更輕巧 騎士(Knight)型背架,用於固定不穩定型脊椎骨折 騎士-泰勒(Knight-Taylor)型背架,用於固定不穩定型脊椎骨折 脊椎壓迫性骨折,最常發生在下段胸椎與上段腰椎,而以上四種背架,可以固定第十節胸椎至第二節腰椎的節位,部份特殊的背架甚至可以延伸固定至第八節胸椎。在此範圍之外的脊椎骨折,較少屬於單純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多是外傷造成,也有相對應的頸胸椎背架或腰薦椎背架可供使用。 背架的選擇除了醫師的專業建議外,首重患者的舒適性,因為穿得住的背架,才能夠發揮它的功能,穿不住的背架再好沒有用。所以在挑選背架時,最好讓患者試穿看看,各種日常生活的姿勢動作是否可以適應,並與醫師討論可能的調整方式。 處理完背架的使用,回到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部份。排除掉外傷、感染、腫瘤等較為惡性也較罕見的狀況,大部份的脊椎壓迫性骨折與骨質疏鬆有很高的關聯性,因此診斷並治療骨質疏鬆,是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骨質密度的標準量測需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脊椎、髖關節或手臂前三分之一的骨質密度。在已經有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情況下,儀器有可能錯估脊椎的骨密度,測量髖關節的骨密度可能是比較準確的選擇。 在測得骨質密度後,依照其數值、患者的年齡與其他相關病史,就可以計算患者是否應該服用骨質疏鬆藥物並釐清可否申請健保給付,再與醫師討論相關藥物的使用。另外,維生素D和鈣質的補充、運動的介入也是提升骨質密度、減少日後再發生骨折機率的重要治療。 《小心骨鬆性骨折!掌握5大運動原則,避免質疏鬆症》 總而言之,脊椎壓迫性骨折不一定有很嚴重的症狀,但反應了身體的骨質流失與其他相關的健康狀況需要與專業的醫師討論釐清,經醫師診斷穩定的脊椎骨折可以使用非手術的方式處理,在常見發生壓迫性骨折的胸腰節位有多種背架可提供外部固定,減少受傷脊椎的壓力,並且同時檢查是否有骨質流失的情形,使用適當的藥物與運動介入、營養補充,可以安全有效的保護脊椎的健康。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許哲維醫師 龜山康澤復健科診所院長)

來自全台各地的神經復健醫學專家所組成的台灣代表團,在陳適卿理事長的帶領下,包含四位講者及兩位座長,於2023年3月25日至26日在韓國首爾,代表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及台灣復健醫學會參與韓日台神經復健醫學會年會,並發表演講,與國外專家學者分享台灣在關於輔助機器人、大數據資料庫分析、非侵入式腦部刺激以及急性後期照護等神經復健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及發展,獲得在場所有與會人員的高度讚賞。幾位講者與座長,與各國之代表多有互動,交換學術經驗,並建立國際合作關係,成果斐然。下一次之台日韓神經復健醫學會將於2024年3月2日至3日在日本佐賀舉行,屆時歡迎更多台灣同好參加,共襄盛舉。 以下為四位台灣代表團講者之主題: 大會主題:Assistive Robot in Neurorehabilitation(神經復健之機器人輔助) 講題: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exoskeleton

