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易嗆到、用餐後一直咳、不願進食… 原來是吞嚥困難?


常見的症狀包括:吃飯或喝水容易嗆咳食物卡在喉嚨的感覺,需要吞很多次才能成功嚥下;用餐時間拉長,吃一頓飯需要花費比以前更久的時間;餐後聲音變沙啞、虛弱或聽起來濕濕的,好像有痰一樣;以及因為吃不下導致體重下降。這些表現若與進食時機點有明顯關聯,例如用餐中或餐後半小時內反覆咳嗽,復健科醫師就可能會懷疑是吞嚥障礙,而非單純氣管或胃食道逆流問題
容易被忽略的早期徵兆有這些!
有些吞嚥困難的早期徵兆較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當成是生活上的小問題而被忽略。
吃飯速度變慢:家人或患者本身可能只覺得是年紀大了、動作變慢,但實際上可能是吞嚥功能出了問題。
飯後頻繁清喉嚨或感覺有痰:尤其是在用餐當下或飯後約半小時內,需要頻繁清喉嚨或咳嗽,這可能是食物或液 體不慎掉入呼吸道(隱性吸入)的警訊。
飲食偏好的改變:患者可能變得不愛吃較硬的肉類,轉而偏好質地較軟的食物或流質飲食。
反覆性的聲音沙啞

由於這些症狀比較細微,不像嗆咳那樣明顯,所以需要家人和照顧者多加留意觀察,及早發現並尋求專業評估,有助於減緩吞嚥功能的老化速度,並預防更嚴重的併發症。


除了老化 這些疾病也可能導致
楊醫師解釋,除了自然老化之外,特定疾病也會造成吞嚥困難,判斷依據在於過去病史及症狀惡化的速度。像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頭頸癌術後、腦傷等,都可能造成吞嚥障礙,如中風的話,還會伴隨四肢無力、語言問題等神經學表現;失智症患者則常常是忘記如何吞嚥,所以把食物含在嘴裡不肯吞下去,這與單純的肌力不足有所不同。

若症狀與特定事件後快速出現,較可能是疾病造成;若是緩步進展、無明顯神經學變化,才較像生理性老化。一般來說,65歲以上長者的吞嚥相關肌力就會開始退化,到了70、80歲以上,症狀會變得更加明顯。


如何評估有吞嚥障礙
如果是在門診或病房會直接觀察病患進食狀況,像是進食中是否會嗆咳、餐後聲音是否濕啞,也會做簡易初步評估測試,像是:
1.連續吞口水能力:請患者在30秒內盡量吞口水,正常人應可吞嚥三次以上,如果無法達標,可能是咽喉的肌力有問題。
2.定量飲水測試:讓病人喝10到50cc的清水,觀察其喝水的速度、是否能喝完,以及過程中是否有異狀。
3.EAT-10問卷:這是一份由病人或照顧者填寫的問卷,透過詢問吞嚥液體、固體、藥丸是否費力等主觀感受,來篩檢出潛在的吞嚥困難患者。這個量表操作簡單,非常適合在社區中進行大規模的初步篩檢。


儀器檢查部分則有兩種被視為黃金標準的檢查:
1.螢光透視吞嚥攝影(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
在X光下吞入混入顯影劑(常用的是鋇劑)各種質地的食物,觀察食物自口腔、咽喉到食道,是否誤入氣管、是否殘留,此一檢驗是診斷與調整飲食質地的黃金標準。
優點: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食物是否掉入呼吸道,或是否有食物殘留在咽喉。
限制:需要與影像科配合,排程時間可能較久。

圖說:螢光透視吞嚥攝影(照片提供/楊舒媚醫師)

2.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FEES)
檢查時會使用局部麻醉,以軟式內視鏡自鼻腔進入咽喉,接著讓患者嘗試吞嚥不同質地的食物,直接觀察食物是否掉入聲帶而造成嗆咳。檢查前不需特殊準備,但建議不要吃太多東西,以免內視鏡置入時引發嘔吐反射。
優點:方便、即時,可以在病床旁執行,只要有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和時間就可以安排。是越來越常見且傾向優先選擇的檢查方式。

圖說: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照片提供/楊舒媚醫師)

基本上醫師會根據病患的狀況,從簡單的臨床觀察開始,若有需要再進一步安排如內視鏡等精密檢查,以全面了解吞嚥困難的嚴重程度與原因,才能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安全的進食方法與復健治療
會先建議患者或是照顧者調整食物與液體的質地,搭配吞嚥姿勢,讓病人能在可控風險下從口進食。
●準備合適質地的食物
首先要了解病患適合吃哪種質地的食物,這一點非常關鍵,這通常需要經過專業的吞嚥評估來確定。
1.調整液體稠度:通常清水、清澈果汁較易造成嗆咳,加入增稠劑可降低誤吸風險。
2.改變固體食物形態:避免乾硬、鬆散的食物,將食物變得較軟、較稠、打成細碎或泥狀。可以運用食物調理機,將肉、菜打成泥再視情況加入增稠劑,調整質地。

●維持正確的進食姿勢
1.坐著吃:不要躺著或斜躺著進食。
2.避免抬頭吞:抬頭吞嚥會加速食團通過咽喉、增加風險,而低頭吞的吞食方式有助保護呼吸道,避免食物掉入氣管。
3.頭偏向好側進食:中風後單側無力者,進食時可將頭偏向功能較佳一側,利用較有力的那一側肌肉幫助吞嚥。
4.小口進食:小口小口進食,確保每一口都完全吞乾淨後,再吃下一口,也需要專注於進食,不要邊吃邊聊天。
5.主動咳嗽:對於容易嗆到的患者,可以每吞一口就主動咳嗽一次,把可能殘留在喉嚨的食物清乾淨後再繼續。

●居家復健運動
語言治療師也會教導患者一些在家可做的復健運動。像是舌頭肌力訓練,將舌頭往前伸、上抬、左右側頂臉頰等四個方向,也可將手指放在臉頰上感受舌頭推力變成阻力訓練。咽喉肌肉訓練也十分重要,例如訓練喉部上抬的動作,或是吞嚥時用手輔助將咽喉向上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