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提不起勁,中風後憂鬱怎麼辧?
近年來中風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改變,還逐漸中風患者年輕化的現象,愈來愈多30-50之間的腦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之後肢體無力常是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其他合併症狀如吞嚥困難、失語症、認知障礙、感覺異常、視覺障礙等,也相對容易被觀察,但情緒議題常常是忽略的的隱性症狀,而其中「中風後憂鬱」是需要被注意的議題。 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 就讓我們透過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徐伯誠的文章,來認識什麼是「中風後憂鬱症」吧。 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 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是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也造成情緒的症狀,有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中風後憂鬱有關。 什麼情形容易有中風後憂鬱? 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也較高。 另外,過往的人格、過去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以及曾有憂鬱症病史等,也都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 何時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 中風後的第一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風後憂鬱,超過一年之後的發生率逐漸下降。因為許多患者在中風前幾個月會以住院方式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在旁邊長時間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對於患者的變化應該能觀察到一些變化,常見的徵兆包括情緒上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悲傷、變得容易哭泣、說話的頻率下降,另外也可能觀察到睡眠品質下降、活動力變差,常反應在復健治療時的表現,甚至有些家屬懷疑患者是因為不積極參與復健而造成肢體表現退步。 返家的患者不像住院的時候按表操課的復健治療,如果患者不肯出門做復健或是不願意與人社交表現,也都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的可能性。 為什麼需要特別強調中風後憂鬱? 研究指出中風後憂鬱對於後續復健效果有顯著影響,造成整體功能恢復較差,提高未來醫療花費;另外對於人際社交與生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最嚴重反映在統計上顯示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中風後憂鬱是不可忽略的照護議題。
重訓中的肩夾擠 part 2.
介紹完肩夾擠的分類及危險性較高的動作之後,我們繼續介紹肩夾擠的診斷治療和後續訓練動作。 肩夾擠的診斷及治療 肩夾擠問題除了少數狀況需要以X光排除骨傷害,絕大多數不需要X光檢查。復健科醫師可以用超音波檢查檢查相關的肌腱傷害及滑囊是否腫脹發炎、在動態影像下檢查肌腱是否有活動不良的情形。治療方面除了藥物和復健儀器治療、注射治療、徒手治療外,更重要的是尋找動作上的問題,在急性期避免相對危險的動作避免傷害反覆發生,退階練習(降低技巧性與運動強度、反覆次數)逐漸重新建立動作控制的能力與練習肌力,再進階練習。 肩夾擠可能的動作控制障礙 肩關節外展或屈曲過程中,肩胛需要穩定上旋轉、外展、後傾斜、穩定貼合胸廓後缘,若動態過程不穩定或使用內收下轉肌群或前傾肌群代償,較有可能造成肩胛下空間不足,造成夾擠現象或特定肌群使用過度。 訓練盂肱關節前要先確認肩胛靜態、動態穩定,而穩定來源來自前鋸肌和下斜方肌,可以先單一訓練此二肌肉力量和耐力,再以功能性訓練,確保日常生活能正確使用對的控制模式。 肩夾擠時的訓練動作 划船後拉(Rows) 手拉彈性帶,以背肌力量將肩胛骨向脊椎夾(肩胛骨內收),帶動手臂向身體後方拉彈性帶,過程中保持手肘靠向軀幹,拉完後慢速放回彈性帶。
重訓中的肩夾擠part 1.
