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怎麼辦?我爸爸/媽媽最近都不吃東西耶!」這大概是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或照顧者都會遇到的問題。   很多失智症的家屬或照顧者為此深受困擾:「明明食物就進到口中,但為什麼就一直含著不吃呢?」這是因為失智症患者的吞嚥困難,常出現無法辨認眼前的食物、不會使用餐具自我進食的情形,同時可能會有無法知道口內有食物,因此無法引發吞嚥,使得食物一直含在口中而不吞下。這也是為何失智症患者常常會看著食物卻不吃,或是食物一直含在口中卻不吞下的原因。   根據統計,失智症患者吞嚥困難的比率約在32~45%,而中重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吞嚥功能困難比率則更高,高達84~93%;嚴重的失智症患者患者通常會有明顯的咀嚼吞嚥困難問題。咀嚼吞嚥困難往往造成家屬及照顧者很大的介入,而吞嚥困難可能會導致進食不足、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吸入性肺炎等進一步的問題發生。   針對失智症患者的吞嚥困難處置,通常以直接訓練法為主,直接訓練法指的是直接使用食物來訓練病人吞嚥,並利用各種代償性的技巧,像是進食時姿勢的調整、食物質地的適當選擇、進食環境的改善等方式。除了病患本人需要進行吞嚥外,家人和照顧者也應了解並學習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進食。   如果有反覆嗆咳、反覆肺炎或感染、快速惡化的吞嚥困難等情況, 則需先暫緩直接訓練法,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評估與檢查。   那麼,要如何改善此症狀呢?是否有什麼常用方法可以讓大家更容易照顧身邊的長者? 就讓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陳冠誠和大家分享吧!   1. 姿勢及飲食調控 藉由下巴下壓(chin down)及使用增稠劑可能可以減少嗆咳及吸入性肺炎發生的風險,以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嘗試改變食物的溫度或質地,亦有助於刺激,增進失智症患者進食。而有些患者因頸部退化或肌肉無力,導致頸部姿勢不佳,嚴重者會影響進食,此時接受復健治療以調整頸部姿勢擺位,亦可促進吞嚥及進食。   2. 營養品的補充 很多家屬都會問:「他吃得太少了,營養不良!有沒有需要補一補呢?」過去研究顯示,使用營養品在短期對體重及營養狀況上是有幫助,然而長期成效仍無法在研究上證實。因此在進食不足導致營養缺乏時,家屬不妨試試給予失智症患者營養品來補充營養。   3. 根據認知、專注力與行為做調整 失智症患者可能會有情緒躁動、幻覺等精神症狀,或是有認知不佳、專注力不佳的情況。因此在進食前應先確認失智症患者是否為清醒,再進行進食或餵食。吃飯時間不應限定在我們習慣的三餐時間,而可以根據患者清醒以及想吃的時間,來調整為吃飯的時間。失智症患者如有躁動或焦慮情況,應嘗試找出刺激造成焦慮以及躁動的原因,並將刺激因子去除,避免因躁動或情緒影響吃飯進食。    4. 環境的調整 吵雜的用餐環境可能會導致失智症患者躁動或失去耐心,進一步影響進食,因此調整用餐環境改為較安靜舒適的空間,光線明亮充足,並播放輕音樂,有助於失智症患者的進食。此外,選擇色彩繽紛相較餐桌對比性強的餐具,以及同一時間餐盤上只有兩種食物,可讓失智症患者較為聚焦食物避免分心。另外如果等候時間過長,也可能會造成情緒躁動或無法專注進食,因此減少餐前等候時間亦有助於進食吞嚥。    5. 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 針對有肢體障礙而影響吞嚥進食的患者,可以進行肢體復健(rehabilitation),增強肢體的肌力及精細動作,並提供適當的輔具,像是可彎曲湯匙、叉子、握筷輔助器、弧形盤、雙把手杯、防滑墊等,以降低因肢體障礙導致的進食困難。   完整的失智症吞嚥困難照顧,應有完整多面向的評估,以及多專業的介入,以達到有效減少吞嚥困難並促進進食的目標,這必須要靠醫療團隊、家屬、照顧者三方一同努力及完善的溝通,讓失智症患者擁有最佳的生活品質。其中,家人朋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親友較常常探訪可降低患者憂鬱的發生,減少因情緒緊張導致進食困難的症狀,所以家人朋友如果可以最好經常前往探視失智症患者,能夠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 與協助。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本文作者: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陳冠誠)

