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每個孩子的發育都各有進程,俗話說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這幾句俗話反應了一歲前兒童的幾個重要發展階段,主要描述粗細動作的進展,通常週歲時孩子就可以站穩、扶著傢俱走幾步了。 「醫生,他怎麼兩歲了還不會說話?」 看到孩子從蹣跚學步到放手,一天一天進步越來越穩,家長喜悅中也開始期望孩子講話也越來越好,若是不如預期,家長常常就會擔心是否有語言障礙的問題,而帶來就診。 其實粗細動作、語言認知與社會適應性,都是嬰幼兒發展的一部份。在一種、數種甚至全面的發展落後同齡的小朋友,都屬於發展遲緩的範疇。其中最常令家長擔憂帶來就醫的,以語言發展遲緩為最大宗。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通常會表現有語言溝通障礙的問題,指的是在使用口語表達或接收的過程中,出現語言產出困難、 無法跟隨指令 ,溝通困難的現象。這常是家長們最擔心的,也是復健科醫師要處理的~孩子聽不懂、不會說。 一般的兒童語言發展如下: 0-1個月的主要以反射性的哭聲、咳嗽、打嗝等類似鼻音或母音的早期發聲階段開始。2-3個月學習使用舌頭嘴巴發出咕咕聲、4-6個月會出現與聲音玩耍(Vocal play)的行為,發出具高低音或輕重音近似語音的聲音。大約在6-10個月時開始牙牙學語,發出一些簡單重複的音節,並且開始會使用手勢表達想法,例如點頭表示謝謝、揮手表示再見;到12-18個月,出現第一個有意義的表達性詞彙,開始能聽懂指令、叫出家人的稱謂及辨認身體的部位。1歲半到2歲時詞彙快速增加、開始使用句子,2歲到2歲半開始能使用完整的語句並使用代名詞,例如「我要…」,2歲半到3歲會使用更長的句子並問為什麼。 兒童的語言發展從開始出現第一個詞彙,持續到累積大約50個詞彙的階段,大約在1歲半到4歲之間。在這個時期,他們會快速地學習詞彙,建立詞彙系統,並發展出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若兒童的語言理解、表達能力不如預期,就可能有語言遲緩的情形。  語言發展遲緩的定義,指的是兒童口語溝通的通順度,未能達到其年齡應有的程度;若在2歲時,孩子仍無法累積到50個單字,或是無意願/無能力將單字組合成詞彙,就可能是語言發展遲緩。細節的語言表現,會因為個體的差異有不小的落差,家長或長輩較可以注意的是,孩子理解口語的程度、口語表達的意願與方式。關於語言遲緩,有幾個早期徵兆可注意,若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應盡早至醫療院所就診: 12個月大,不會使用手勢如手指物品或揮手、拜拜 18個月大,仍使用手勢表達多於口語表達 18個月大,但對於模仿發聲或理解指令有困難 2歲大仍沒有單字或片語、無法聽從指令 3歲仍沒有任何句子 語言發展遲緩的形成並沒有直接的致病原因,學習經驗的剝奪,成長過程缺乏好的互動,也可以導致原來應該正常的孩子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而有一些疾病,則確實會影響孩子語言發育的狀況,例如自閉症光譜、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的兒童,就常以語言發展遲緩的方式表現。 家長常常會覺得孩子是否有語言發展不佳的問題。但其實完整的語言發展評估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多方面的測試,評量孩子是否是真的語言發展遲緩。在復健科醫師的門診,會先初步篩檢孩子的整體發展及語言發展情況,使用一般對話與兒童交談,誘發孩子自發性說出口語,例如「你叫什麼名字?」「你今年幾歲?」,同時評估其有沒有溝通的意願,如自閉症光譜(ASD)的孩子缺乏社交意圖。 或有些孩子口語智能(Verbal IQ)不好, 但是非口語的操作智能(Non Verbal IQ)不錯, 可以排除有無智力缺陷,影響語言發展的問題。 經醫師門診評估,若確實有語言發展遲緩問題,而後再安排正式的評量,辨別孩子是單純語言方面的遲緩,或是包含其他動作、社會情緒適應等方面的全面遲緩。 