許多重訓愛好者常會出現肩膀疼痛,其中肩「夾擠」是其中一個重要又常見的原因。重訓中的課表安排不當強度進階太快,或是訓練姿勢不正確,都可能引發相關問題。其他運動如球類、技擊運動,或是反覆勞動也常常發生。 不同類型的肩夾擠 肩夾擠有不同的機制,依照成因不同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肩夾擠,次發性肩夾擠又可因為位置的不同分為「外肩夾擠」、「內肩夾擠」。 原發性肩夾擠 原發性肩夾擠是直接摩擦導致的肩夾擠。旋轉肌和肩峰下滑囊因為動作反覆摩擦擠壓,引起滑囊及肌腱發炎。以下是訓練中常見引起外肩夾擠的不良姿勢,尤其在發生後的急性期應該避免。 圖:「練健康」健身房協助製作 1. 肩關節過度外轉、水平外展 側舉(Lateral raise) 正確的側舉 錯誤的側舉 肩膀內旋越多,在側舉到外展肩關節90度時,越容易造成夾擠。
受傷後手腕痛怎麼都沒有好? 原來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這次東京奧運會中華隊的熱門奪牌運動其實多數都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高風險族群。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常見於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以及那些會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尺側造成尺骨反覆壓縮負荷或猛力手腕牽引出力的運動,例如羽球、網球、桌球、體操、舉重、柔道及籃球等。此處受傷後,可能造成手腕疼痛、痠脹、握力降低、手腕扭轉時會疼痛或出現聲響、手腕活動度下降、手腕尺側局部壓痛等問題。疼痛會大幅降低特定的運動表現及日常生活功能,產生很大的困擾與不便。 那麼究竟要如何改善上述症狀呢?讓我們來看看泰安醫院復健科-蔡育霖醫師的詳盡圖文說明吧。 什麼是「三角纖維軟骨」? 三角纖維軟骨的全名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位於手腕的尺側 (靠小指側),由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包括遠端橈尺骨韌帶、眾多尺腕骨韌帶、尺側伸腕肌腱腱鞘與三角纖維軟骨等 (圖1),合稱為「複合體」。 (圖1.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示意圖。圖片來源
疫情期間,迎接游泳池開放,你準備好了嗎?
SARS-CoV-2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跟接觸傳染,病毒的傳染性跟病毒量、環境溼度、溫度、生物體液的狀況有關,體液(例如唾液、黏液、嘔吐物或糞便等)污染是病毒在水中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其他像眼睛粘膜、皮膚傷口等也是少數的傳染途徑。 病毒可以分為有套膜跟無套膜兩種,流感跟新冠病毒屬於有套膜,其他像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屬於無套膜,有套膜的病毒能用75%酒精破壞外層膜,使病毒失去活性,而無套膜病毒酒精消毒效果差,需要用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才能殺死病毒。 病毒能夠在人體生存的狀況並無法轉移到一些泳池用水中,新冠病毒在水中環境較不穩定,在水中的活性降低速度較快,另外對於消毒過後的水中物質(例如氯)相對敏感,而無法在泳池中傳播,這跟某些病毒不同(例如諾羅病毒、腸病毒等),它們能夠在水中存活數天,即使使用氯、臭氧或溴化物消毒仍會部分殘存。 根據研究,新冠病毒對氯的抵抗力低於細菌,所以目前對於泳池的消毒做法,有效減少細菌跟無套膜病毒數量,對於有套膜的新冠病毒也有效,而過濾後的水中,新冠病毒的活性減低較快,因為水中的懸浮物質提供吸附病毒部分保護作用,減少懸浮物質,也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可能,目前水域中存在新冠病毒的研究證據少,而且沒有研究證明人類透過水源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感染,相對密閉空間的感染力,沒有研究證明水中感染力的存在。 目前WHO以及其他國家對於戶外游泳以及泳池防疫規範都有相關標準可參考,從公衛的角度來討論,防疫絕對是首要目標,但是封鎖體育場館或設施不僅中斷很多人的訓練也代表減少身體活動量、未來的健康人口比例下降,特別是在需要運動介入的族群,包括兒童、老人、孕婦、殘疾人士等。 美國CDC在今年7月9日所提供給泳池的防疫標準,有列出幾個重要建議 針對12歲以上的人建議疫苗接種如果有生病的狀況建議 員工與泳客待在家鼓勵兩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完全接種疫苗(註一),室內非下水時要戴口罩 不管在水中或水上、室內或室外,鼓勵未完全接種的人要與人距離6英尺(約1.8公尺),修改場域佈置,包括桌子、椅子和陽傘,讓人可以距離6英尺不鼓勵共用會接觸臉部的器材(例如蛙鏡、鼻夾和呼吸管)提醒員工跟泳客經查洗手,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或使用濃度60%以上的酒精洗手液確保有足夠的供應品:肥皂、洗手液、紙巾、非接觸性垃圾桶改善室內通風與空調狀況經常清潔接觸表面,例如桌子、休息室、椅子、門把手、洗手間和其他設備,每天至少一次 (註一:完全接種是指要打兩劑的疫苗要打完兩劑、療程為打一劑藥打完一劑,例如嬌生疫苗) 把關嚴格的泳池水質標準,水質需要經過過濾和消毒,符合該有的微生物指標,添加到水中的消毒劑,能殺死微生物又不傷害皮膚、眼睛粘膜,符合衛生管理辦法與消毒處理技術規範。