雖然現在許多人都有運動習慣,早上的公園也能看到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項目單一等三大運動問題,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   想到才運動 體育署公布的最新《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全台灣規律運動人口為三三.六%。從年齡層來看,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族規律運動的比例接近六成,但還在職場打拚的三十歲至六十五歲的中年,只有兩成左右有規律運動習慣。   2、運動強度低 台灣人運動強度低,不喜歡流汗、不喜歡喘。運動強度來看,運動時選擇會流汗也會喘的,隨年齡如陡坡般下降,二十幾歲的人約有一半的比例會選擇這種運動強度,但調查五十歲的人發現,幾乎是每三個人才一個(三六.一%)。   3、運動偏食 從《運動現況調查》來看,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健走(五五.二%),其次是慢跑(二一.六%),排名第三的是爬山(一三.二%);排名其後的籃球、瑜伽等項目,全都掉入一成以下。走路是不錯的運動,但無法抵禦肌肉無情的流失。   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認為,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因為肌力退化提高了運動難度,進而減少運動的意願,也就造成肌力下降,這是「一旦開始就會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要阻止退化,必須要有足夠的刺激強度才會有效果。」   重訓三個月,就能有感增肌 有人說,自己運動目的是養生,所以不需要那麼操,有動、放鬆就好。也有人說,醫生說膝蓋省著點用,所以盡可能不要運動到膝蓋。也有人說,高中時打球受傷,所以腰不行,不能運動。   更有許多人怕肌力運動那麼「強」,會不會受傷? 事實上,肌力運動並不只是給健美選手、運動員或動作片男主角,最能從肌力運動得利的,就是中老年人。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只要經過三個月的重量訓練,就能建立肌力。   但中年後的肌力訓練,比起追求健美的線條、追求爆發力的訓練,更需要著重功能肌力訓練。何謂功能肌力?其實就是每一天我們會用到的動作所需要的肌力與肌耐力,如走路、蹲下搬起重物、推開沉重的門,或只是從椅子上站起坐下而已。無論你幾歲,這些訓練都能幫助你的日常活動,而不只是肌肉看起來雄壯有線條而已。   訓練功能肌力時通常會運用自己的體重做徒手訓練,較不依賴器械,且能避免受傷,不只避免運動傷害,更包括日常生活不小心的受傷。   運動那麼多,哪一種真能對抗肌少症?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對於中老人運動建議如下,不見得要上健身房,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就能開始基本的運動。 阻力運動:也就是訓練肌力,包括徒手練習和使用阻力式運動器材。如果,沒有做過任何阻力訓練,一開始最好找個教練或尋求指導,正確的姿勢能預防運動傷害。運動類型包括徒手練習和器械式運動。耐力運動:就是能提高心律、加強呼吸的運動,透過耐力運動可以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如:騎自行車或固定式室內腳踏車、慢跑、快走、游泳或水中運動。柔軟度運動(flexibility):可以幫助你身體更靈活,也可以消除肌肉、關節緊繃帶來的疲勞。如:伸展、太極、瑜伽、皮拉提斯等。平衡運動: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能幫助你降低跌倒的風險。如:雙腳站立到單腳或以腳跟站立、以腳尖站立等。 在運動前,請先測試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再決定適當的運動強度。若無法通過測試,則練習測試版的動作一個月,打好基礎後,才進入下一階段的初階與進階練習。 原文刊登於:元氣網

正常發展的嬰兒,透過上肢感知世界,約每 1000 名新生兒中就會有 1至2 位出現有臂神神經叢損傷,單邊手臂無力、活動力少,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發展遲緩,提醒家長留意。 在門診有時偶爾會遇到憂心忡忡的家長問到:「為什麼小寶在哭鬧時右手臂都不太活動?」「小兒科醫師說小寶有臂神經叢損傷,為什麼會發生?會不會痊癒?」根據統計,約每 1000 名新生兒中,會有 1至2 位寶寶出現有臂神經叢損傷問題,單邊手臂無力、活動力少,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發展遲緩,家長必須有相當警覺。   什麼是臂神經叢損傷? 臂神經叢位於頸部到腋下之間,是由第五節頸椎到第一節胸椎神經組成,負責控制從肩膀到手指的肌肉活動和感覺系統。臂神經叢損傷可以依受傷部位分成: 上臂型(又稱 E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