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這隻手很少動?認識新生兒臂神經叢損傷

正常發展的嬰兒,透過上肢感知世界,約每 1000 名新生兒中就會有 1至2 位出現有臂神神經叢損傷,單邊手臂無力、活動力少,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發展遲緩,提醒家長留意。

在門診有時偶爾會遇到憂心忡忡的家長問到:「為什麼小寶在哭鬧時右手臂都不太活動?」「小兒科醫師說小寶有臂神經叢損傷,為什麼會發生?會不會痊癒?」根據統計,約每 1000 名新生兒中,會有 1至2 位寶寶出現有臂神經叢損傷問題,單邊手臂無力、活動力少,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發展遲緩,家長必須有相當警覺。

 

什麼是臂神經叢損傷?

臂神經叢位於頸部到腋下之間,是由第五節頸椎到第一節胸椎神經組成,負責控制從肩膀到手指的肌肉活動和感覺系統。臂神經叢損傷可以依受傷部位分成:

  1. 上臂型(又稱 Erb’ s palsy):主要影響第五、六頸椎神經根,造成肩膀無法外展和外旋,受傷側的手臂呈現內收、內轉,手肘伸直,手腕彎曲,像侍者要小費的姿勢。
  2. 下臂型(又稱 Klumpke’ s palsy): 主要影響第八頸椎及第一胸椎神經根,手指成鷹爪狀無法握物。
  3. 全臂型:影響全部的臂神經,整個上肢無法活動,呈現懸吊軟癱的姿勢。

 

正常發展的嬰兒, 透過上肢,包括手部的動作、感知及觸摸,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上肢在協助爬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才足以誘發正常動作的發展 ,讓孩子感知這個世界。 嚴重的臂神經叢損傷,上肢動作恢復延緩,包括孩子的動作發展甚至連認知發展都可能會受影響,而產生遲緩的現象。 這絕對不是家長所樂見的,因而必須有相當警覺。

上臂型手臂呈現內收、內轉,手肘伸直,手腕彎曲,像侍者要小費的姿勢;下臂型的手指成鷹爪狀無法握物。圖片提供|楊佩瑜

 

臂神經叢損傷發生原因?

臂神經叢損傷相關的危險因子包括:肩難產、胎位不正(臀位產)、胎兒過大、母親有妊娠糖尿病、胎頭骨盆不對稱、母親過度肥胖、初產婦…等。因為這些原因讓胎兒在經過產道時受到較多的拉扯力量,而造成臂神經叢受傷,甚至有時會合併有鎖骨或肱骨骨折的現象。

 

新生兒臂神經叢損傷的診斷,先從病史的了解開始,確定是否有相關的危險因子。最重要的還是臨床觀察和身體檢查,新生兒若有單側的手臂較不活動或呈現癱軟姿勢時,就應該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醫師會藉由神經理學檢查,來確定診斷並判斷神經損傷的情形。不同部位的神經損傷,會有不同的特定姿勢,例如上臂型損傷,肩膀會呈現內收、內旋,手肘伸直,手指彎曲的姿勢。

 

除了神經理學檢查,在必要時,也會安排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來確定神經損傷程度,做為是否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參考。

 

此外,有些狀況也會造成單側手臂活動力下降,必須加以鑑別診斷,例如鎖骨骨折、肱骨骨折,可藉由觸摸鎖骨、肱骨,或 X 光檢查來排除。

 

臂神經叢損傷的治療

大部分的新生兒臂神經叢損傷是不完全性的,根據統計約90%的不完全性新生兒臂神經叢損傷個案,會達到完全的功能恢復。

 

時間是神經恢復的最重要因素,在判斷預後時,如果越早有出現恢復的跡象,往往預後越好,也越有機會能達到完全的功能恢復。早期且持續的復健治療,也是避免併發症及達到良好的功能恢復的重要因素。

 

不過仍有大約10%的個案,無法以保守療法治癒,須尋求外科手術治療。一般而言,若三到六個月仍沒有明顯的神經功能恢復,應安排進一步檢查,例如: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或核磁共振檢查,並轉介至神經外科做進一步治療。

 

新生兒臂神經叢損傷因為肌肉無力,關節不活動,容易造成關節的攣縮變形。根據文獻報告,關節僵硬的狀況,在出生後三周就可能出現。因此早期的復健治療十分重要,家長的參與及持續的在家治療也很重要。

 

治療的目標主要是避免關節孿縮變形,強化恢復中的肌肉力量,改善對患測肢體的感官知覺,達到正常的動作發展。

 

五種復健治療,幫助新生兒改善肢體發展

  1. 被動關節活動:幫患側肩關節做被動的外展、屈曲、外旋的動作,肘關節做屈曲、旋前、旋後的動作,及手腕、手指彎曲、伸直的關節活動,目的是避免關節孿縮。
  2. 增加對患側上肢的感知:在局部施以輕觸、震動、拍打或輕刷等感覺刺激,增加對肢體的感知。
  3. 肌肉電刺激:可以防止肌肉萎縮、誘發肌力、增加感覺認知。
  4. 鼓勵兩手並用的活動:例如協助患側手,用兩手一起來抱奶瓶。也可利用側躺的擺位,讓健側手在下面,限制其活動,用玩具誘發患側手的活動。
  5. 誘發動作發展:達到正常的發展里程碑。

大部分的不完全性臂神經叢損傷的預後都不錯,只要早期介入,配合密集的復健治療,大都能達到很好的運動功能恢復。倘若在經過三到六個月的保守療法,仍沒有顯著的神經恢復,就應該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醫生楊佩瑜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