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醫生,這個地方疼痛如果要打針,是不是打類固醇?」許多人以為只要是肌肉軟組織受傷需要注射治療,就一定是打類固醇,其實除了類固醇外,還有一項近年來被廣泛在臨床使用的注射藥劑,叫做「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軟組織受傷所導致的疼痛問題,其機轉與類固醇抑制消炎的效果大為不同,而是利用一些刺激物或生長因子,來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提升軟組織結構的穩定,進而緩解疼痛。目前較常使用的增生藥劑包括有高濃度的葡萄糖水、PRP、羊膜等,雖然同為增生藥劑,其機轉與效果卻大大不同。 50歲的太太長期受足底筋膜炎所導致的疼痛所苦,有時甚至影響到行走及工作,在藉由超音波導引注射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到足底筋膜炎處後,疼痛有顯著改善,再搭配復健治療後即有效遠離疼痛。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是利用高濃度的高滲透壓特性,引起局部組織的發炎反應,利用發炎反應來啟動軟組織的自體修復。而這樣的治療並非所有疼痛患者均適用,像是急性發炎、開放性傷口、急性感染、發燒等就不適合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是相當安全且副作用低的治療方式,但因是利用被動方式吸引生長物質聚集,其效果與PRP相比較為不顯著。 30歲的先生長時間工作在職場上衝刺,手肘逐漸開始感到疼痛及無力,原來是得了網球肘!儘管接受過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但仍感嚴重疼痛,在經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PRP注射至網球肘後(圖一),疼痛明顯緩解。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是先抽自體的血液,將血液中的生長因子離心純化後分離出來,然後再把這些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到受傷的部位,直接提供自我修復的原料。然而PRP的成效與自身因素有關,會因自體的血液狀況及增生物質的濃度而影響療效,所以像是年齡太大、有血液疾病、血小板數量低下、使用抗凝血劑、洗腎患者等族群,在PRP注射後的療效就有可能會較差。 (圖一)以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可以治療的部位? 增生療法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施打在受傷或退化的肌腱、韌帶、關節、軟骨等處可以有效減緩疼痛並促進身體功能,特別是在運動傷害、關節退化、足踝韌帶撕裂、肩部旋轉肌腱破裂、網球肘、下背痛、足底筋膜炎等都有不錯的療效。一般來說,ㄧ個療程約3-6次注射,注射後會間隔約3-5週的時間使其發揮修復效果,並依據個體差異治療情況做調整。   增生治療後我要注意什麼? 增生治療後,注射部位可能會有短暫腫脹疼痛約三天到一週左右的時間,並可能會伴隨瘀青的情況,此時應休息並可服用普拿疼或鳳梨酵素以緩解疼痛不適,但應盡量避免服用消炎藥物,以免減輕療效。疼痛趨緩之後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關節活動,待疼痛明顯緩解後即可回復正常活動,並搭配復健治療,可使增生療法的修復效果更佳。   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呢? 注射過後,建議在飲食上應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維他命,像是肉類、蛋類和新鮮的蔬菜水果等,並盡量避免攝取高油高脂、過多澱粉類或加工食品。適當的營養攝取更有助於組織修復。 增生療法雖然可以促進組織修復,不過更重要的是正確找出造成疼痛及受傷的根本原因,予以治療,像是矯正長期姿勢不良、不正確的運動動作、減少因工作或其他因素長時間過度使用,並配合復健及運動治療,才能有效治療病兆並緩解疼痛。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臺大醫院復健部-陳冠誠醫師)