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接受語言治療的語言發展遲緩兒童,比起未受治療者可獲得顯著改善成效。語言治療的介入,就像是教導孩子學習一門新的技能,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溝通上的錯誤或困難所在,再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或治療,並穩定這些習得的溝通技巧。 要幫助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完整的治療療程是必要的,且會需要一段時間,過去的研究建議,至少需每週1-2小時的治療,持續15週以上,較可看明顯的改善狀況。若是比較複雜的個案,則需要的時間更長,並且如果治療的頻率不夠密集,常常也會無法獲得成效。孩子越早開始接受治療、參與治療的動機越高、家庭支持越好,則語言遲緩治療的成效較佳,會有較好的預後。 家長及照顧者,在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治療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畢竟在院所接受復健的時間短,在家裡家人陪伴的時間長,好的照顧與環境塑造,可以幫助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更好的跟上發展學習的里程碑:在家裡,家長可以盡量增加與孩子的口語溝通,例如說孩子有需求的時候鼓勵他用說的而非使用手勢,更應該避免「猜」孩子想要什麼而在孩子表達之前就滿足他,反而養成孩子不開口的習慣;與孩子共讀故事書,也是非常好的活動,可以手指書本內的圖案,與孩子口語互動,鼓勵孩子表達,增加詞彙及語句的累積。

鋼琴成果發表會到了,小朋友彈鋼琴時直挺挺的坐姿及舞動的小手, 配上公主般的澎澎小禮服或紳士般的小領結,一下子就引起爸爸媽媽們瘋狂得拍照上傳。「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小朋友們為了上台表演或比賽,在家裡一定是練習很久了吧? 但您知道嗎?有研究指出一半以上因為練習傷害而需要醫療協助的音樂家為鋼琴演奏者。鋼琴家朗朗也曾經因為過度練習導致左手臂受傷, 而暫停演出長達一年多。因此除了贏在起跑點上,更重要的是不要傷在起跑點上。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及練琴習慣,鋼琴才能伴孩子長長久久。 因為練琴所導致的傷害, 通常來自於不正確的姿勢、過多重複性的動作以及過長時間的練習,此外也可能和手距較小有關。手部及手腕是最常發生傷害的地方,但手肘、肩膀、頸部及下背部其實也可能產生傷害。病症包括了各種上肢的肌腱炎、手指或手腕的關節受傷、肌肉痛、下背痛、腕隧道症候群(會導致手麻手痛)、神經壓迫,甚至還有局部肌張力障礙的發生。 據統計,有1%的職業音樂家發生了局部肌張力障礙 (focal dystonia),而且以鋼琴家居多,一旦發生,很多人無法再繼續職業生涯。誘發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說來和焦慮、完美主義傾向、過多重複性的動作、過長時間的練習有關。因此保持愉悅的心情、適當的休息、不要過分重複練習某幾個音節,也可以避免局部肌張力障礙的發生。 另外由於標準鋼琴 8 度琴鍵的寬度約 18.8 公分(6.5英吋),對於孩子及許多亞洲成年女性來說都是有些吃力及較易受傷的尺寸。因此,如果孩子的手真的比較小,除了要注意以下的彈琴姿勢之外,使用小尺寸鍵盤的鋼琴(DS5.5或DS6.0也就是8