同時淋浴的容量限制非常重要,過去國外有公共場所淋浴感染的事件,遵守嚴格的社交距離規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包括手部衛生、保持社交距離、飛沫預防,未下水前要戴口罩,某些在健身房可以執行的防護規定,轉換到泳池就有難度,雖然有部分面罩適合在水中使用,但防護能力有待商榷,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與政府規定建議在水中帶面罩。 嚴格的症狀紀錄跟屏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是否有相關症狀及接觸史,設置更衣室的屏障措施及人流管制,做好預防措施。在空氣品質的監控,室外泳池相對室內泳池安全,室內泳池必須做好通風,避免內部循環減少傳播可能,過去的團體課程可能需要有所規範,做好防護措施的個別指導與按表操課的游泳訓練,比較容易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泳池管理做好防疫措施是上上之策,制定風險評估標準以及危害分析,持續檢測目前的流行病學狀況,針對在職的員工、教練給予培訓與疫情相關在職訓練、考慮定期篩檢,入場的泳客提供足夠的衛生與防疫資訊,並做好入口處的監控與體溫量測、症狀紀錄,另外透過預約時間、單向路徑規劃、不共享置物櫃和淋浴空間等,能夠減少泳客間不必要的接觸與傳染風險。 期待泳池暢游,一起做好防疫措施、享受健康! 參考文獻 Preventing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rehabilitation
起床腰痠到動不了?──桌球國手也有的背痛
東京奧運開打至今,我國好手在各個運動項目都打破了歷史紀錄,也有多面獎牌入袋。其中令人注意的是,排名世界前十、打入奧運十六強的桌球好手陳思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 就讓我們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 住院醫師-歐陽良俊醫師和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的介紹,來更加了解這個疼痛情況吧。 認識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人,男性居多。主要症狀會以下背痛來呈現,最大的特色是「晨僵」,也就是早上起床時覺得下背僵硬動不了,時間可能長達30分鐘以上。 早期診斷、持續治療非常重要! 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程依照關節惡化的進程,分成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診斷、早期使用藥物治療並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阻止疾病的惡化!未經控制的僵直性脊椎炎,會慢慢地產生關節變形,最後脊椎會呈現「竹竿」的僵直狀態,嚴重影響生活功能! 有鑑於早期診斷的重要性,有下背痛,還是建議先找醫師確定疼痛的成因。若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透過「藥物治療」和「運動復健」抑止惡化。復健科醫師可以協助患者建立適當的復健與運動計畫,患者甚至有機會因此不需使用藥物便控制病情。 破除不敢運動的迷思,制訂安全有效的復健與運動計畫 患者應把握病程早期,關節尚未進展出粘連或變形前,透過適當的運動增進肌力、體能與身體的柔軟度,進而保護脊椎避免進一步受傷。有了良好的體能基礎,就可以在醫師的監督與指導之下,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 只要控制得宜,僵直性脊椎炎的病友,仍然能夠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像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我國桌球好手,靠著規律的復健與運動,仍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在今年東京奧運中打出亮眼的表現。所以,根據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定時回診追蹤,病友們也能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 住院醫師-歐陽良俊醫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
8個脊椎側彎的QA告訴你:兒童及青少年身體長歪怎麼辦?