「醫師,我家小凱三不五時就喊腳痛!到底有沒有問題啊?」媽媽問。 眼前這位9歲小男孩,剛剛在診間外跑來跑去,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不舒服。 「是不是傍晚之後他才喊小腿痛?隔天依然活蹦亂跳,好像沒事一樣?」醫師一邊幫孩子觸診一邊問到。 「對對對!我們之前做了好多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媽媽點頭如搗蒜。 「很可能是生長痛喔!」醫師不疾不徐的說,跟小凱媽媽解釋生長痛的前因後果。 究竟什麼是生長痛?生長痛跟孩子成長發育有沒有關係呢?   什麼是生長痛? 「生長痛」是學齡孩童間歇性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據統計,每10個在學的孩子,就有1~2人曾受生長痛之苦。 生長痛典型的症狀,就是像故事中的小凱:早上活蹦亂跳,到了傍晚或睡前,便開始痛起來。疼痛的位置大多在大腿、小腿或是膝窩附近,常常兩腳同時發生。每次痛起來,短則數分鐘,長則數小時。有時症狀太劇烈了,影響到睡眠,讓孩子痛到醒來,然而到了隔天,孩子走路跑跳一如往常,好像完全沒事一樣。上面的狀況常反反覆覆,一個禮拜發生一兩次。     生長痛跟生長有關嗎? 「生長痛」這個名稱乍聽之下,會讓人誤以為是孩子快速成長抽高所導致;不過,生長痛最常發生在3~12歲的孩子,而人類成長最快的時期,其實是在嬰兒與青少年時期,而且生長痛的好發部位跟孩子生長拉高的重點區域並不完全吻合。所以,生長痛跟快速成長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至於生長痛的原因,雖然目前還是個謎,但是醫學界認為生長痛可能與以下兩者有關: ●  孩子活動力旺盛,造成肌肉過度使用而疲乏 ●  孩子可能對疼痛較敏感。研究發現,有生長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發生偏頭痛及肚子痛等狀況,對於壓力的忍受度也較低,甚至更容易有憂鬱的症狀 此外,還有部分研究顯示,扁平足、維生素D缺乏或局部組織血流稍微不足的孩子,也比較可能有生長痛。總歸來說,目前沒有任何理論,可以完整解釋生長痛的所有症狀。

一位韓國的著名女星罹患鼻咽癌,之前她一直以為自己是慢性鼻炎問題,確診時已經癌症末期,令人唏噓。   治療鼻咽癌的方法以放射治療或同步放射及化學治療為主,部分病人因局部腫瘤侵犯神經,或因接受上述治療後,頸、口、咽、喉部軟組織纖維化及萎縮,可能引起嚴重程度不等的頸部僵硬、牙關緊閉、吞嚥障礙。其中吞嚥困難不但造成癌症病人及家屬照顧上的困擾,嚴重的話還可能因食物殘渣掉進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   吞不下的困擾 4大解方來幫忙 由於放射治療或同部放射及化學治療的慢性後遺症,可能會造成口腔、舌頭、咽喉部纖維化,導致吞嚥動作不良、協調性變差、口水減少,影響咀嚼及吞嚥功能。病人常需要用水幫助食物下嚥,有時會感覺食物吞不下去卡在喉裡,或會嗆到。有些病人食物會由鼻孔溢出,可以使用口顎部的牙科裝具來預防,請向牙科醫師求助。 吞嚥困難的復健治療,主要的目的是使食物能由口腔傳送進入食道(即自然由口進食),並避免食物進入呼吸道。治療方法大致分為4個方向,簡介如下:  一、增進口腔動作的控制及喉部關閉之活動,包括: 1. 加強口腔動作的運動,如口腔關節活動、唇部運動、口型維持運動、舌部運動、放鬆、及阻力性的運動(剛開始時,請先對著鏡子練習)。此外,亦可利用各種質地、形狀的食品或替代品訓練口腔肌力及協調動作。  a. 唇臉運動:嘟嘴做出「屋」的口形、張大口做出「阿」的口形、抿嘴唇、微笑,咧嘴笑、鼓雙頰(像要吹氣球)等動作。練習發音,如ㄅ、ㄆ等音(可對著鏡子練習)。 (圖片來源:台灣復健醫學會〈頭頸癌的吞嚥復健簡介〉) b. 顳顎關節運動:下巴向左右兩側移動、下顎向前移動(戽斗動作)、嘴巴用力張開。 (圖片來源:台灣復健醫學會〈頭頸癌的吞嚥復健簡介〉) c. 舌部運動:舌頭前伸、縮回、抬高頂上顎、向上捲、推兩側臉頰、做清潔牙齒動作。練習發音,如ㄉ、ㄊ、ㄐ、ㄑ、ㄒ等音。 (圖片來源:台灣復健醫學會〈頭頸癌的吞嚥復健簡介〉) 2. 加強喉部關閉之運動,如吞嚥時用大力吞,使喉部上抬,以增加關閉喉部的肌力;或用力發「一」及用發假音的方式,可加強聲門關閉的肌力。   二、改變吞嚥時的姿勢 改變吞嚥時姿勢的目的,是用較安全有效的管道使食物進入食道,並利用重力(地心引力)來協助維持食物的位置,幫助食團的傳送。由於有不同障礙的病人需使用的方式不盡相同,請先詢問您的醫師或治療師,經過吞嚥功能的評估後,再針對個人的問題設計最適合的吞嚥方法。 以下簡介幾種常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可單獨或合併使用。最好先接受吞嚥治療,確認此方法安全有效後,再回家練習。