現在強調哺育母乳,新手媽媽也都好願意,但是如何避免餵母乳時,引起的肩肘手甚至腰背疼痛的問題。 我的肩關節評估門診除了中高齡五十肩患者外,也常出現年輕的「新手媽媽」,特別是「哺餵母乳」的族群,常會因為肩頸手臂的僵硬及疼痛感,讓母乳哺餵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憑母愛硬咬牙撐過去。 肩部疼痛問題好發在新手媽媽身上的加成原因有五: 1.產後六個月鬆弛素持續作用,關節穩定度較一般人差 2.清洗新生兒衣物,大量重覆晾收衣物等高舉過頭的動作,肩胛骨周邊肌群疲乏 3.孕後及產後運動量下降,肱盂關節周邊肌力協調度差,造成肩部穩定度下降 4.新手媽媽抱嬰兒容易緊張,持續聳肩而不自知 以及最容易被忽略是 5.「姿勢與動作不良」所造成的肌骨失衡。 什麼!?坐著餵母奶,也是「低頭族」!? 人人都知道低頭族不好,但在餵母奶時,也常常不知不覺中,成為低頭一族,只不過看的不是手機,而是比手機好看幾萬倍的小寶貝。 新生兒平均兩個小時就要喝一次奶,吸吮能力又差,常常一吸就是四五十分鐘,計算下來,一整天五、六個小時處於「低頭」的的姿勢;當頸椎往前擺位時,頸、肩、背的壓力與正常狀況是耳垂、斜方肌稜線成一直線時(0度)相比,多了將近27公斤的承重,大幅增加頸部負擔,長此以往便會造成頸椎壓迫,嚴重時會連手臂、手指都產生麻木感。 (圖一)餵奶時易產生頭前位、圓肩姿勢 除了頸椎承受壓力增加以外,環抱嬰兒會讓胸大肌用力緊繃,若是加上斜方肌及菱狀肌無力,則會產生肩胛骨翹起、上背看起來往後突出的「圓肩」姿位。 當頭前位加上圓肩,會造成頸背部不平衡,久而久之,頸屈肌及「前鋸肌」、「下斜方肌」會因不常使用而失用型萎縮,而背部的「上斜方肌」、「提肩胛肌」及前胸的「胸大肌」、「胸鎖乳突肌」則持續處於緊繃狀態,稱之為「上交叉症候群」(圖二),順帶一提,這也是許多產後媽媽,認為自己體重跟產前一樣,但肚子怎麼都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因為那並不是胖,而是前後肌力不協調導致沒能站好。 (圖二)上交叉症候群圖示 新手媽媽長期動作不良,久了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 此外,媽媽們在處理嬰幼兒事務時,常會反覆舉手過肩動作(如晾曬衣物),以及緊張快速動作(如抱住扭動小孩),容易因為三角肌與棘上肌發力時間配合不佳,造成肱骨大凸隆撞擊肩峰,當肌肉運動協調性變差,易造成棘上肌肌腱炎,久了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 (圖三)肩鋒下空間 「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佔了肩膀疼痛的 44〜65%,是因為走在肩峰下空間(肱骨、肩峰、鎖骨及喙突圍住的空間,圖三)下的軟組織受擠壓而發炎。 「夾擠症候群」很容易與「五十肩」搞混,因為同樣具有「活動疼痛」及「角度受限」的臨床表現;在鑑別診斷時,醫師會將患者的的手略為抬起,若是疼痛範圍只落在60~120度與170~180度之間,則為夾擠症候群的「肱盂關節疼痛弧」典型表徵。 (圖四)肱盂關節疼痛弧 運動拉筋加科技,輕鬆育兒復健科有妙招 對新手媽媽而言,「親餵」是最甜蜜的負荷,也最難以取代的責任,親餵只有媽媽能夠提供,除了讓寶貝「規律作息」,讓媽媽不會無時無刻掛奶,並確認其喝到高脂肪的後奶,增加飽足感以降低頻繁餵奶,以及家人間互助外,復健科也有妙招能協助媽媽們身體舒適: 一、端正姿勢是王道,先止血再復活 因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首重調整姿勢,除了以「躺餵」取代「坐著餵」也能降低「低頭」及「圓肩」所帶來的肌肉疲勞,提醒自己「縮下巴」更是能校正頭前位的簡易良方: (圖五)縮下巴調整頭前位 二、適度放鬆不緊繃,有效放鬆不痠痛 新手媽媽通常「沒有時間」以及「沒有精力」照顧自己,可以運用復健醫學中的「聲、光、熱、電、力」等非侵入式的高科技儀器做協助,如其中「電療」是復健科常用的治療儀器,常見的有: 1.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止痛) 2.中頻干擾波IFC(深層止痛) 3.電刺激ES(防止肌肉萎縮) 4.