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日光浴」–靜脈雷射


△靜脈進針通常從手肘內側或前臂靜脈進行。(圖片提供劉亦修醫師)
適應症有這些:
△神經系統疾病
●中風:腦中風患者若預後進步不佳,可能原因之一為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CCD),靜脈雷射可增加腦中風後腦部血流循環,減少CCD,進而增加中風功能恢復程度。
●脊髓損傷:降低氧化壓力,改善血脂分布。

△慢性疼痛
●纖維肌痛症:纖維肌痛症為廣泛性身體多處慢性疼痛,常合併焦慮憂鬱,靜脈雷射能減少疼痛範圍與程度,降低止痛藥使用,提高生活品質與睡眠。

△癌症患者
化療導致的手腳麻木,可透過靜脈雷射改善血液循環與免疫調控。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接受侵入性治療時,要特別小心感染風險。

△亞健康族群
提升活力、改善睡眠、促進全身機能。

這些人不適合施打 :
△懷孕婦女:雖無明確研究證實風險,但為保險起見仍不建議使用。

△凝血功能異常患者:進針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未經適當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

△極度怕針者:若無法接受進針則不建議進行。

靜脈雷射有什麼副作用?
雖然靜脈雷射在細胞研究、動物研究、以及小規模臨床研究中,顯示可以改善微循環、抗發炎、提升代謝效率、減少慢性疲勞,但目前還缺乏大規模的臨床研究,故而並沒有被定位為第一線治療,而是被歸類為一種安全的替代補充療法(CAM, compli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

儘管靜脈雷射的安全性頗高,但還是有些許副作用。有些患者在腦部血流增加時,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反胃,有些患者會有短暫的血壓升高。少數人反而因精神太好、過於亢奮影響睡眠,只要調整能量強度就會改善。進針處也可能有輕微瘀血或不適,但總體來說,靜脈雷射是一種安全的治療。
靜脈雷射的治療效果持續性因人而異,從數日到數個月都有可能,但並不是一勞永逸,目前醫學文獻報導還是以短期及中期效果為主,長期而言還是需要定時照射才能維持療效。

很多病患擔心會不會造成血管燒焦的疑慮,其實雷射光能量低,不會對血管或細胞造成傷害,也無輻射風險,與X光等放射性治療不同。坊間也有許多號稱紅光治療的家用器材,與靜脈雷射並不相同,建議民眾還是找正規的醫療院所較安全,且在執行靜脈雷射治療前,建議和您的專科醫師討論是否合適進行,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