驚傳41歲的納豆因腦壓過高並出血, 住院接受引流手術。 很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中風,其實飲食及生活型態環境的改變,近年來年輕型腦中風的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些正值事業巔峰的青壯年族群一旦發生,往往對家庭產生重大的衝擊,是不容輕忽的問題。 腦中風可以區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二種類型,梗塞性是指腦血管因阻塞造成腦部缺氧,而出血性則是因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多數的中風是屬於梗塞性的,出血性中風所占比例較少。然而,在年輕型中風則不太一樣,出血性中風佔了大多數,發生以男性較多。 造成年輕型腦出血的成因,最常見是因血壓過高且血壓控制不佳所導致。冬天和春天的氣溫忽冷忽熱往往會讓血壓突然飆升,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這也使得冬天較容易有中風的發生。 血壓控制不好的人容易在清晨時有突然的血壓驟昇,稱為清晨巨浪(morning surge)也是最容易產生中風及心臟病的時間點。除此之外,顱內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型(AVM)也是常見原因, 後者病發時甚至會合併劇烈頭痛。還有特別是在久坐少動、壓力大、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高油高糖飲食、三高及吸菸的族群身上,更要小心年輕型中風的到來。平常如果有心悸、胸悶、頭暈、頭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接受檢查及治療。 中風後除了大家熟知的單側肢體無力之外,可能還會有認知受損、語言理解障礙、語言表達困難、感覺異常、平衡不良、高張力等問題發生,進一步影響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也因此患者經醫療處置後,生命跡象穩定後,便需要開始進行積極復健。一般的腦栓塞中風,可以是中風7天內就開始復健。 腦出血性中風,病情穩定需時較長,但如果出血的部位、狀況可以適合用引流或開刀方式處理,快速減壓,通常可以加速,提前復健的時間。 依據中風後不同階段,復健介入可以分為三期:

據統計,30%的孩童有足部問題,其中「扁平足」是最常見的原因。 孩子在2歲前足弓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多數都是扁平足。隨著年齡漸長,扁平足的比例逐漸下降,到了10歲只有約15%的孩子有扁平足。扁平足不一定會有症狀,部分孩子久站或運動過後感覺足部疼痛,到復健科就診時才發現是扁平足。 到底什麼是扁平足?孩子的扁平足可以透過什麼運動改善呢?   什麼是扁平足? 足部除了骨頭支撐人體的重量,還需要肌腱及韌帶等軟組織構成的足弓,才能像彈簧一樣在跑跳等動作時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不僅保護足部,也讓動作更順暢。足弓由三個部位構成:內側縱弓、外側縱弓及橫弓,當支撐足弓的力量不足或是因結構性因素而塌陷,就稱為扁平足。其中內側縱弓正常時較高也較明顯,因此扁平足常是以內側縱弓的塌陷來判斷。 扁平足有兩種: ●  彈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 foot):又稱功能性扁平足。沒有受力時看得到足弓,然而著地承受身體重量時足弓就塌陷。彈性扁平足是最為常見的型態,可能原因包括肌腱韌帶支撐力不足、韌帶鬆弛低張力、阿基里斯腱過度緊繃、肥胖。其中阿基里斯腱過度緊繃常出現在快速生長期(8 ~ 15歲)的孩子,踝關節背屈(腳背向上的動作)角度受限,故以中足的動作代償,造成足弓發育異常甚至足部疼痛。 ● 