在所有人類的活動當中,行走可說是用於維持現有體能狀態的條件中,最基礎的必要條件。許多年長者,一生沒有運動習慣,但只要能夠走路,總還是多少有機會搆上「健康」兩字的邊,在耄耋年歲仍維持身體功能無恙;反之喪失行走能力之人,若非用其他方式強加鍛鍊,幾乎無可避免一定會受肌肉流失(肌少症)、心肺功能衰退的困擾,以致健康每況愈下,長遠下來甚至危及性命,足見行走的重要性,是年長者續命的關鍵之一。 行走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常佔有相當的比重,但若僅把行走視為「要完成某件事情」過程中的一個必需環節,那多半行走的優點,僅只於「維持現有體能」的消極利益。反之,若能善用行走,將其擴增到涵蓋全身的肌力和耐力訓練,那便可以創造更多的積極利益,走路也就不僅止於走路這麼簡單了。在這個概念下,北歐式健走遂應運而生。 北歐式健走,是雙手握著特製的手杖,在行走時給予全身額外的推進力,其靈感源於滑雪時雙手持滑雪杖推進全身前行。這樣的行走方式,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許多人的運動方式,手是手,腿是腿,肌力是肌力,耐力是耐力,運動模式常著重於訓練單一部位或單一功能,如此花下大量時間與精力,得到的好處卻侷限於數種特定運動所帶來的個別單一效益。反之,有別於一般走路使用下半身肌肉為主,北歐式健走加入大量使用上半身提供肌力幫助行走,讓走路從半身運動,變成全身運動,當全身的大肌肉群大部分皆能在行走時啟動,且由於健走一般是以長時間運動為主,所以無論是肌力、耐力、還是熱量燃燒,皆可得到更好的運動效果,甚至改善三高之類代謝症候群。許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會有膝蓋退化問題。膝蓋的退化,會讓以前能走長距離的能耐退步,變成一定的行走量即可能引起膝蓋不適,如此在行走的過程中,好處未到,疼痛先至,長久以往,行走量不比從前,對健康會有明顯的不良影響。人是兩隻腳走路的動物,北歐式健走杖,可以讓行走從兩隻腳,變成等同四隻腳,如此便可大幅減少下肢的平均受力,顯著減少對關節的負擔,而延長行走時間。常言道,「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當活動受到病症限制時,這時優先考慮的,不是減少活動,而是適當地使用輔具,讓患者於無痛的前提下儘可能保持以往的活動。膝蓋有問題,甚至下肢其他部位(如髖、踝)有問題的患者,北歐式健走杖便可藉由轉移部份加諸於下肢的壓力,來減少甚至消除行走時的疼痛,是一個用來幫助維持行走功能的良好輔具。 北歐式健走杖,外型與登山杖相似,但在一些細節與使用概念上,兩者有所區別: 材質不同:登山杖用於輔助登山,訴求是穩定與耐用;健走杖用於輔助健走,訴求是輕盈與韌性。附加配件:登山杖一般只有一個細腕帶,讓使用者於攀爬時,方便手杖懸吊手腕上不至遺失;健走杖則配有一個帶拇指環的手套,讓使用者行走推進時可以鬆開手掌,更多使用手臂發力,鍛鍊大肌肉群。可否調整:登山杖為因應不同地形,需要能調整長度,故有伸縮功能;健走杖一般用於平地,就算路面不平,也不會如山路般有大幅度高低落差,故為一體成形,如此可消除手杖伸縮處可能產生的振動,從而減少對上肢關節的負擔。使用數量:登山杖無論單支或一對,皆對登山活動有助益,即便一般建議使用一對(因能提供更好的支撐力),但沒有「必需如此」的常規;健走杖則需是成對使用,因為大凡有行走能力的生物,無論腳有幾隻,皆一定是偶數,所以「健走杖數量+用於行走的肢體數量」,也必需是偶數。若僅用單支健走杖,則會造成重心較大幅度擺盪,雙側肢體用力不均,長時間如此行走,比起不用健走杖的單純行走,反而更容易產生運動傷害。 至於兩種手杖之間能否互通,一般並沒有硬性規定不行,端看使用者的喜好、習慣、及是否適當調整至符合用途。 現代人生活忙碌,做事講究高效率,想要一種運動同時達到訓練全身的肌耐力,善用北歐式健走,不啻是個高CP值的好選擇。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邱之擎醫師 臻心復健科診所 )

