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增加抵抗力,為什麼眾多頂尖運動員感染武漢肺炎?

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沸沸揚揚,連NBA名將杜蘭特(Kevin Durant)、伍德(Christian Wood)、葛伯特(Rudy Gobert)都染疫。運動不是會增加抵抗力?怎麼這麼多頂尖運動員都中標?

適度運動的確能增強身體抵抗力,每週累積「中強度有氧運動」150分鐘,就能帶來好處。缺乏運動時身體的抵抗力會降低,但「過度運動」對身體抵抗力的抑制更嚴重。許多頂尖運動選手或運動愛好者,每週運動訓練的時間跟強度都遠超過身體的負荷,又缺乏足夠的恢復,所以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風險也就提高了

提到運動風險,兒童跟青少年在這波武漢肺炎的感染是屬於風險比較低的族群,就算感染了,多半也無症狀或是症狀輕微。相反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指出,年紀大、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跟腦血管疾病的病人,最可能因為感染新冠病毒產生嚴重症狀,甚至因此住進加護病房。建議跟年長者或慢性病高風險族群一起運動時,要適當保持距離,儘量以言語關心代替非必要的肢體接觸,以保護年長者降低感染風險

 

到底這個病毒為什麼這麼可怕,對運動愛好者又有哪些影響呢?

 

容易被運動愛好者輕忽的症狀


根據WHO截至今年2月20日的統計,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前10名症狀如下:

‧發燒(87.9%)
‧乾咳(67.7%)
‧倦怠(38.1%)
‧有痰(33.4%)
‧呼吸急促(18.6%)
‧肌肉或關節疼痛(14.8%)
‧喉嚨痛(13.9%)
‧頭痛(13.6%)
‧發冷(11.4%)
‧噁心嘔吐(5%)

 
這些症狀聽起來跟一般感冒很像,但還是有一些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尤其運動愛好者出現這些情況更應該提高警覺!

身體發熱、運動後異常倦怠要小心

新冠病毒感染的「發燒」,不像以前SARS病毒感染很多都會高燒到39~40℃,反而有很多不發燒、低燒、或是反覆燒的情形。無論你是不是運動愛好者,經常自我監測體溫,不要輕忽低燒是很重要的

 

關於「倦怠」,有固定運動習慣的民眾對自己的體能狀況通常會比較清楚,如果平常跑10公里都神清氣爽,突然跑3公里就覺得精疲力竭,或是運動強度拉不上來就要有所警覺。倫敦奧運蛙泳金牌南非名將范德柏格(Cameron van der Burgh)在自己的twitter上也提到,他疲倦到連走個路都要幾個小時才能恢復!

 

「肌肉關節疼痛」雖然只名列症狀排行第6,但愛運動的民眾卻要更小心,因為運動或訓練後的肌肉痠痛,容易讓運動愛好者忽略掉這個警訊。如果在沒有訓練的部位也發生痠痛,或是出現運動量與痠痛程度不成比例,無論是否合併有呼吸道症狀,都要小心可能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關

 

除了上述症狀以外,這次在台灣、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南韓、日本,都有不少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發生「嗅覺或味覺喪失」的症狀。根據南韓的研究,有將近3成的病人,都產生了嗅覺喪失的症狀。英國耳鼻喉科協會也認為味覺喪失及嗅覺喪失可能是這波感染的重要之一。最有名的就是NBA首位感染的爵士隊球員Rudy Gobert,他在3月23日的社群網路貼文提到,自己已有4天聞不到任何味道。撇開症狀本身不說,最大的問題是只有這些「非典型症狀」的病人,很容易變成隱藏的傳染源,將病毒傳播給身邊的其他人而不自知

 

年輕人感染時症狀通常比較輕微,甚至有可能無症狀,在恢復後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可能就很輕微,甚至不會影響。但在高危險群運動愛好者,一旦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就可能影響到將來的運動能力。

 

感染武漢肺炎會影響將來運動能力嗎?

 

根據統計,約有3~5%的感染病人會出現「肺纖維化」的後遺症。肺纖維化是因為感染後嚴重發炎產生的結果,纖維化的肺泡組織就像傷口的疤痕,彈性變差,沒辦法正常發揮交換氣體的作用,而換氣能力換直接影響到最大攝氧量及整體心肺功能。雖然有部分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恢復後肺功能會下降20~30%,但目前仍缺乏整體的統計數字。 

 

可怕的是,纖維化的肺部組織一旦形成就幾乎無法恢復,所以如果發炎太嚴重,纖維化範圍太大,就可能永久影響到心肺功能,極端嚴重的例子甚至必須換肺。一旦這樣的後遺症發生,除非運動項目與心肺適能關係較小,否則可以預期運動表現很難回到顛峰。

(本文作者為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又銓)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