功能性電刺激FES(動作訓練、防止肌肉萎縮) 另外尚可使用超音波做深層熱療,或是牽引治療放鬆肌肉群等,都是醫學證實能夠幫助媽媽改善症狀的治療方式;若是一時間抽不出時間到復健科,亦可居家利用道具放鬆緊繃的肌肉群(圖六、圖七): (圖六)使用瑜珈環上舉鬆肩 (圖七)使用瑜珈花生球平躺開背 三、增加肌肉,治標更要治本 除了端正姿勢、拉筋放鬆外,積極增加肌肉力量與質量,以提高身體的負荷強度,才是真正治本又治標的作法,忙著育兒出不了門的媽媽,可以居家肌力訓練(圖八、圖九): (圖八)使用彈力帶胸背訓練 (圖九)使用彈力帶背肌訓練 復健醫學協助母親,有心又有力 復健醫學著重在強化及恢復身體機能,以完成日常所需;透過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以及對於肌肉、骨骼、韌帶、神經系統掌握的專科訓練,替患者規劃最合宜的生活品質提升計劃,讓疲勞的幼兒照顧者以健康的功能創造最大的效能與價值,幫助患者達到其最佳化的親職目標。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輝馥復健專科診所 許嘉麟 醫師)

五歲的小希很早就會說話、叫爸爸媽媽,但是隨著小希的話越說越多,小希的爸媽發覺常常會聽不懂小希說的話,有時語速太快、有時語調很怪讓人聽不懂。小希的爸媽一開始不以為意,直到幼兒園老師說小希在學校不太喜歡跟小朋友互動,不知道是不是跟他說話狀況有關,小希爸媽於是決定帶小希到復健科評估。醫師評估過後跟小希爸媽說,小希應該是「迅吃」,而且可能合併有自閉特質。 什麼是「迅吃ㄐㄧˊ」? 迅吃(cluttering)是一種言語(speech)流暢度的障礙,特徵包括: ●說話速度有時太快、有時不規則 ●語句在不適當的地方停頓、停頓使用不佳 ●語句中有不當的重複、刪去或重複音節 ●言語不流暢以非口吃式的不流暢為主 (註: 迅吃與口吃的比較詳見下文) ●構音不精確 ●合併注意力及專注力問題 ●合併敘事及思考組織問題 ●對於自身言語問題覺察度相較口吃者較差 例如,「我等一下要去看電影」這句話可能會變成「我等一 (停頓)下要去要去電影」。儘管聽起來好像是正常的,但會讓人聽不懂要表達什麼。 相較於口吃,迅吃的孩子說話感覺像是清楚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然而若不處理,孩子可能不會意會到溝通不順的原因,不去修正的話可能影響社交互動及學習表現。 為什麼孩子會迅吃? 據統計,每100個學齡的孩子就有1個有迅吃。相較於口吃,迅吃被發現的時間一般較晚,平均要到8歲才被診斷治療,主要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社交及學業需求更高,問題才更明顯。此外,如果要求迅吃的孩子把語速降低並且留意,迅吃的狀況會暫時改善,然而也就因為會暫時改善,就更容易被忽略。 迅吃背後的明確生理機制尚未明朗,然而迅吃常會伴隨部分疾患,包括: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 ●學習障礙 ●聽覺處理障礙(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語言組織困難(Language organization difficulties) 迅吃跟口吃一樣嗎? 語言病理學認為口吃與迅吃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流暢度障礙,口吃的特色是語句會有許多非自主的打斷,例如重複音節、聲音拉長等,明顯感覺語句不流暢且有失去控制的感覺,因此也容易被發現。迅吃則是說話感覺像是清楚的,因此較易被忽略。然而研究發現,孩子常常會同時有口吃與迅吃,也因而增加診斷的難度。 如何知道孩子有沒有迅吃? 若孩子說話的語速忽快忽慢,加上說話時的停頓點不適當,容易讓人聽不懂,就需要評估孩子是否有迅吃。值得一提的是,迅吃的孩子常合併構音、注意力及專注力及敘事完整性等問題,及早處理方能避免孩子衍生後續的學習障礙。 擔心孩子有迅吃怎麼辦? 若擔心孩子有迅吃,建議儘早至復健科門診評估,一則評估孩子是否是真的迅吃或是口吃,更重要的是評估孩子是否除了迅吃之後,還合併其他疾患,例如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完成完整評估後,視孩子狀況安排後續的復健團隊療育訓練,才能讓孩子最快回到成長的軌道。 迅吃的治療方法 迅吃的治療方法相當多元,順序原則是先增進自我覺察,然後教導適當的語速技巧,再促進自我監控。其他技巧包括: ●透過觀察聆聽者的反應,增加對於溝通停頓的認知 ●強調多音節字詞 ●強化自我控制語速及清晰度 迅吃的治療需要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與家人朋友及學校的合作,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頻率及強度。 結語