上小學的孩子從學校拿回來一張體檢的報告,報告上說孩子有脊椎側彎的可能,建議我們要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長歪了?如果確定有脊椎側彎的話,我們要怎麼幫忙?接受治療的話,有機會好嗎?關於脊椎側彎的8個問題,讓復健科醫師告訴你。 就讓我們透過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楊翠芬醫師的介紹,來了解這個眾多父母都會擔心的常見問題吧。 脊椎側彎的類型很多,其中以不明原因型最常見,可以根據年齡分為嬰兒型、少年型及青少年型,所以有些個案從被發現到治療或追蹤終止,動輒好幾年的功夫,可以想見當事人家長的焦慮。一個無法馬上被治癒跟解決的問題,追蹤期間可能面臨的變數跟疑問非常多,本文就家長常面對的8個問題,提出一些解答。 Q1.如何早期發現脊椎側彎的問題? 其實在日常生活裡,家長可以稍微留意一下孩子的姿勢及體態,有沒有高低肩,穿褲子時的腰線有沒有不等高,往前趴下去時背部左右側有沒有不等高的隆起,背後的肩胛骨有沒有一邊比較突出,胸部大小及前面肋骨下緣有沒有兩側不對稱,這些都是可能的跡象。 Q2.孩子側彎的角度會持續增加嗎? 側彎的角度在發育未完全結束前都有變大的機會,尤其在5歲以前跟青春期這種快速成長期間,角度的進展會更快,會需要至少每4個月追蹤一次。 Q3.若已經過了生長期,側彎角度也還會再增加嗎? 一般男孩大約17歲,女孩大約15歲後發育大概會差不多了,之後角度還會不會再增加跟發育完成後的角度大小有關。一般小於30度以下,應該可以不用擔心;大於40度以上,則假以時日當核心肌群的肌力在退化時,每隔1、2年可能會增加1度;介於30到40度中間則不一定。所以所有個案治療的目標都是希望在發育完成時角度可以小於30度,比較不用擔心日後角度還會再進展。 Q4.是否有復健運動可減輕側彎的角度或延緩角度的增加? 有的。除了一般性針對改善姿勢及調整核心肌肉群的運動,有助於軀幹肌力及柔軟度的增加以外,歐洲有幾個治療側彎的學派也針對不明原因型脊椎側彎發展出一些特別的治療性運動,目前台灣的個案也有機會接受這種治療。這些針對性的治療性運動若能持之以恆,每天至少做半小時,有望減緩角度的進展速度,有些個案甚至觀察到可以減輕側彎的角度。 Q5.如何選擇穿戴的背架? 怎麼知道背架做得好不好? 一般大於25度的側彎,會建議除了運動以外,也穿戴背架,希望延緩角度的進展。背架分為全日型(建議每天穿戴16小時以上)及夜間型(睡覺時穿戴8小時),側彎的部位影響背架類型的選擇,請根據醫師及背架師的建議穿戴;若有不適或皮膚磨損會影響穿戴意願,或者是穿背架後照 X 光時,雖然角度有變小但反而造成高低肩及身體歪斜等不對稱體態,都應該請背架師再調整背架。 Q6.什麼狀況需要手術矯正? 手術的風險高嗎? 若定期的追蹤,加上治療性運動及背架穿戴以後,側彎角度仍進展到大於45度會建議以手術矯正。手術分為成長型手術及融合手術,若個案離發育完成(一般男孩大約17歲,女孩大約15歲)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話,建議採用成長型手術,搭配軀幹成長的速度,每4到6個月接受一次延長手術,以免影響身高及身材比例;若已經很接近發育完成則可以進行融合手術。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可能風險在術前建議與手術醫師討論清楚為宜,手術雖然不敢說是零風險,但現今在術中神經生理監測的協助下,影響神經功能的機會非常低。 Q7.脊椎側彎問題要看哪一科醫師? 盡可能在一個有專業團隊的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及長期追蹤,因為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嚴重度所需要的醫療內容不同,團隊裡至少要有兒童骨科醫師、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背架師提供適時的診治及服務,若還具備其他相關專業人員自然是更完整。 Q8.側彎的問題要追蹤到什麼時候? 還在成長的個案會根據成長速度的快慢,每4-6個月追蹤一次;發育完成後,可以先半年追蹤一次,角度穩定的話改成每年追蹤一次,持續追蹤個兩年後,未來如果有不適的症狀再回診即可。 脊椎側彎的治療與追蹤過程是個持久戰,家長及個案必須要很有耐心,充分配合團隊內所有專業人員的指示,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最完美的治療結果。 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 (本文作者: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楊翠芬醫師)
小心骨鬆性骨折!掌握5大運動原則,避免骨質疏鬆症