你們常常讓孩子在家時坐在學步車、幫寶椅當中 ,而出門就換到兒童推車或兒童座椅嗎? 小心讓孩子成為「低張力寶寶」。低張力孩子可能容易累、甚至會有發展遲緩、學習困難的情形發生,如何協助孩子發展正常的肌肉張力,毛琪瑛醫師給予以下建議。   什麼是「張力」與「肌力」 我們全身所有的的肌肉即使在不動的時候,也不是完全鬆垮的,而是有一定的長度, 維持內在的張力,這是使關節與姿勢穩定很重要的因素。所有動作的發生,都是要先從好的穩定度開始。有一個好的肌肉張力,在啓動肌肉的時候才能有好的收縮力。 毛琪瑛醫師提供 正常肌肉張力有助於孩子維持軀幹的穩定度,增加肢體的協調性、活動度。同時有利於粗動作、細動作以及語言、學習各方面的發展。而導致低張力的原因, 除了神經和肌肉系統疾病(如腦性麻痺、唐氏症、小胖威利…),更多是良性先天的低張力(家族基因遺傳)甚至小嬰兒受照顧的方式,以及感覺整合發展不佳,尤其是前庭覺與本體覺。   低張力的孩子是什麼樣子 ●  容易累,無精打采 ●  很柔軟,關節活動度很大 ●  肌肉力量比較不足,耐力不佳 ●  不容易維持好的站、坐姿勢 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 ●  偏好

  舉重為台灣在奧運場上帶來許多光榮時刻,健身風氣也越來越盛行,然而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可以從事重量訓練嗎?會不會因為施加過多壓力在骨骼影響生長板的發育,進而導致長不高呢?   小孩可以做重訓嗎? 討論發育中的孩童能不能做重量訓練之前,要談談什麼是「重量訓練」。 很多人想到重量訓練,就聯想到舉重、槓鈴、臥推等等大重量的訓練,但其實重量訓練,或稱「肌力訓練」,泛指所有對肌肉施加力量,讓肌肉主動收縮與其對抗的訓練,包括奧運場上的舉重、健身房的機械式器材,也包括啞鈴、壺鈴及使用彈力帶的阻力訓練。 由於孩童的生長板相較於成熟的骨頭較為脆弱,1980年代的觀念是,重量訓練及肌肉收縮對骨骼施加的壓力可能影響生長,而且也不會有額外好處。然而,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告訴我們,只要根據小孩的年紀及承受力設計適合的重量訓練,不僅造成運動傷害的風險很低,也不會對小孩的生長發育有負面影響。專家認為,從7-8歲開始,孩子就可以安全地從事經過專業評估、調整的重量訓練,而重量訓練不僅沒有壞處,還會為孩子帶來額外的好處。 家長常想了解的是,舉重是否會影響脊椎的發育,甚至讓孩子長不高?許多研究共同的結論是,舉重作為孩子重量訓練的一環,不僅不會影響發育,還可以改善身體組成、增強心肺耐力。常見的啞鈴及壺鈴只要適度使用,也可以讓孩子得到重量訓練的好處而不影響發育。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從事重量訓練的強度要謹慎拿捏,若孩子可做到的最大重量為RM,訓練的重量建議落在60~80%的RM,可以降低受傷的機率。   重訓對小孩的好處 現在我們知道,只要小孩從事適合的重量訓練,不僅不會影響生長發育,此外還有下列好處: • 降低長大後發生心肺疾病的機率:20年前的大型醫學研究已經告訴我們,早期建立小孩的運動習慣,可以讓孩子長大後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下降,而將重量訓練加入小孩的運動菜單,可以讓運動更多元豐富有趣,小孩也比較不會對單一種類的運動感到厭煩。 • 減少肥胖:許多醫學研究發現,重量訓練可以改變肥胖兒童青少年的新陳代謝以及身體組成,減少體脂肪的比例。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insulin sensitivity)」,翻成白話文就是讓身體可以更有效率的將血糖代謝掉,不讓過多的血糖堆積成脂肪。 • 促進骨骼健康:直覺上,我們會擔心重量訓練的壓力傷害骨頭,但其實骨頭是一個活的器官,一直在新陳代謝,適度的重量訓練其實可以幫助骨頭生長、增加骨骼強度、降低成年後骨質疏鬆的風險,此外,重量訓練可以增強肌力,而更強的肌力可以增加對骨頭的刺激,幫助骨頭成長。 • 提升運動表現:研究顯示,重量訓練可以讓運動的表現更好,包括跳躍高度、跑步速度、平衡穩定度等,對於自信心也會有所提升。 • 降低運動傷害風險:從事運動確實就有造成運動傷害的風險,但研究顯示有從事重量訓練的孩子,發生運動傷害的機會較低。 • 幫助小孩長高   重訓幫助小孩長高 研究發現,重量訓練不僅不會傷害小孩成長,反而會增加血液中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的濃度,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跟長高有很密切的關係。此外,許多研究顯示,重量訓練後,血液中生長因子的濃度會顯著上升。 因此,讓小孩安全地從事重量訓練,可能幫助長高。   