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秒懂運動傷害回場 小心錯誤觀念可能讓你愈休息愈糟!

體育競技綜藝節目《全明星運動會》第1季剛結束,在網路上受到廣泛討論,看藝人們使盡渾身解術參與競賽,節目精采異常,也創下收視紀錄。儘管有些藝人在競技過程中不小心受傷,但他們展現出的運動精神,都受到觀眾們的讚揚!

 

不管是專業或是業餘運動愛好者,在受傷後都會問醫師:「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運動?」 事實上,受傷後絕對不可能完全休息到傷都好了才回到運動場,尤其對於專業或進階的運動員來說,一方面會造成嚴重的時間浪費;二方面過度的休息,其實會讓運動員的身體遭受更大的損失。

根據研究,1週的完全臥床休息就可能導致肌肉量減少高達3%肌力表現更可能下降達10%以上。若是想透過訓練彌補這週喪失的最大肌力,可能要花1個月以上才能重新練回來,因此,如何在受傷後盡可能透過訓練維持肌力,又不造成受傷部位的負擔,就成了很大的學問。

 

所以要怎麼正確又健康的休息,以便自己加速回到運動場上呢?我們就來看看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劉又銓的分享吧。

 

傷後重返賽場6階段,循序漸進學問大

根據2018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的重新定義,我們把回到賽場分成幾個階段,如下:

1. 復健階段(Rehab Phase)

受傷後的急性期、或剛接受完手術/非手術治療後,患部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度受限可能都還很明顯。這時醫療團隊(醫師、物理治療師等)會積極進行復健治療,確保組織得以修復,疼痛獲得控制水腫逐漸消除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

為了避免沒受傷的部位肌力下降以及心肺功能退步,必須在不造成受傷部位負擔的狀況下,訓練全身主要肌群的肌力,以及維持心肺功能。例如阿基里斯腱斷裂的選手,可以在這階段用「腳跟」踩腳踏車來維持心肺功能,進行水中有氧,也可以透過器械強化膝關節以及髖關節周圍的肌力。

2. 場上復健(On-field Rehabilitation,OFR)

一旦基本功能恢復到相當程度,必須設定限制及保護,盡可能不造成傷處負擔,讓選手進行與原本運動相關的「功能性動作訓練」,或安排適當課表讓選手能更快銜接訓練。

此時通常需要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體能教練的共同配合,才能確保選手順利從銜接「復健」和「專項運動訓練」。

3. 回到訓練(Return to Training,RTT)

當選手能完成專項運動需要的動作元素後,就可以有限度地參與訓練。一般從「低強度」開始進行,用「預先計劃好的動作」和「不與他人對抗或接觸」的方式,以「完成訓練內容」為目標。

隨著受傷部位的恢復,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準備好,才開始「提高強度」、加入「非預期的反應動作」、並逐漸「加強肢體接觸對抗」的程度。

這階段運動傷害防護員在訓練前的貼紮、防護、訓練後的恢復調整很重要。體能教練及專項技術教練也要定期透過「運動檢測」來評估運動員恢復狀況,經常調整訓練內容。

4. 回到賽場(Return to Competition,RTC)

如果選手已能順利完成專項的訓練內容,訓練強度也回到受傷前的水準,恢復身體接觸對抗能力,心理狀態也已經完備,就可以讓選手開始進行競賽,同時逐漸增加上場時間,提高技術難度。

這階段選手雖然可以正常出賽,但因為傷後的空白期,或傷害的殘餘影響,肌力的相對下降、心理因素等各種原因,運動表現未必能達到受傷前的水準。這時候除了運科團隊繼續透過檢測讓運動員知道自己的進展,運動心理團隊提供心理支持,專項教練適度給予機會表現,都能讓選手在這階段進展更順利。

以前十字韌帶重建後的運動員來說,這個階段通常需要至少1年,阿基里斯腱斷裂手術重建後的運動員甚至會需要2年以上才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殘酷的是,無法順利恢復原本表現的選手,可能會在競爭中遭到淘汰,被迫降低運動層級或是停止運動生涯。

5. 回到訓練(Return to Training,RTT)

當選手能完成專項運動需要的動作元素後,就可以有限度地參與訓練。一般從「低強度」開始進行,用「預先計劃好的動作」和「不與他人對抗或接觸」的方式,以「完成訓練內容」為目標。

隨著受傷部位的恢復,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準備好,才開始「提高強度」、加入「非預期的反應動作」、並逐漸「加強肢體接觸對抗」的程度。

這階段運動傷害防護員在訓練前的貼紮、防護、訓練後的恢復調整很重要。體能教練及專項技術教練也要定期透過「運動檢測」來評估運動員恢復狀況,經常調整訓練內容。

6. 回復表現(Return to Performance,RTP)

運動員在訓練及競賽中繼續強化自己的能力與技術,逐漸恢復信心,再搭配上進階肌力體能與敏捷訓練超負荷訓練、進一步的技戰術訓練等等,才會真正回復到原本的運動表現,甚至能更進步。

這個階段,運動員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在受傷後的變化及限制,學會運用不同的策略、技術來彌補自己傷害造成的限制,或者會更積極強化自己的身體能力,使身體能承受運動表現的負荷。

運動醫學的任務,就是幫助運動員在傷後順利度過重重關卡,回復運動表現,重新在賽場上發光發熱。

 

想回到賽場,請交給專業的來!

經常會有病人來到診間,希望醫師告訴他們該回去該練什麼、要怎麼練,對這問題實在難以在看診時完整回覆。畢竟運動傷害後的復健,根據不同的傷害類型,有很大的差異。少數傷害類型有建議的復健流程,但大多數沒有,需要透過「功能性檢測」來確認運動能力的缺陷,並且針對性地設計訓練內容。

  

就算醫師告知復健的流程,甚至把訓練動作明確列出來,仍很難正確做出訓練動作。

打個比方,就像沒受過飛行訓練的人,即使拿到飛機操作手冊,要駕駛飛機仍有困難度一樣。

 

上述內容提到的這些專業人員長期接觸、照顧運動員,因此知道運動員、運動愛好者與普羅大眾之間的需求差異。想要從運動傷害中走出來,請相信這些長年投入復健以及訓練的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肌力體能教練,他們的專業訓練才是開啟回到賽場大門的鑰匙。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本文作者: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劉又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