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 為什麼身體開始鬧脾氣?
一位熱愛爬山的律師,每次爬完山就要到復健診所報到。除了負重導致長時間不良姿勢引發的肌肉筋膜僵硬,還有另一個「隱形殺手」—氣溫變化!因為山上與平地溫差可能達到10-15°C。
有沒有發現,每當天氣忽冷忽熱時,身體就開始「鬧脾氣」?關節開始卡卡的、肌肉變得更緊,甚至連舊傷都開始發出微弱但又煩人的「存在感」,究竟為什麼天氣變幻莫測,我們的身體也跟著「情緒化」呢?讓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杏仁復健科醫師簡祐民來為我們解惑。
氣溫、氣壓、濕度變化,讓身體大崩潰?
昨天還短袖短褲,今天就裹著圍巾瑟瑟發抖,當氣溫像脫線的溜溜球一樣忽高忽低,身體就會啟動「求救模式」,開始一連串的抗議活動:
1. 肌肉:忽冷忽熱我要罷工
肌肉就像橡皮筋,在氣溫變化時它的彈性也會改變,天氣越冷彈性越差,肌肉會變得更僵硬。如果今天冷、明天熱,肌肉來不及適應變化就會更容易拉傷。研究顯示,當肌肉溫度下降 1°C,它的收縮速度與力量就會下降 2-5%,就像手機在寒冷天氣下突然耗電加快,沒用多久就要充電或容易當機一樣。
2. 關節:我的潤滑油需要升級
關節液是關節的潤滑劑,讓我們靈活行動。但當氣溫變化劇烈,關節液會時而變黏稠、時而變稀釋,如果關節液因為氣溫降低黏稠度增加導致關節變得不穩定,動不動就咿咿呀呀發出抗議聲,甚至會引發疼痛。
3. 神經:我超敏感的
氣壓降低時,關節內外的壓力梯度改變,讓痛覺受器變得更敏感。換句話說,本來不覺得怎樣的,現在感覺變兩倍痛!加上濕度升高,會讓筋膜和關節囊的張力變大,疼痛感加劇,甚至發炎的機率也變高。
這些病痛,最怕天氣變來變去!
關節、肌肉或神經容易遇到天氣變化就抗議,最容易被天氣影響的有這些:
1. 關節炎
不管是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還是痛風,天氣不穩定都會讓它們更痛。關節彈性忽高忽低,讓關節的壓力飆升、發炎加重,疼痛自然也跟著飆升。
2. 纖維肌痛症 & 肌肉筋膜症候群
這些慢性疼痛患者對痛覺本來就比一般人敏感,加上氣候不穩,心情也跟著陰晴不定,結果就是疼痛感 +1,再 +1,變成惡性循環。
3. 以前受過傷的地方
舊傷就像記憶力超強的老朋友,天氣一變,就迫不期待的提醒身體:「嘿~這裡曾經受過傷喔!」因為受傷的地方通常會有一些小小的結構變化,例如骨刺、韌帶增厚等,讓痛覺受器變得特別敏感。
復健小幫手,讓你的身體不再鬧脾氣!
既然天氣變化是無法阻止的,只能讓身體更堅強!透過復健的「小撇步」,幫助身體適應天氣變化。
1. 熱療 & 電療
熱漲冷縮,熱療可以幫助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讓緊繃的組織放鬆。電療則能透過輕微電流,降低疼痛感,幫助肌腱修復,讓身體不再抗議。
要注意的是,居然熱療、電療要多留點心,因為天冷,神經傳遞的速度變慢,熱療燙傷的機率容易變高。至於電療,千萬別以為「電流越強越有效」。太強的電流會讓肌肉像剛跑完馬拉松一樣疲憊,雖然一開始會感覺軟軟的很放鬆,但過不久身體會啟動「自我防禦模式」,變得比原來更僵硬,就像熬夜後補眠,反而越睡越累一樣。
2. 冰敷:
雖然天氣變冷會讓疼痛增加,但在急性發炎期,冰敷可以減少神經的敏感度,並停止發炎反應,在冷熱交替的氣候中,適時冰敷就像給疼痛裝了一個「降溫系統」。
3. 針灸 & 增生療法:「該補水就補水,該放鬆就放鬆!」
●乾針:刺激肌肉放鬆,改善肌肉僵硬與疼痛。就像是對著卡住的肌肉按下重啟鍵,回到原本的靈活狀態。
●玻尿酸注射:幫助關節吸收水分,增加潤滑度。幫關節注入高級潤滑油,讓它滑順不卡住,動起來更順暢。
●葡萄糖增生療法:讓韌帶與肌腱強壯得像是上過健身課一般,減少天氣變化帶來的不適感。
日常保健讓身體更適應「善變的天氣」!
除了復健治療外,日常保健也是減少氣候變化影響的重要因素。以下幾點可幫助緩解疼痛與僵硬感:
1. 適當運動與肌力訓練
●長期進行肌力訓練可讓關節維持正常的活動度,並提升肌肉與關節的穩定性,降低受傷風險。
●若體能較差或年長者,可透過溫和的運動(如瑜珈、游泳、伸展運動)來保持關節活動度。
2. 維持良好姿勢與適時休息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如久坐或長時間低頭工作,每 30-60 分鐘適度活動。
●若有姿勢不良問題,可使用護具來提供支撐,減少關節壓力。
3. 補充水分與良好飲食習慣
●增加水分攝取有助於維持關節液的濃稠度與筋膜的彈性,減少僵硬感。
●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 Omega-3(魚油、堅果)、維他命 D(香菇、木耳、蛋黃),以及天然抗炎成分(如薑黃、兒茶素)。
4. 注意環境溫度與保暖
●冬天應做好保暖措施,如穿戴護具、保暖衣物,並避免在寒冷環境下長時間停留,以減少肌肉僵硬與疼痛。
●室內可使用暖氣或熱敷來維持肌肉與關節的適當溫度。
天氣與身體 不停歇的「拔河賽」
天氣變化對肌肉骨骼與心理的影響不可忽視,特別是對於已有慢性疾病或舊傷的患者而言,寒冷與潮濕的環境可能會加重疼痛與不適。適當保暖、保持活動和關節穩定,是讓你的身體不再「跟著天氣鬧情緒」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