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地病床變身運動神器 器械皮拉提斯怎成為復健界隱藏王牌?
你以為皮拉提斯只是女性朋友在健身房裡做做核心、拉拉筋的運動?那你可能低估它了。從NBA球神 LeBron James 到足球機器人 Cristiano Ronaldo,連格鬥鐵漢 Conor McGregor 都透過皮拉提斯訓練,提升靈活度與動作流暢性!
簡單來說,皮拉提斯其實是一套兼具核心穩定、動作控制與呼吸整合的訓練方法,品恆復健科診所曾子嘉醫師表示,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套運動居然是從戰場上的病床開始發展出來的。
皮拉提斯的背景其實比你想的硬派多了
皮拉提斯的創始人 Joseph Pilates,從小體弱多病,靠著自學瑜伽、武術、拳擊,把身體練強。戰爭期間,他為傷兵設計出一種「加裝彈簧在病床上的訓練法」,讓臥床士兵也能做復健,結果病人死亡率比別人低一大截!
這樣的設計後來成為皮拉提斯的雛型,並演變為今日我們熟悉的「器械式」與「墊上版」兩種形式。其中器械皮拉提斯才是最初的版本,也更偏向醫學導向。
跟瑜伽、重訓有什麼不一樣?
瑜伽起源於古印度,是一種融合身心靈的修煉方式,傳統上常帶有宗教與自然崇敬的元素,例如拜日式、拜月式等動作本身就蘊含哲學意涵,許多動作師法蟲魚鳥獸,身體柔軟、優雅迷人,但也有不少違反人體工學的姿勢。現代瑜伽流派多元,有些仍保留古典風格,有些則順應現代解剖學觀念,加入功能性訓練。
重訓則來自運動科學,目標明確,著重在增強肌力、爆發力、與肌肉體積。它講求重量、次數、組數與休息時間的精準安排,每個環節都可量化與設計,也常搭配不同專項運動應用,例如籃球、田徑等,根據不同的運動需求,調整肌肉配比,讓運動員跳得更高、衝得更快,提升運動場上的表現。
皮拉提斯宗旨在追求身體的平衡,專注於身體覺察、精細控制與動作穩定度。皮拉提斯認為脊椎與骨盆是身體的核心,首要追求核心區穩定,再將力量延伸到四肢。訓練手法上,特別強調喚醒核心肌肉群與整合呼吸,包含深層腹肌(腹橫肌、肌內斜肌)、與最靠近脊椎的多裂肌。它不以蓄積爆發力或極限柔軟度為目標,而是透過重塑精細的肌肉協訓練、改善日常動作模式,減少生活因錯誤動作造成的累積傷害,對下背痛尤其有效。
皮拉提斯跟物理治療到底什麼關係?
皮拉提斯強調的核心穩定、動作覺察、呼吸整合,跟物理治療裡的治療性運動目標幾乎一致。很多治療師也開始把皮拉提斯納入臨床訓練工具,用來強化控制能力或作為進階復健。
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療相關人員投身器械皮拉提斯的專業培訓,就是看見它作為「臨床功能性訓練工具」的價值。器械皮拉提斯的國際證照體系中,確實有針對醫療與臨床應用設計的專門分類,針對中風後復健、術後恢復、慢性頸椎腰椎疼痛、孕婦產婦、長照族群進行應用設計。對復健科醫師、物理與職能治療師來說,這不只是補充專業,而是一種能在診間與訓練現場之間,建立身體語言連結的新方式。
誰適合做皮拉提斯?幾乎人人可做!
在復健科門診中,從退化性關節炎、久坐姿勢不良、肩頸痠痛,到中風術後或心肺功能低下的病人,幾乎都可以透過器械皮拉提斯改善身體狀況。這套訓練能幫助病人強化深層肌群、重新學習正確的動作控制,特別適合長期代償動作造成肌肉使用失衡的人。
曾子嘉醫師表示,無論是膝蓋無力的久站族,還是臀肌過弱的上班族,都能透過一對一課程獲得客製化調整。對神經系統疾病(例如中風、帕金森)或心肺功能較弱的個案,皮拉提斯也能作為呼吸訓練與動作重建的重要工具。
如果是由專業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指導,幾乎沒有所謂「不適合」的人。相對地,若參加的是人數多、難以個別照顧的團體課,就需要評估個人的運動能力與安全風險。
例如:開過刀的患者、骨骼排列已出現異常(如腰椎滑脫、脊椎側彎)的患者、活動能力太弱、有跌倒風險、或稍微動一下就會喘的個案,會建議改由個別指導進行訓練。
就連懷孕媽媽也能安全參與。曾醫師以自己為例,從懷孕初期到生產前一兩週都還持續進行器械皮拉提斯,只要由治療師根據身體變化調整動作,就能讓訓練安全又有效。
器械版和墊上版有什麼差?
器械皮拉提斯結合彈簧阻力與滑軌結構,讓老師可以依照每個人的狀況,調整訓練的強度與角度。這種結構很適合控制能力不足、剛開完刀或需要精準訓練的個案。
而墊上版雖然自由度高、也方便在家練習,但學習曲線比較陡,也比較難進階。臨床上,我們常搭配使用:上課用器械建立正確模式,下課開墊上動作當作回家功課。
健康人需要皮拉提斯嗎?很需要!
常見的健康族群包括:
• 久坐族(頸椎、肩頸、臀肌快退休)
• 偶爾愛挑戰(滑雪、跑馬拉松、登玉山)
• 銀髮族(怕跌倒、骨鬆、平衡變差)
• 孕婦與產後(骨盆鬆弛、姿勢改變、背痛)
這些人不見得有明確的疾病診斷,但如果不提早建立穩定度與控制力,反而更容易受傷。
皮拉提斯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身體的備份還原鍵
皮拉提斯不像重訓那樣硬派,也不像瑜伽那樣冥想放空,而是讓你在動作中「找到自己身體正確用法」的練習方式。
不管你是剛手術完、腰痛老毛病、或只是想讓動作更俐落,皮拉提斯都能幫你一步步找回主導權。與其等出問題才修復,不如提早打底,讓身體不再需要救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