如何讓小孩安全做重訓? 讓小孩安全地從事重量訓練重點在於下面幾個面向: • 適當的重量及組數 • 間隔的休息時間 • 動作的確實度 • 合適的運動環境 • 平衡及協調度訓練 • 依成長調整訓練內容    以下是建議可以讓孩子安全從事的重量訓練 • 小牛推車:父母抓著孩子雙腳,孩子用手腕撐著自己的體重前進,除了作為重量訓練,更可以作為有趣的遊戲促進親子關係,也加強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 • 核心穩定:孩子背靠瑜伽球,雙手拿啞鈴交替舉起,腰背核心肌群出力穩定身體。強化核心肌群也可輔助矯正孩子的姿勢。 • 下肢肌力:前腳弓箭步、後腳背靠在椅子上,蹲下2秒再回到原姿勢,做10次再換腳。強化下肢肌力及穩定度。   結語 跟傳統的認知相反,重量訓練對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不僅無害,反而可以輔助長高,並且在減少肥胖等許多面向都有幫助。要提醒的是,小孩的重量訓練原則跟成人不同,在專業人員的陪伴和評估訓練下,才能讓孩子得到重量訓練的好處且遠離運動傷害。    參考資料 Kriström, B., Lundberg, E., Jonsson, B., & Albertsson-Wikland, K.

「自閉症」對一般父母來說,是一個熟悉卻又不甚了解的名字。自閉症是什麼?會有那些徵狀?高雄市上琳醫院復健科醫師吳瑾俐提醒,若2-3歲孩童出現以下5種表現,家長就須注意,及早療育。   媽媽牽著2歲半的曉華走進診間,醫師和媽媽談話時,曉華完全沒有理會他們,獨自不斷的旋轉椅子,既沒有口語眼神也沒有與人交集。媽媽表示曉華從小就和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樣,不太理人也很少看人,重點是一直不會講話,且有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只要不照著他的習慣走就會大發脾氣。在親友的建議下,媽媽帶曉華來復健科門診接受評估。媽媽接著用焦慮的語氣詢問醫師:「請問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類似曉華的案例其實並不少見,「自閉症」對一般父母而言常是一個常聽到卻又不甚了解的名詞,當聽到孩子和「自閉症」連上關係時,伴隨而來的往往是逃避、焦慮、猶豫與罪惡感,也有部分家長會主張孩子在接受評估時是在陌生環境面對陌生人員,可能會因為不配合而能力被低估,並不應該以單次的評估就立下診斷。為了降低這些情緒與疑慮,家長應對自閉症有足夠的認識,才能以最熟悉又親密的角度去觀察孩子,若孩子真的是自閉症,也才能夠去理解和接納,進而協助孩子成長。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是什麼呢?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研究發現,自閉症患者大腦中的神經元及突觸連結的方式與正常人不同,進而影響腦中的資訊處理。有研究提出自閉症可能與懷孕期間的感染或使用不當的藥物有關;另有報告顯示3%的自閉症和遺傳有關;也有研究人員發現7個相關的基因組,但自閉症真正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自閉症的病徵表現個別差異極大,可以由終生無法獨立自我照顧,到經過治療和訓練後近乎常人。根據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已將自閉症和其他較輕微的類型(如亞斯伯格症候群或其他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合併統稱成「自閉症光譜」一起進行診斷和討論。自閉症的盛行率隨著診斷定義的嚴格程度而不同,根據一份2017年的研究報告統計,在已開發國家約有1.5%的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光譜患者,而男性罹患自閉症的機率比女性高出4至5倍。   自閉症5種徵狀,家長須注意 自閉症主要是社會互動能力、社交語言、象徵性及想像性遊戲能力發展遲緩,且從嬰幼兒時期就可能開始出現以下的表現,家長一般在自閉症孩童2到3歲以前就會注意到其狀況。 1. 情緒、語言和非語言的表達困難:臨床上,多數的自閉症患者有語言發展遲緩,其口語出現的年齡會比一般兒童來的慢,可能有較長的仿說期,就是只會複誦聽到的單字或詞彙,需經過多次的仿說,才能慢慢將語言與實際的情況配合起來,進而了解意思;當自閉症兒童開始有口語時,他們還可能出現代名詞「你」、「我」、「他」等分不清楚的現象,這種現象可持續數年之久。