畢業50年的同學會聚餐,剛好有三位長者推著助行器前來,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起各式助行器。 王伯伯跟朱阿姨說:「哇! 你的助步車有輪子和椅子,看起來氣派又舒服,像賓士一樣,還有貼反光條和夜間閃爍行走警示燈,我也要去買一個來用!我的笨重又沒有輪子,要用手提起再放下,一步步往前,真不方便。」  旁邊的林阿姨趕忙勸阻「燈是可以裝一個比較安全,不過我看你走路搖搖晃晃的,用有輪子的怕不穩危險哦! 」 邱伯伯跟著附和「我上次換完髖關節也是用沒輪子的助行器,這樣比較穩啦!你要是想換別種的,先跟你的復健科醫師討論一下比較好,免得白花錢又危險。」 助行器種類繁多,大小不一,要怎麼挑選及使用比較好呢? 助行器的使用時機 相較於其他的助行輔具, 助行器能夠提供的支撐穩定度最高,對於平衡不佳,嚴重感覺異常,害怕跌倒或是需要大幅降低下肢的承重的人是一個好的選擇。如: 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個案, 較重度的巴金森氏症, 明顯失智或平衡控制不佳的長者…等。 但是相對而言, 助行器必須四足點都在同一個平面上

一位42歲男性,熱愛釣魚及運動,有一次從船上下船時,踩地瞬間不慎滑倒,屁股硬生生跌坐在地上,痛到難以站起,一移動就哀叫不已,送醫時發現是第4節腰椎壓迫性骨折,緊急送醫灌完骨水泥後,大部分症狀改善。然而一年後,他在PU跑道上跑步時突然「咚」的一聲,再度地滑倒造成第3節腰椎壓迫性骨折。幫他治療的醫師覺得事有蹊蹺,中年男性不該這麼輕易有壓迫性骨折,於是安排骨密度檢查,一看之下不得了,他的骨密度Z值下降至-2.5,於是將他轉診至新陳代謝科,經過詳細檢查和抽血檢驗後才發現是副甲狀腺出問題造成的骨質疏鬆,在經過適度營養素補充及用藥後,骨質密度才逐漸回升。 骨質疏鬆定義、檢查停看聽 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是一種因骨骼強度(包含骨密度和骨骼品質)減弱而導致個人骨折危險性增加的疾病。而次發性骨質疏鬆症(簡稱次發性骨鬆)是「特定原因」造成骨密度和骨骼品質改變,進而導致低創傷性骨折的疾病。 要診斷骨鬆,世界衛生組織唯一認可的骨密度診斷儀器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分成T值和Z值兩種數字(圖一)。T值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而Z值用來輔助診斷。當病人在非好發骨鬆的年齡被檢測出Z值下降(≤-2.0),或是有低創傷性骨折病史,都應考慮是否有次發性原因存在。 骨頭營養不能少,維他命D和鈣缺一不可 維生素D和鈣質是維持骨頭健康不可少的營養素,維生素D能增加鈣質的吸收。在2022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中建議,在缺乏日照及足夠飲食鈣的情況下,0-50歲國人至少每天攝取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50歲以上則提高至每天600 IU。到了65歲,其維生素D製造能力只剩下20-30歲者的1/5左右,對於維生素D的攝取不可不慎。