良好的膝蓋能讓我們日常活動不受限制,然而一旦膝關節痛起來就會大幅影響行動,嚴重的話連上下床也會不適,活動範圍大受影響。直覺上使用護膝可以減少疼痛,可是市面上那麼多種護膝,哪一種護膝才是適合我的情況呢?如何運動才能減緩膝蓋疼痛呢? 膝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股骨(大腿骨)、脛骨及腓骨(小腿骨)及髕骨,周遭有許多韌帶來維持膝關節穩定性。 使用護膝目的是減少膝關節或是肌鍵承受的壓力、並使髕骨滑動在正確的軌跡上,額外的硬材質及彈性綁帶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來減少軟組織受力,或是利用壓迫肌鍵的方式來減少著骨點的受力。利用貼身且具有彈性的材質可以有效限制關節活動及受力來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各類型護膝都建議直接綁在皮膚上來避免滑動,如果為了避免流汗而包覆在褲子外圍,不論那一種護膝都容易滑動而失去應有的功用, 護膝種類 市面上的護膝產品眾多,要如何選擇合適我的膝蓋情況的呢?我們可以依照護膝的功能大致分成幾種 1.全包覆式無額外魔鬼氈類型:適用於日常生活保養或是膝蓋輕微痠痛的族群。一般常見的羊毛套或是現在流行的石墨烯就是屬於這類,這種無開孔式全服貼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暖及增加膝蓋血液循環,本身體積不大也不明顯,然而限制關節角度及增加穩定度的效果很少,有些會在兩側增加金屬條或固定帶來增加穩定性,但穿戴上就比較明顯。 2.開洞式護膝:適用於膝蓋退化、髕骨軟化症等膝蓋活動容易疼痛不穩定的族群,或是活動量大的運動族群。這類護膝在前方會開孔、周圍會增厚來穩定髕骨活動,兩側也會有固定帶或金屬條來增加穩定性。慢跑、爬山、球類運動等都建議選擇這種較有功能性的護膝,功能性越強、穩定性越好,同時體積及重量也會上升。 3.樞紐式護膝:適合開完刀後或是特殊族群使用。這類護膝在兩側會有關節樞紐,可以用來限制關節彎曲角度,在開完刀後,例如膝蓋半月板、十字韌帶、骨折、肌腱重建等,會需要暫時限制膝蓋彎曲或是伸直的角度,這類的護膝可以提供各種角度限制及穩定,體積也會較大。 4.髕骨固定帶:適合前側髕骨肌腱疼痛的族群。 病人的痛點是出現在髕骨正下方, 尤其重複跳躍容易加重症狀。這種綁在臏骨下緣的固定帶可以減少髕骨肌鍵於小腿附著點或臏骨的拉扯,利用加壓的方式改變力學來減少跳耀膝、脛骨粗隆骨垢炎(Osgood schlatter Disease)等疼痛,體積相當輕巧方便攜帶,適合長跑或反覆跳動的運動。 護膝常見問題 Q:我什麼時候該用護膝呢? A:如果走路距離短、或是長時間維持坐姿就沒有必要使用護膝。對於退化性疾病而言,穿戴護膝運動或走路可以增加活動時間,如果活動包含蹲下或屈膝( 如上下坡或是上下樓梯),護膝可以提供穩定性。 但是據研究報告,對於運動中(如打籃球)膝蓋扭力的傷害,一般護膝保護力極為有限。 Q:我應該在晚上用護膝嗎? A:一般而言晚上不需要使用護膝,若是術後病人或需要限制膝蓋角度的病人須依醫生指示穿戴護膝。 Q:一天應該穿護膝多久呢? A: 輔具使用,一般還是建議大約兩個鐘頭可以放開讓關節伸展舒緩。 尤其如果走了一大段路,坐下來的時候不妨試著把護膝放開。使用護膝可以讓活動時間增加,但也不宜整天持續固定壓迫。 使用護膝是利用外來支撐增加關節穩定及減少膝蓋壓力,肌力訓練也可以達到一樣的目的同時不用穿戴額外的東西,膝蓋的動作只有單純的彎曲與伸直,接下來介紹一些居家就能做的肌力訓練。 1.直膝運動:

「許醫師,我該怎麼辦?」一位抱著小女娃的新手媽媽,因為五十肩的關係,她已經好幾個月無法好好吃、好好睡。 2022年內政部統計「首次生產婦女之平均年齡」從民國64年的22.9歲已延至110年31.23歲,也就是說,現代女性晚生了近十歲才生第一胎,讓過往不會有交集的「生產」及「五十肩」這兩種身體狀況,於這個時空開始重疊,因為五十肩正是好發為年齡範圍在40至60歲之間,尤以女性為多。 年齡加上孕期本身會因應生產而分泌鬆弛素(Relaxin)讓軟組織鬆馳、變軟,造成關節支持度下降,造成肩部損傷機率增加,更容易引起五十肩。 肩膀痛就是五十肩嗎?五十肩到底是什麼?又有那些症狀? 五十肩在西醫正式的醫學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顧名思義是肩膀的「關節囊」「沾黏」的「炎症」。 (圖一)肩關囊 「關節囊」(圖一)民眾可能相當陌生,醫學上「囊」(capsule)是指「包起某個構造的袋狀組織」。肩關節是「肱骨頭」及「肩胛骨的凹窩」所構成,固定組織是以「肌肉」、「韌帶」(連接骨與骨)、「肌腱」(連結肌肉與骨頭)及「關節囊」組成(關節全部包在一起),因而可以做伸展、彎曲、內外旋、內收、外展動作不需擔心脫臼。 五十肩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續發性」五十肩有因果關係,如車禍;而「原發性」的五十肩則是病因不明,可能跟年歲漸長的身體代謝率降低有關,當關節內的代謝速度低於修補,便產生關節囊發炎、沾黏及攣縮,進而產生典型「角度受限」、「睡眠壓痛」以及「活動疼痛」三大症狀。 五十肩的「角度受限」容易跟其它肩部疾病混淆,因疼痛時會避開引起疼痛的動作,如「夾擠症候群」一樣都會有「手舉不起來」的「角度受限」的狀況,但透過復健專科醫師在診間理學檢查,就能夠輕易分遍是「痛到舉不高」還是「卡到舉不高」,而能對症下藥。 想治療五十肩怕傷害寶寶,復健科來協助,媽媽不需要犧牲自己苦苦忍痛 當肩痛發生,孕產婦請記得「保護寶寶」並不等於「犧牲媽媽」,可以至復健科,由專科醫師評估後,提供不影響胎兒或母乳的藥物以降低疼痛感、或是熱敷緩解肩部周邊肌肉緊繃,不需忍痛。 如復健科「經皮神經電刺激器」(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TENS)的電療儀為80~120Hz頻率,文獻指出對孕產婦的影響不大;此外,「熱敷」能讓周邊血循增加,亦有良好的心理回饋,都可以請醫師評估後使用。 除了儀器,「全關節角度伸展」能有效降低五十肩帶來的不適感,以下為居家簡易四招居家自我伸展運動: *運動請量力而為,若有嚴重疼痛不適,請即刻停止。 保守治療五十肩還沒好,侵入性治療直接處理關節囊 當「保守治療已一個月無明顯改善」、「疼痛影響睡眠,每週三次以上」時,民眾也不用過於氣餒,可考慮以「侵入性治療」做為進階治療的方式。 ●五十肩的治療核心為「去除沾黏」,方式有三「肩關節囊擴張術」、「關節鬆動術」以及「肩關節內視鏡」:「肩關節囊擴張術」是將液體直接注進關節囊中,為五十肩的專一特殊治療方式,利用的是「關節囊」的包裹特性,等於是24小時持續性將關節囊利用液體壓力和緩撐開,門診處置,為自費項目。 ●「關節鬆動術」由醫師直接拉動肩關節,將關節囊沾黏的部份以特殊手法拉開,通常過程會麻醉後一次徹底執行拉開沾黏,搭配術後麻醉藥物降低不適。需要住院、進開刀房,有健保給付。 ●「肩關節內視鏡」是在肩膀上開2到3個不到1公分的微型傷口,將內視鏡放肩關節內,以前端鉤狀的微創關節鏡器械將看到的沾黏去除。須住院、麻醉,恢復期長,適合五十肩第三期纖維化嚴重的患者。需要住院、進開刀房,有健保給付。 所有治療都需要搭配一至三個月的復健運動,增加肌力、提高關節活動度及校正本體覺。 復健科醫師為民眾肌骨的守護者 平均餘命逐年增長,國人的家庭育兒的生涯規劃也逐年後延,許多過去因年齡差距而無關的身體狀態將同時發生,如何平衡角色之間身、心、靈、社會的生活品質,成為民眾避免肌骨疼痛及身體失能的守護者以維持生命尊嚴,復健科醫師自當責無旁貸。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輝馥復健專科診所

