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科醫師在長照的角色 從居家醫療談邁向高齡社會的一大步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104歲的劉奶奶總是受到家人悉心照護,但是隨著年紀老化,行動困難,定期帶她就醫成為家人心裡最大的「難」!

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醫療費用支出也大幅增加。高齡長輩罹患的疾病多為慢性病,需長期追蹤控制;許多疾病常伴隨失能,使得病人的認知機能、行走功能、吞嚥進食,乃至於大小便控制都出現問題。

目前以專科醫師為導向,多科看診的醫療模式,並無法完全解決這些病人失能後衍生的各種問題,甚至,當這些病人需要進一步的醫療照顧,例如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脫水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長期失禁導致泌尿道感染,被送到醫院急診後,總是在不同的專科病房間出入。這種周而復始的循環,非但沒有延長病人的壽命、增進他們的生活品質,反而在每一次的住院過程中,因病人與家屬面對不同專科醫療團隊,而無法有整體、連貫的照護

病人出院後,回診往往需要舟車勞頓,甚至一整天待在醫院,看2個以上的專科,的確是不小的負擔。

有鑑於此,衛福部參考高齡化更為明顯的日本,於2016年制定居家醫療(日本稱為在宅醫療)政策。

「往診」是在宅醫療最早的核心概念

早期台灣的診所與醫院分布不均,若病人有醫療需求,醫師們常提著一卡皮箱,親自到患者家中診察,執行醫療業務。居家醫療就是承襲這種精神,並加入其他多職等醫療專業團隊,包括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營養評估、社工等,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與照護。

身為復健科醫師,專業訓練即為「全人照護」,我對照護高齡長輩又很有興趣,且2016年有幸前往日本國立長壽中心見學2個月,耳濡目染之下,對於從事居家醫療,自然是義不容辭。

與其他專科醫師相比,復健科醫師在從事居家醫療時,對患者的整體功能評估與運動指導,更為得心應手。

我日前探訪了劉奶奶,以此經驗與大家分享復健科醫師在長照的角色:

劉奶奶患有輕度失智症,5年前開始與女兒同住。由於生活日夜顛倒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去年底起,由精神科醫師處方相關藥物,調整日夜節律。此外,她行走越來越緩慢,出門就醫日益困難,且體重減輕、進食狀況也不甚理想,因此收案為居家醫療的病人。

認知與精神狀態

第一次訪視時,女兒、看護陪伴,我先評估劉奶奶的認知與精神狀態,發現她對時間序列的定向感比較差,地點與人物的辨識比較好,所以提醒家屬與照護者,務必於每天早上起床後,告知劉奶奶當天的月份、日期及時間。

肌力評估

劉奶奶的下肢肌肉明顯萎縮,無法由坐姿自行站起,也導致行走困難,因此我準備彈力繩,指導患者與家屬,如何在家中從事下肢與上肢的肌力訓練(見下圖),並衛教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

此外,因為劉奶奶視力退化非常嚴重,我除了針對家中行走動線、安全起居提出一些建議,評估過後,也建議家屬不要購買跑步機或滑步機等運動器材,而是在照護者的協助下,利用彈力繩與椅子從事相關運動。

體重減輕與吞嚥問題

劉奶奶已經完全沒有牙齒,也未使用假牙,無法攝取一般食物,目前進食以軟質食物為主。我發現,她進食速度明顯減緩,常把食物含在口腔,卻沒有吞下去,以致於進食量比預期少了許多;進食液體時偶爾嗆咳,使她不愛攝取水分,因此我介紹了改變食物質地的方法、餵食技巧,以及實用的健口操,並建議家屬,申請長照居家吞嚥治療與營養評估的服務。

而對於劉奶奶的用藥,我也提出一些建議,例如制酸劑不要與阿斯匹靈(Aspirin)一起吃,因為即便一起吃,也無法預防潰瘍,其它還有銀杏的適應症、不應過度倚賴睡眠鎮靜類藥物等。

居家醫療強調以「家」做為病人的療養場所,由醫療團隊走入家中,看到病人與家屬真實生活的一面,結合醫療與生活,使病人安心。復健科醫師用專業,用心提供病人在家的全人照護。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