從骨質疏鬆的觀點來看,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鈣質1200毫克和維生素D 800至1000 IU。 次發性骨質疏鬆的整合性治療:4「I」原則 次發性骨鬆的治療方針依循4大主軸: 1.調查(Investigate)和治療原因:次發性骨鬆的原因不勝枚舉,下列為範例。 (1)內分泌類 : 如糖尿病、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機能低下……等。 (2)藥物:如類固醇、某些抗癲癇藥……等。 (3)營養、腸胃道類:如維生素D缺乏、慢性肝病……等。 (4)其他:如長期不動(immobilization)、慢性腎病……等。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其他各種狀況會導致次發性骨鬆,因此診斷骨鬆的患者建議要做一般篩檢;停經前女性和小於50歲男性、沒有典型危險因子的較老患者,還有Z值≤−2的病患則需要更詳細的篩檢。若沒有及時檢出,發現時身體骨折可能已產生或是骨質明顯下降,因此篩檢的重要性不亞於治療。根據牛津大學《內分泌回顧》2022年的回顧文獻指出,在診斷出骨鬆的人當中,超過五成停經前女性、三成停經後女性,以及高達五至八成男性可能有次發性原因,這結論更顯示出篩檢的重要性。 次發性和原發性骨鬆治療上最大的差別在於必須找出次發性原因並除惡務盡(或穩定控制),不然骨質不易回復。例如要找出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原因,需檢驗副甲狀腺素、維生素D中間產物以及血鈣、磷、鎂,若判讀後確認維生素D缺乏為主因,補充維生素D就是關鍵——而這正是上述案例發生次發性骨鬆的主因;未滿40歲女性提前出現停經症候群及骨鬆,若診斷為早發性卵巢衰竭(性腺機能低下),雌激素治療的立即介入就是處置重要的一環。換句話說,次發性骨鬆更注重對症下藥。 2.開始(Initiate)骨鬆藥物治療:除了找出上述原因,還需共同使用骨鬆藥物。依機轉可分成抗骨質流失類、促骨質生成類,以及混合型三類藥物。不論任何藥物,治療至少一年,持續三年治療更理想,才能看見降低骨折的成效。 3.改善(Improve)生活型態:補充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適當運動、戒煙戒酒,和預防跌倒,減少危險因子才能降低骨折的機率。 運動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已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且進入慢性期的患者應以多元性運動做訓練,亦即阻力訓練及平衡訓練並進。研究指出,12週的阻力和平衡訓練不僅可改善肌力、促進平衡能力,更能降低跌倒風險。以下是運動示範: 動作1 橋式(臀肌、核心肌群) 1.首先平躺在瑜珈墊上,雙膝彎曲角度略小於90度,雙腳與肩同寬,核心微微收緊 2.抬起臀部,讓骨盆慢慢向上方挺起,抬至膝-大腿-腹部呈一直線,注意不要過度上抬讓膝-大腿-腹部變成圓弧形 3.抬至一直線時,感受臀肌及核心出力收緊,在此姿勢停留兩秒後臀部再回至起始位 4.重複此動作,一週三天,一天三組,一組12下 動作2 平衡墊訓練(身體平衡) 1.首先握住椅子,再站至平衡墊上,一腳大腳趾側邊靠攏至另一站立腳足弓旁 2.之後將手從椅子上放開,並在此姿勢上維持平衡 3.重複此動作,一週四天,一天做五組,兩腳分別在前做一次為1組,一次1分鐘 4.若要加強強度,可將一腳腳趾移至另一隻腳的腳跟後增加難度 5.