腰痛是復健科門診中第一常見的症狀,根據統計,84%的成人在一生中都曾經有過下背痛的困擾。衛服部數據也顯示,2020年國人就醫次數前二十大疾病,椎間盤或背痛等背部疾患排名第八名,足足占了就診的2.11%。 腰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壓力和傷害的部位之一。長時間的坐姿和站立都可能導致腰部不適和疼痛。穿戴護腰可以減輕腰部的壓力和疼痛,並有助於預防腰椎受傷,然而長時間的依賴,又怕造成肌肉萎縮。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穿戴護腰的目的、作用原理、類型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護腰。 腰背痛成因為何? 綜觀構成腰椎的構造都有可能造成背痛與腰痛(例如:肌肉、脊椎、小面關節和骶髂關節、椎間盤和周邊神經血管結構),若這些構造受到刺激影響,每一個單獨或合併的構造損傷都會導致腰背痛,經常會合併心理、生理與社會影響因子(例如心理壓力、疼痛焦慮、失眠),而這些因子又會加重疼痛程度。 穿戴護腰的目的? 1.提供腰部支撐和穩定性: 腰椎有其正確的彎度,如果過度駝背或過度挺直、長期久坐或久站,腰部容易承受不當壓力,不僅會導致腰痛,還可能導致脊椎受傷,因此穿戴護腰可以有效地減輕這種壓力。 許多長者核心肌力不足,常利用護腰協助,減少正確姿勢的偏移。 甚至如果有脊椎滑脫、間歇性跛行,護腰也可以延長站立和走路的時間,改善長者功能。 2.降低彎腰負重的受傷風險: 許多從事負重或是勞力工作者,長時間要維持正確的姿勢非常困難,常會導致腰椎受到壓力而導致受傷。必要時穿戴護腰提供必要的支撐與身體反饋, 盡量保持正確的姿勢,減輕腰椎的負擔,從而降低損傷的風險。 3.術後或傷後保護:腰椎不當受傷或接受脊椎手術後,穿戴護腰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撐,保護受傷的腰部,避免再次傷害,從而加速功能復原的過程。 4.減緩急性腰痛: 許多人在急性腰痛時,想到的就是護腰。但近期研究顯示,護腰對於急性背部疼痛的緩解與預防的證據力仍然不足,止痛效果也比不上復健與藥物,所以對於急性腰痛,仍建議搭配復健與藥物治療。 護腰類型有哪些? 護腰的種類有很多種,以下是常見的護腰類型: 1.軟式護腰: .腰帶型護腰:最常見的護腰類型。由彈性材料組成,可以提供適度的腰部支撐,減少腰椎受力,保持正確的腰部姿勢。這類型護腰適合長時間坐著或站著的人, 以及需要彎腰負重的工作者,或是腰部拉傷急性疼痛的病人。 .運動型護腰:這種護腰是專門為運動員設計的,運動型護腰材質比腰帶型護腰更硬更扎實,大部分是硬皮革所構成(非彈性材質),它可以幫助運動員增加穩定性和支撐力,為了避免影響運動,運動型護腰寬度比較窄(僅有5-10公分,國際健力協會規定腰帶最寬不能超過10公分),例如比賽的舉重選手都會配戴運動型護腰以穩定腰椎。 一般人少使用。 腰帶型(左)與運動型護腰(右) 2.硬式護腰 這種護腰由醫療輔具專家設計,為醫療型護腰。通常由硬質金屬製成,可以更大幅度地限制腰部活動,提供更好的支撐力和穩定性,大多用於脊椎滑脫或腰椎手術患者的術後保護,這類型護腰隨受傷脊椎的位階不同而有差異,務必透過醫師處方。 選擇與穿戴護腰的注意事項 選擇和使用護腰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選擇和使用護腰的一些注意事項: 1.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腰: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護腰,上方有列出常見護腰的合適個案,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腰。最好還是透過醫師評估脊椎狀況及症狀,建議適當種類的護腰,以免白花錢。 2.注意護腰的尺寸:穿戴護腰時,尺寸非常重要,護腰必須舒適貼合身體,但也不能過緊或過鬆,有人會把護腰當成緊身衣來穿,但過緊的護腰可能會限制呼吸和血液循環,而過鬆的護腰則會失去支撐作用。 一般穿戴完成時,張開的手如果可以不鬆不緊的在腹前護腰內上下進出,多為正確的尺寸。另外既然是護腰,就不是束腹,千萬不要只綁在肚子上,一定要蓋過雙側的薦骨上緣,