在非語言的溝通發展也會有遲緩的表現,缺少非語言的行為來協助溝通的進行,例如不會使用眼神接觸、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或手勢來表達人際的互動溝通及其需要。 2. 社交互動障礙:自閉兒從小就比較不與人互動,包括與照顧者很少有眼神的交會、無法對照顧者建立依戀關係等。有口語的自閉症兒在與人對話時通常缺乏一來一往、一問一答的互動式溝通,反而像是在把過去學過的語詞用機械式的方式表達出來。此外,他們常會聽不出對方的弦外之音,也無法從語氣或臉色來瞭解對方的情緒。 3. 明顯的固定興趣及重複行為:自閉症兒童在玩具的使用上,常常不按玩具的正常玩法,而有自己獨特的使用方式,且會出現反覆機械性的玩法,如:把車子倒過來不停的轉動輪子,或者把車子排成一排等。另外自閉症兒童也常有固定而難以更改的儀式性行為,如:只蓋固定的被子或出門只走一定的路線等;有時在語言、溝通思考方面也會出現固定的模式,如重覆問固定的問題,且要父母用固定的方式回答。 4. 某些感官知覺敏感:部分自閉兒童會對某些感官的刺激敏感,如對某頻率的聲音有聽覺敏感而難以忍受;或是因為觸感敏感而無法接受用梳子梳理頭髮等。 5. 其他表現:自閉症兒童也可能有粗動作或細動作的發展遲緩,但通常沒有語言方面來的顯著。另外約有70%的自閉症兒童合併智能不足,但仍有智能正常甚至資優的。   自閉症是一個發展性疾患,並不會只出現在孩童時期,而是一個終身相伴的課題,且症狀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有所改變。自閉症並無法經由開刀或藥物來治癒,但可以藉由及早療育和行為訓練來減少其不適宜的行為,並降低因社交及溝通功能障礙所帶來的影響。目前臨床上有許多有效的療育方法,例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感覺統合訓練、語言溝通訓練、音樂和藝術治療等等。自閉症兒童需要父母及家人的早期發現,將孩子帶至復健科或兒童心智科接受評估和診治,結合醫療、復健和教育體系的多方合作,進行早期療育,才能使孩子得到最大的助益!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 (本文作者:高雄市上琳醫院復健科醫師-吳瑾俐醫師)

你聽過「構音異常」嗎?學齡前的孩子在學講話時,難免會有段話說不清楚的過程,但有些孩子則會有「臭奶呆」的現象(俗稱大舌頭),令家長擔憂會影響日後學習,針對孩子「構音異常」的問題,楊佩瑜醫師根據家長常見疑惑提出以下說明。   門診經常會遇到焦急的家長,帶著孩子來詢問有關構音的問題 :「醫師,我的孩子講話『臭乳呆』 ,阿公都叫成『阿東』,是不是要剪舌繫帶 ?」 「我的孩子兩歲,最近開始很愛講話,可是都口齒不清,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是不是該帶來接受復健治療 ?」 「構音異常」就是俗稱的「臭乳呆」是指講話過程中,咬字不清楚、語音清晰度不佳的狀況 是常見的語言問題。根據統計,在台灣學齡兒童構音異常的盛行率推估約為0.9-6.2%,孩童的語言問題中有4~5成是構音問題。   為什麼會有構音異常? 常見的構音異常原因包括: 1. 構音器官的問題:發音的過程就是空氣由肺部呼出,經過聲帶振動再經咽喉、唇、舌、齒等構音器官的作用過程 。 因此這些構音器官的構造異常,例如:唇顎裂、舌頭及舌繫帶的長 度、牙齒排列及上下顎咬合問題,都會造成構音異常

兒童與青少年運動傷害,是兒童來復健科求診常見的原因。其中有些略為矮小的孩童,是經過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後,建議加強運動,希望能藉此刺激生長發育。 究竟,什麼樣的運動可以幫助兒童青少年長高?運動時,又有什麼地方需要注意呢?   為什麼我的孩子長不高? 很多家長疑惑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長不高? 首先,要認知的是,孩子的身高跟父母的遺傳關聯很大。臨床上會以父母給予孩子的遺傳身高(midparental height)來預測孩子成年後的身高,公式如下: • 男生目標身高 = (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2) / 2 ± 7 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