做此訓練時,一定要有治療師或教練在旁以避免跌倒 示範:吳玫瑱教練 4.解讀(Interpret)治療反應:接受充分的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就要評估治療是否有效,再依據治療反應做出適當的調整。 骨質疏鬆症之所以稱為「無聲的殺手」就是因為骨折發生了才知道自己的骨質出問題,若存在次發性原因更是雪上加霜。正因如此,對該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在症狀影響生活前介入,才能有效阻斷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衝擊,活出「昂首挺立」的快活人生。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胡翔越醫師 永和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

小美是一位房屋仲介,這天她來到我的診間:「李醫師,我右手小指跟無名指三不五時都會麻,很不舒服,特別是晚上還會麻醒!請你幫我看看吧!」 「有沒有注意到做什麼動作會麻起來呢?例如轉脖子?或是做家事的時候呢?」 小美:「我想想…有哦!最近接某一位客戶的電話,比較龜毛的那種,都講很久的手機,講完後都會麻起來耶!」 我幫小美詳細做了神經及理學檢查,頸椎神經並沒有明顯的壓迫症狀,倒是發現手肘內側凹陷處敲擊會引發手麻,我也操作軟組織超音波,讓她看到了自己手肘處腫脹的尺神經。 「妳的問題是手肘處尺神經受到壓迫,也叫做肘隧道症候群,另外有個一般民眾熟悉的名稱叫做『手機肘』, 還好妳並沒有手無力和肌肉萎縮的情況,應該積極復健就可以改善。我們來討論一下治療的方案吧!」 除了講手機,「手機肘」也常見於職場中 長時間彎曲手肘講手機的朋友,偶爾會有小指、無名指麻痛的情形,往往是因為尺神經受到壓迫所導致,因為手肘長時間彎曲,會把手臂的尺神經過度拉伸,時間一長,容易造成尺神經壓迫與循環變差,進而導致小指、無名指、手掌前臂麻痛,也叫做肘隧道症候群,這種病好發於長時間手持講手機者,所以又叫做手機肘。尺神經壓迫久了還會導致手指肌肉萎縮、無力呢! 雖然藍芽耳機風行,直接用手持講手機的人變少了,但工作中需要搬抬重物(物流業、零售業)、常使用手腕(如水電、裝潢業),甚至趴著睡午覺壓久了,也都可能增加尺神經壓迫的風險,甚至晚上睡覺時壓迫久了還會麻醒呢! 什麼是手機肘?導致原因為何? 手機肘(尺神經症候群)是指尺神經在通過手肘處被壓迫,這會引起疼痛,刺痛,麻木或痠痛。臨床上常可見無名指一半與小指、前臂的範圍感覺麻木及刺痛,手指的笨拙感(如圖一粉紅色區域),以及人們常常發現半夜睡覺時、手肘過度彎曲、重複彎曲或工作後有更糟的刺痛感。然而,如果上述症狀合併手指無力變形(爪狀手)、小鱼際肌肉萎縮(如圖二),將是更大的警訊! 圖一、肘隧道症候群會有小指、內側無名指與內側手掌麻痛 圖二、肘隧道症候群會有小魚際肌萎縮與爪狀手症候 雖然尺神經症候群的原因很多,但通常是由於生活、運動或是工作上過度使用、彎曲或壓迫手肘,使尺神經受到過大的壓力與拉伸,進而導致神經腫脹和發炎,甚至阻礙血液流動。一般來說,尺神經壓迫的位置最多是在手肘內側的肘隧道,此外在三頭肌、肱骨内上髁或尺側屈腕肌也有可能是壓迫點。 小指跟無名指麻一定是手機肘嗎?有其他可能性嗎? 另一個常造成小指跟無名指麻的原因是「頸椎神經壓迫」,如果常有肩頸、脖子痠痛,甚至轉動脖子、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時會有觸電感麻痛到手部就會懷疑是頸椎的問題,有時候頸椎問題跟手機肘還會一起出現,造成雙重壓迫,讓手麻更加嚴重!