一位30歲的女性騎機車不慎摔倒,足踝整個腫起來,疼痛到連行走與站起都有困難,來到門診經檢查後,原來是足部骨折,所幸經評估後並不需要手術,治療復健後完全復原 ,順利重返職場。 意外受傷腫脹疼痛該怎麼辦 ? 發生創傷或跌倒之後,最好先固定避免隨意活動受傷的部位,並搭配冰敷及抬高。如果是下肢,必要時可以使用輪椅或柺杖支撐減少承重。許多腫脹與疼痛其實暗藏著骨頭或肌腱韌帶的受傷,此時活動、行走或承重有可能會造成二度傷害,應該在固定之後盡快就醫檢查,如果有骨折情況則需要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骨折處置後多久才能長好 ? 許多患者在骨折之後,會焦急地問骨頭什麼時候才會長好? 一般而言,臨床上骨癒合大概發生在4-6週後,醫師也常常會在這時候安排X光檢查,確定骨頭癒合狀況。 通常手腕、脊椎的骨折在6-8週已經有好的穩定度可以承受外力了,大腿小腿的骨折則比較慢,甚至需要三個月以上。可利用助行器,雙邊到單邊的腋下拐杖

連假的時候,一個爸爸帶著讀大學的兒子過來:「我兒子連假從北部回來,你幫我看看他,駝背很嚴重耶,感覺上大學後更嚴重了,是不是太常玩手機了?講都講不聽」 (臉上寫著我沒事的)兒子:「爸~我沒有很常玩手機啦!」 評估完後,我:「他這個應該是姿勢性駝背而已,伸展緊繃的肌肉,強化無力的背肌應該就可以了。」 爸爸:「太好了,另外,醫生,我們附近藥局有廣告說,穿八字肩帶可以改善駝背,有需要買給他嗎?」 「照目前的醫學實證,我會建議還是從運動訓練、改善姿勢做起! 八字肩帶只能夠說有一點自我提醒的作用,真正矯正效果並不好。 要年輕人長期穿戴更是難上加難, 常常沒穿幾次就丟到一邊了!」 兒子在旁邊聽了頻頻點頭附和! ▋姿勢性駝背非常常見 老年人常會出現骨質疏鬆或年齡相關的駝背,但在年輕人身上,駝背多半是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所導致,少部分也可能是重訓肌力不平均所引發。駝背除了導致外觀不好看,看起來無精打采,也常會造成肩頸部、上背部,包括膏肓痠痛,也常常合併肱骨前移、肩胛骨前傾與胸肌緊繃,進而導致肩膀抬起來「卡卡」,甚至導致肩關節發炎疼痛, 頸椎關節的提早退化在復健科門診更是越來越常見,所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調整並改善,非常重要。 ▋八字肩帶可以預防駝背嗎? 目前八字肩帶並無預防駝背的長期醫學實證,主要還是因為長期穿戴實在不太容易,會造成美觀問題、穿脫也麻煩、台灣的氣候下更顯悶熱,另外人體的肌肉、骨骼、筋膜是一個動態平衡系統,無力的肌肉不可能因為穿戴八字肩帶就變得有力、緊繃的肌肉也無法一直放鬆,所以還是需要一個能長長久久預防的方法。 ▋那駝背該如何預防? 復健門診中發現,要求個案自己注意姿勢,抬頭挺胸是相當困難的,再者現代人大多長時間使用手機、筆電,不良的姿勢都會讓上背的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前的胸大肌、胸小肌過度緊繃,也常會合併後肩胛後背處的中下斜方肌、擴背肌與深頸肌群的無力。過往研究顯示放鬆上述緊繃的肌肉,強化無力的肌群就能夠改善駝背,由於身上的肌肉是24小時都在作用,所以訓練的投資報酬率也是最高的,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預防駝背的運動訓練。 ▋預防駝背的運動訓練 建議進行以下的運動訓練,首先是肩膀的暖身運動,接下來是縮下巴運動、胸椎與肩胛內收運動,最後是緩和運動,如圖1到圖5,每周做2-3次。(備註:圖片係重製Seidi(2014)論文所介紹之運動)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該怎麼做呢? 最後還是要誠摯提醒,對於駝背、肩頸痠痛的人因危害,上策還是長期工作時的『工程改善』,例如改變檯面高度、檯面角度, 尤其是長期的電腦及3C使用者( 這幾乎已經是現代生活新常態)。從工業安全的角度,消除、取代(例如AI機器人取代人工沖泡咖啡) 或許是未來的趨勢。而自我身體的管理改善則是非常重要!像是本文介紹的運動、伸展、適當休息。然而使用八字肩帶這種防護具還是最最下策,而且難有實效哦。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李炎諭醫師 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