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肩頸痠痛的症狀? 典型的症狀是後頸疼痛一路延伸到肩膀和肩胛區域,嚴重會造成頸部活動度受限如同被綁住的感覺,甚至在活動時還可能引發觸電般的強烈疼痛。 另外,還可能有引發頭痛、頭暈、噁心、失眠、倦怠、煩躁、手臂痠痛麻…等附加症狀。 為什麼會肩頸痠痛? 最常見的原因: ‧長時間維持在固定的不良姿勢,譬如:低頭滑手機、睡覺落枕 ‧一次性的拉傷,譬如:脖子轉太大力,車禍導致脖子甩動受傷 其他的原因: ‧頸椎結構問題使得撐住頸椎的相關肌肉緊繃疼痛,譬如: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滑脫 ‧身體結構問題導致左右不平衡,譬如:高低肩、脊椎側彎 ‧全身性疼痛問題影響到肩頸一帶,譬如:纖維肌痛症、類風濕關節炎 肩頸痠痛怎麼辦?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避免脖子維持在固定的姿勢太久,建議每小時休息幾分鐘,改變姿勢 ‧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時,如果不需低頭(譬如看電視,或和他人聊天),可以將頭與後頸稍微靠在椅子的頭枕上,讓頸部維持放鬆姿勢 ‧若是使用電腦,需將螢幕調整到視線與螢幕上緣平行,螢幕正中央的位置在視線下方5至15度,桌面高度為手臂自然下垂時前臂可放於桌上 ‧避免單側背包包或其他重物,以免雙肩受力不均 治療方面,首重診斷。 若短時間痠痛沒有消失,宜尋求專業復健科醫師的診治,找尋潛在病因 治療的選項包括口服藥物、物理治療儀器、貼紮治療、激痛點注射、震波治療、針對病症的徒手治療和運動處方…等 醫師會按照患者的病因來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早日擺脫肩頸痠痛的困擾

你的痛,你真的懂嗎?你是否知道,你為何而痛? 你的痛,我懂,我在乎。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疼痛。 痛,不只是痛,它象徵了我們身體受到危險的警訊。美國疼痛學會甚至將疼痛稱為「第五生命徵象」。 手腳疼痛的成因,可能由(1)軟組織、(2)骨骼關節、(3)神經病變、和(4)內外科疾病所造成 (1)軟組織疼痛包含了肌肉、肌腱和韌帶,疼痛經常是酸痛、脹痛或撕裂痛 (2)骨骼關節疼痛位於特定骨骼或關節位置。以關節痛為例,當在活動關節或是承受重量時,會特別疼痛 (3)神經疼痛通常沿著神經的分布路徑疼痛,而且常為麻電痛 (4)內臟疼痛也有可能轉移疼痛到手腳,例如心絞痛經常會轉移痛至左手臂 「診斷要先正確,治療才會有效」 疼痛原因有千百種,憑病人自己很難依經驗做評斷,需經由醫師做診斷才能決定治療策略。 雖然診治疼痛的專科醫師有很多,但其中復健科醫師專精於各類疼痛,並且能綜合身體的功能性評估(身體動作、姿勢重心、肌肉力量)、肌電圖檢查、軟組織超音波檢查、X光及核磁共振等工具,給你最精確的診斷。 唯有正確的診斷,才可以有效的治療。你的痛,復健科醫師懂,復健科醫師在乎

(一)疼痛復健 治療 "肌骨疼痛" 和 "神經痛" 是復健科醫師的強項 , 方式包括了 "口服藥物、針劑治療、震波治療、儀器治療及傳統的物理治療"。 復健科醫師的另一項利器是“肌肉骨骼超音波”, 它就像是復健科醫師的聽診器,不僅可以輔助疾病診斷,還可協助疾病治療, 利用超音波導引注射,可將各種藥物精準地施打在需要治療的部位。 (二 ) 功能復健 (1)運動傷害或周邊神經受傷的病人進入恢復階段後,視個別狀況可逐步加入關節活動度, 肌力訓練, 及本體感覺訓練,以達到進一步的運動功能復健。 (2)中風、創傷性腦損傷及脊髓損傷常會遺留神經功能障礙,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黃金恢復期的積極復健除了幫助運動功能達一般預期效果, 增進患者自我照顧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病人重回家庭與社區。 復健科醫師會按照病情, 給予需要的口服降張力藥物或肉毒桿菌注射。同時安排適當的復健的療程,包括:物理, 職能,及語言治療。此外,適時提供輔具的幫忙,以增加病患自我照顧的能力 (三) 健康促進 (1)找出運動傷害背後可能原因, 進一步衛教病人使其做到良好的健康管理以預防疾病復發。 (2)對於骨折術後的病人,如何在已受傷的狀況下,幫助調整運動方式來繼續保持運動的習慣。 (3) 和中風、腦傷或脊髓損傷的病人一起規劃居家運動,避免健康肢體的運動傷害,同時促進整體的健康

#1增生療法是什麼? 增生療法是將增生劑注射至受損的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軟骨等,以刺激身體重新啟動修復反應 目前常用之增生劑為高濃度葡萄糖溶液、濃縮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等 增生療法之適應症包含肩膀旋轉肌腱病變、網球肘、退化性關節炎、韌帶受傷等運動傷害、肩頸腰部疼痛等等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文獻統計治療效果為82%患者有明顯進步。 #2為什麼要打針? 輕微受傷->修復OK 受傷嚴重->自我修復較差->反覆受傷-> 結構受損、退化 當然不是一受傷就要打針才會好! 人體都有一定的修復能力,輕微受傷就算不理他可能都自己會好。 但是如果受傷的比較嚴重,自我修復無法完全,或是部分結構本身血液循環就比較少,受傷原本就較難修復(如:韌帶、軟骨) 。這時候利用增生療法注射在受傷患部,可以再次誘發人體修復反應,增強組織強度並減輕疼痛。 如果受傷沒有積極治療,組織修復不完全,容易反覆受傷,最終導致結構永久性退化。這時候再來治療效果就比較差了。 #3增生療法安全無副作用 增生療法像是給受傷的組織施肥,促進生長與修復。 原料天然,葡萄糖或濃縮自體血小板都是人體本來就有的成分,相當安全。 增生療法不使用類固醇,因此沒有類固醇之副作用。 注射之風險如出血或感染極為少見,配合超音波導引,注射精準度提高,可獲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