一般如果要進一步鑑別診斷可以安排頸部X光與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 預防手機肘的方法 減少長時間的手肘彎曲,講手機每五分鐘可以換手一次,常講手機的朋友可以改用藍芽耳機。減少手肘的壓迫,趴睡時使用午睡枕,文書工作減少把手肘靠在桌上。多休息或使用護肘,將手肘活動度稍加管控,減少因反覆彎曲造成的尺神經壓迫。平時可以做五步驟尺神經滑動運動(圖三),改善尺神經的壓迫:首先將手向側面平伸(1),接著屈曲手肘(2)後,把手腕旋前,手指尖比向耳朵位置(3),接下來手腕背曲下,將手腕旋後,再將手腕背屈(4),手肘伸直(5),如圖所示每個動作停5秒,重複5次。 圖三、尺神經滑動運動 肘隧道症候群麻痛難耐 得靠多元治療+復健 初期保守治療包含上述肘部活動習慣的改善、伸展、適當休息,會痛醒的病人在睡覺時使用手肘副木固定(圖四),以減少疼痛發生,另外在藥物使用上,可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與維生素B群,若無效則可再考慮使用超音波導引局部類固醇注射止痛,新式治療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血小板濃縮液注射做神經解套術,或體外震波也都有不錯的療效。 圖四、肘隧道症候群副木 如果以上保守治療皆無效,尤其肌肉持續無力萎縮,經肌電圖檢查確認有明顯的進行性神經損傷,則可進一步考慮開刀接受肘隧道放鬆術(cubital tunnel release),術後搭配復健才能有良好的恢復。 (圖片提供:李炎諭醫師)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李炎諭醫師: 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 )

上午門診倒數最後第二個個案了, 診間的時鐘也指向下午 1點半! 一對夫妻推著84歲媽媽進到診間, 老人家只能斜坐在輪椅上。 「 過年前,媽媽大腿關節扭到之後就說會痛,不能站不能走。 拍了X光,醫師就說沒事呀! 但她還是不願意起來走。」 我估算了一下發生的時間,應該有兩個多星期了! 兒子還沒等我開口詢問病況,就嘰哩呱啦說了一串,

黃先生來看診, 主訴是最近經常跌倒 ;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雙側下肢萎縮;曾用過長腿支架,因為笨重就拋棄不用;多年以來,偶爾使用拐杖日子,也就這樣照過;評估之後很明顯是「後小兒麻痺症候群」, 建議他使用長腿支架以及輪椅代步。 他苦笑著說,其實這些建議他早就聽過 ,是想來問一下有沒有方法可以延長不要使用輪椅的時間 ;「你知道坐在輪椅上的高度,跟人講話交談,總是矮人一截的那種心裡感覺嗎?」 後來建議之下,利用全身水療訓練,增強他的體適能,他則接受使用低重量的長腿支架, 把輪椅的考量放到以後再討論。 小兒麻痺是一種病毒感染, 學名是「急性脊髓灰白質症」(poliomyelitis) 會產生肌肉無力或麻痺現象

快過年了,復健科門診中,因為家裡大掃除而引起腰痛的病人也開始增加。 「 我只是彎腰拿個箱子,就突然一陣刺痛,直不起腰來!我還不到40歲,怎麼會這樣呢?」劉小姐半彎著腰走進診間,臉部肌肉已經揪成一團,看起來真的很痛。詳細檢查之後,是急性的腰部肌肉拉傷,還好沒有傷及椎間軟骨,沒有神經性的壓迫症狀。 常聽到病人說,「我只是彎個腰拿箱子」、「只是拉個櫃子」、「只是刷洗一下浴缸」……,大部分的主婦覺得家事只是小事,怎麼可能會受傷?然而「魔鬼都藏在細節裡」,家事最容易引起下背、腰部肌肉拉傷,甚至腰椎椎間軟骨突出,導致坐骨神經痛。 