小時候,看著長輩都認為「人年紀大了,一定會愈來愈駝背」,誤以為這是正常老化的必經過程,其實老年人的駝背有很多是因為骨質疏鬆,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所造成。 就讓我們透過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陳冠誠的介紹,來健康運動、和骨質疏鬆說掰掰吧。 骨質疏鬆症常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原因在於骨質疏鬆症是沒有症狀的;一旦出現症狀時,往往就是骨折。脊椎的骨折會造成背痛及駝背,而髖部骨折常造成日後的行走困難,需使用助行器或臥床,嚴重者可能會影響長期存活率。 哪些族群的民眾建議要進行骨質疏鬆症的評估呢?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都應評估骨鬆性骨折的風險,並根據風險給予治療。而50歲以上若已有骨鬆性骨折,也應進行骨質疏鬆症的檢查或治療。 一般人從35歲之後,骨質密度會逐年下降,特別是停經後的婦女因為荷爾蒙的緣故,骨質密度會急速下降,於是早期預防骨質疏鬆症就十分重要了。而一旦發生骨質疏鬆症後,則要避免骨折及骨質密度持續下降。非藥物的治療包括有戒菸、戒酒、減少咖啡因飲品、增加鈣和維生素D3攝取、從事運動、平衡訓練、改善居家及公共環境等。 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45歲以上群眾有規律運動的人, 可以有效降低44%的腰椎骨折,減少40%因跌倒所導致的骨折、以及降低51%的總體骨折發生, 這告訴我們:運動對於促進骨質及預防骨折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會說:「運動?有呀,我每天都有運動!」然而國人習慣的運動,包括游泳、自行車、太極拳等,這些運動對增加心肺功能及平衡有幫助,但對增進骨質密度的幫助並不大。過去的研究指出,悠閒的走路或是低強度非衝擊性的運動,像是騎單車或游泳,是無法有效增進骨質密度的。高強度或負重的運動比悠閒活動有效,但同時也要小心在運動時發生跌倒或骨折。陸上的運動對骨質的幫助較水上運動佳。承重運動如登階及跳躍,可以有效增進近端股骨的骨質密度。然而不管是哪種運動,均只有對訓練到的部位有幫助。因此,在過去的指引及建議,並不建議只做單一種特定運動,應該融合多種類的多元性(multi-component)運動,並包含阻力訓練、承重運動及平衡訓練,且最好能有背部伸展肌群訓練。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針對骨質疏鬆族群的運動,提出5大原則: 專一性(Principle of Specificity):只有接受到承重或刺激的骨骼才有效。無法單靠某個部位的運動,就有全身性刺激骨質生成的效果。像是背肌強化運動(Back extension strengthening exercise)可以增進腰椎骨質,而跳躍運動則有助於下肢股骨的骨質密度。逐漸過負荷原則(Principle of
不打網球也會有網球肘?
覺得手肘外側腫腫痛痛的、拿盤子或擰毛巾的時候沒力甚至疼痛,而且手腕重複使力活動時會疼痛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得到「網球肘」了。 就讓我們透過陳渝仁醫師的詳細圖文說明,來認識什麼是「網球肘」吧。 什麼是「網球肘」 「網球肘」的正式名稱是肱骨外上髁炎 (lateral epicondylopathy of elbow),字面上乍看像是骨頭發炎,而且疼痛的部位也鄰近骨頭凸起處,因此容易讓人誤會。 事實上,網球肘是負責手腕伸展的肌腱受傷。負責手腕伸展的肌肉群從手腕延伸,最後肌腱附著在手肘外側,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使用而受傷。 常見的受傷部位在最終的肌腱附著點,也就是肱骨外上髁,也可能在肌肉與肌腱交界處受傷,甚至傷到更遠端的肌肉,因此有些人覺得疼痛會從手肘一路延伸到前臂。 也許你有注意到,我使用的詞是「受傷」而不是「發炎」。研究顯示,疼痛的肌腱組織找不到發炎細胞,反而發現退化的纖維組織以及血管增生,因此網球肘主要是長期重複用力不當或過度使用造成的組織勞損退化,而不是發炎。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為牽涉到之後要談的治療方法。 我不打網球,為什麼還會有網球肘? 負責手腕伸展的肌腱受傷會被稱為網球肘,是因為早年發現網球愛好者特別容易手肘外側疼痛。美國業餘網球協會曾統計,30歲以上的網球愛好者,超過一半曾受網球肘之苦,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不當的反手擊拍手腕施力。有趣的是,統計發現職業網球選手得到網球肘的比例反而低,推測是職業選手的擊拍動作不是單憑手腕蠻力,而是以髖部及骨盆的力量為主,減少手腕伸展肌群的負擔。 不打網球的人會有網球肘嗎?據統計,每100個人就有1到3個人有網球肘,主要跟重複性的手腕活動有關,例如切菜、汽車維修、餐飲業等等。所以其實網球肘的病患多數不打網球,肌腱受傷反而來自日常生活工作。 一分鐘判斷是不是網球肘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手肘隱隱作痛,擔心是網球肘?我們做一個動作,快速區別是不是網球肘。 手肘疼痛的手伸直握拳,手腕往手心的方向伸展。不動的手壓著疼痛側手背。疼痛側手腕出力頂另一隻手。如果手腕出力時覺得手肘疼痛,就可能是網球肘。