彎腰做家事是常見的動作,例如拖地、洗菜、刷洗浴缸、鋪床、整理雜物、負重物等,尤其過年期間主婦們這樣的動作更多。如果平常腹部、腰部的肌力,包括骨盆、核心肌群肌力不足,腰椎關節的穩定度不夠(想像一個帳篷的繩子鬆垮沒拉緊,支撐帳篷的柱子當然會搖晃、不穩定),一個使力不當就容易引起椎間軟骨壓力增加。而背部肌肉為了保護脊椎,猛然收縮造成急性背肌拉傷、韌帶扭傷。如果直接造成椎間軟骨突出,常會合併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下列的小秘訣,可以防止急性腰部受傷:(物理治療師李宜蓉示範,左圖為正確動作、右圖為錯誤動作) 1.拿取低處物品時,採蹲姿膝蓋彎曲,取代直接彎腰。 2.善用輔助工具,如長柄拖把、好神拖、長柄取物夾,避免彎腰拖地、掃地。 3.拿高處物品時,要用凳子協助,避免墊腳尖取物,增加腰部受力。 4.盡量使用身體近端大肌肉,如肩膀、骨盆,穩定推重物,而不要用手臂使力去拉。 5.避免彎腰切菜、洗碗。站立時,大約在手肘彎曲90度以下的15公分處,是距離砧板、水槽較適當的位置。 6.盡量減少一次負重的重量。彎曲膝蓋,讓身體靠近物品,抬起時大腿使力、併臀肌用力站起,不要直接彎腰受力。 7.去大賣場買東西時,也不要直接彎腰放置或拿取推車裡面的物品。可以單腳站立,另一腳往後抬起,維持腰部平直。 千萬不要一股腦的,想要一整天不休息把事情做完! 適時的工作型態轉換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做一些協助腰部放鬆的伸展運動,更能夠提升休息的效益與品質。 ( 動作示範 : 物理治療師郭妍伶) 《圖一》抱膝及胸,拉到腰部有緊緊的感覺即可。 《圖二》大腿後側肌群延展。 膝蓋先彎曲,大腿與髖關節垂直九十度,膝蓋慢慢伸直到膝窩有緊的感覺即可。 《圖三》梨狀肌的延展。翹二郎腿的姿勢,一側腳踝放在對側膝蓋上方。雙手抱著大腿後側,手肘彎曲靠近身體,下方的那一隻腳,臀部會有緊繃感。 《 圖四》股四頭肌以及髖關節前側延展。一腳膝蓋往後彎曲,用同側的手固定腳背處, 膝蓋朝正下方,想像膝蓋「種入」地面,大腿及髖關節前側的延展可以更多。

年節期間忙於清潔打掃,務必謹記「一回筋骨伸,二回動作熟,三回休息體力留」的口訣: 進行打掃工作前,先做5分鐘暖身操,若關節處有舊傷者,可穿戴護肘或護腕等護具保護。不要一口氣把所有家事做完,盡量分多次清掃,並避免使用錯誤姿勢。每隔1個小時,讓筋骨休息5~10分鐘,避免拉、扭傷或肌腱炎。打掃後除了休息,也可做伸展運動,讓疲勞的肌肉得以放鬆。 以下為居家清潔常見的錯誤姿勢,及伸展動作示範,不讓痠痛找上身,喜迎新年! 洗刷鍋子 錯誤姿勢:手臂垂直重壓,壓迫肘、腕關節,容易引發網球肘或肩頸肌筋膜炎。 正確姿勢:保持手肘彎曲,手腕有彈性,輕鬆又有效率。 清潔地板 錯誤姿勢:單手、伸長手臂左右橫掃,過度使用手腕、手肘,容易造成媽媽手或網球肘。 正確姿勢:使用雙手,後方手推拉,拖把順勢前後移動,可減輕手腕、手肘負擔。 擦拭高處 錯誤姿勢:墊腳尖,手臂拚命伸直,容易造成肩頸拉傷。 正確姿勢:腳踩在穩固物體上,手臂不需持續高舉,肩頸較輕鬆。 端盤子 錯誤姿勢1:大拇指緊扣盤緣,僅使用手腕力量,媽媽手易上身。 錯誤姿勢2:雙手伸直,盤子離身體太遠,肩膀負擔大容易受傷。 正確姿勢:雙手手掌輕托,盤子距離身體較近,確保上肢不受傷。 伸展運動 以下動作均持續做10秒,左右各做15次 腕關節伸展:伸腕肌群 腕關節伸展:屈腕肌群 肘關節伸展:三頭肌 頸側肌群:斜方肌 (本文作者:林宗慶醫師 適健復健科診所 醫療副院長 亞東紀念醫院復健部 兼任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